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看《夺冠》不是为女排也不是为郎平,而是为:你

最难拍的,就是这样的电影了吧:《夺冠》。
什么都被彻底剧透了。
八十年代的往事,我们都经历过;女排的历程,我们都是旁观者;郎平的生平故事,无法篡改——她才刚刚六十岁,还在给中国队当主教练,第32届东京奥运会结束,她才有可能退役。
当事人都还在世,甚至还在赛场上,体育管理机构在盯着,几代体育观众也都虎视眈眈。
具体到故事里的三场重要比赛: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2险胜日本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为中国夺得三大球首个世界冠军;2008年8月15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2:3憾负美国女排,小组赛失利;2016年8月17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3:2险胜巴西女排,晋级半决赛,中国女排在时隔8年后再度打入奥运会半决赛,并且最终夺冠。
都有影像资料,谁当的教练,谁做的决定,谁进的球,谁做的解说,每场比赛穿的啥队服,全都有据可查。甚至,不用钻进故纸堆和影像资料馆——和这些比赛有关的讨论热度都还没彻底散去。
我还记得,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我们全家人,准备了足量的零食,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了好久的比赛,她们夺冠的那一瞬间,整个大院里都是一片欢呼。还有接下来的1985、1986年,她们又是两次夺冠。在那个迪斯科的年代,文学的年代,遍地夜校的年代,她们带给中国的振奋,言语无法尽述。
整个八十年代,到处都是她们的名字和形象,甚至连《大众电影》,都在1982年3月,用了周晓兰和电影演员龚雪的合影做封面,那是《大众电影》创刊32年,第一次用非电影人物作封面。
还有2008年,郎平带着她当教练的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网上骂声一片。还有2016年,中国队和巴西队的那场比赛,多少人都是在比赛结束后,才回过头去回看这一场绝地胜利。
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编剧和导演要做的,首先是还原。还原事实,这个不用多说;还原当时的细节,街头的《庐山恋》海报,八十年代人们那种淳朴的性感,连电影里训练场的地板,都是漳州训练基地的旧地板;还原现场,三场比赛的细节,几乎是1:1复刻;还原人物,巩俐以方法派表演,还原郎平的神采姿态。
留给电影的余地在哪里?
好在,这个故事留给了让我们放心的人。导演陈可辛,编剧张冀,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母亲的青年时代,女排运动员朱婷、惠若琪、丁霞、张常宁、徐云丽、林莉,演她们自己。就连唱片尾曲的,都是那英和王菲。
在被彻底“剧透”的前提下,《夺冠》给出了强大的观看理由。
梳理女排这四十年的征程。
写故事,拍电影,都一样,是一种整理能力。我们熟悉的女排故事,始于1978年,至今42年,42年时间,加上她们所在的位置,一个国家,一个重要体育项目的代表性队伍,可以用来写进故事的情节,山呼海量。如果拍成电视剧,大概可以凭借长度申请世界纪录。
但《夺冠》做了这样几件事。首先,它确立了一种表达方式,清淡、克制,但却结实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戏剧化的、煽情的、浓墨重彩的表达方式。
它是反戏剧、反高潮的。
比如,故事带着回忆基调,比如,演员表演很收敛,比如,节奏经常受到干预,每到现场情绪即将步入沸点的时候,每到故事马上要步入倾诉衷肠的时候,每当阶段性的情节结果就要出现的时候,就戛然而止,或者用闪回来打破这种即将到来的尴尬。情绪停在已经走出趋势,但却并没真正明朗的时刻。这和陈可辛与张冀合作的《亲爱的》非常相近。
在这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它选取了几个情节要点:中国女排在这四十年间,重要的三场比赛,郎平的职业生涯,郎平和另外两位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友情。以女排故事的重点信息,带出女排四十年。
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重要的情节点为情绪爆点。就足够了。做减法比做加法难。
呈现了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
一个彻底被“剧透”的故事,如果有了观念的线索,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夺冠》是呈现了一个观念的,这个观念,就是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确切一点说,是中国女排体育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还可以延伸一下,延伸到中国人的心态变化上。
《夺冠》故事开始的19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追回失去的时间。因此,从体育到电影,从文化到科技,都带着一股子狠劲,每件事都意味无穷,被捆绑了重重的集体荣誉、家国情怀。
就像故事开始时说的,“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球赛那么简单。”
吴刚扮演的主教练,是这种观念的执行者。每逢关键时刻,动员球员,他都和家国精神捆绑在一起,“(运动员)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在中日女排那场比赛前,他对姑娘们说“中国人太需要这个冠军了。”时也,势也。
到了彭昱畅和黄渤(两人一个扮演教练的青年时代一个扮演中年时代)扮演的主教练登场,情况有了一点变化,但变化并不激烈。他缩小了集体的概念,已经很少提家国精神了,而更多地提集体荣誉,让姑娘们和老女排队员比,和老女排的苦干精神比,和老女排所获得的荣誉比。
他常常提起老女排队员,“现在的女排和80年代的老女排没法比”。在新一代女排步入低谷时,黄渤带着女排队员们重返漳州训练场,给她们看老女排队员在墙上留下的训练印迹,鼓舞士气。
到了郎平担任主教练,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身为职业运动员,她知道运动员最需要什么,身为女性,她知道女性运动员最需要什么,在美国执教的经历,又让她接受了更先进的体育理念,从训练到管理,从现场策略到心理激励。她要带着女排改变。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女排,管理和训练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连连在重要的比赛中失利,管理部门,因此不得不接受了她提出的改革方案,例如她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大国家队模式,乃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
所以她说:“如果我的出现只是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希望,他们错了。”她是要从根子上改变中国体育的僵化体制。
而她用来激励队员的,已经不是家国,也不是集体,甚至不是“我”了,而是“你”。
“你”!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这个字真是石破天惊。
她告诉朱婷,打球不是为了爹妈,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更不是为了成为郎平,而是为了自己,而且要喊出来。“为了自己!”
她也告诉女排队员:
“我希望我的队友不只是优秀的运动员,也是一个优秀的人”,“以前打球总是背着个大包袱,拿冠军拿冠军,我现在就是要轻轻松松地去打比赛”,“以前外国人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地去享受体育,开心地去打球。”
事实上,她并不是凭空说出这些话的。在她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后,有几位年轻的女排队员,表示不想当运动员了,想去考大学,退出了国家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年轻队员的退出,引起了巨大轰动和争议。但她接受了她们的选择,没有阻止,没有劝说。
这一代的运动员也已经变了。
事实上,中国人的确也不像以前那样,内心不够强大了,比如,2016年后的女排,又接连获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国民关注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也许,这种关注度,才是回归正常,是正常的关注度。
还有,吴刚那一代的教练,不了解电脑,也无法接入科学的方法训练队员,只能土法上马,把球网提高15厘米,用苦干来抵消科技带来的进步。但,三十年后,中国队的训练和比赛,已经有了科技力量的佑护,赛场上和赛场外,已经同时进行着两场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在比赛,赛场外,科技工作者搭建的竞赛数据库、运动员数据库,也在发挥作用。
四十年时间,中国人的体育心态,甚至国民心态,都在发生变化。不论是激烈还是缓慢,变化已经发生了。
当然,《夺冠》最强大的观看理由,是它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电影表达。我尤其喜欢的,是表演和节奏。
巩俐演了郎平,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同时代的运动员。这非常难。
但巩俐的表演,几乎是这几年看到的,最具说服力的表演。
以现在的电影技术,完全可以用特效化妆,让她在外形上接近郎平。但事实上,特效用得极少,除了郎平回国,在媒体面前亮相那场,应该是对她的身姿加了特效,以便更接近郎平的身高和身长比例。
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近乎素颜,披着郎平的经典发型,戴着郎平的眼镜。在微弱的外形调整帮助下,她却还原了郎平的标志性动作,和一系列微表情,以及郎平的气场。当她出现的时候,我没法不觉得,她非常恰当,毫不违和。
我还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块、点、面、线结合得非常好,新闻素材和当事人的前因讲述,各种穿插、闪回,干净、克制,点到为止。
我还喜欢它在叙事方面的高效。时代的变化,命运的浮沉,都用很松松的方式完成。对赛场上的兵法、规则的解说,直接在现场完成,对队员的调配,场上布局,都是在它说出来的同时,我们就理解了。
因为它做到了这些,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也变了,不是为某种情怀,不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是为了,我。
为了十岁少年坐在电视机前,看女排比赛的时光。为了被她们激励的片刻,为了从郎平身上领会到的,那种做事情的人所特有的魅力。
以及,在一个电影里,领会电影的魅力,那种干净、克制的魅力。
那种,“你们以为我会煽情但我偏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