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一段被历史尘封的记忆?王义尚

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魏来安
编辑|黄传安
图片|网络
一段被历史尘封的记忆
——菏泽市定陶区老八路傅家勤生平寻踪
作者/王义尚
他是一位老八路,一段鲜为人知的人生,被历史尘封了七十余年,在即将诞辰100周年的葬礼仪式上,激起了人们对他的缅怀和思念,从而也引发一番深切地回忆……——题记
7月16日上午,家在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傅楼村的老八路傅家勤,骨灰从菏泽市烈士陵园迁移老家,安葬仪式在村里隆重举行。
接到傅楼村主持安葬仪式的成员、老战友傅常进的电话,听其介绍该村傅家勤生前是位老八路,一生曾戎马倥偬,命运不平,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并了解他。在这位老八路诞辰即将100周年之际,家乡为他举办这次葬礼,以示对其生前的一个缅怀和纪念。几天后,笔者便应邀慕名到该村进行探访,通过探寻从而也揭开他人生跌宕的轨迹。
出身贫苦投奔姬常洲来到该村,主持安葬仪式的3位主要成员早已等候在这里,他们是老战友傅常进和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傅家引,作陪的还有退休老支书傅家军。傅家引是一位乡镇退休干部,与傅家勤是同村的玩伴,小他于10岁,今年91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观念新潮。老人见笔者来访,很是热情和感动,稍停便打开了话匣子,边叙述边回忆侃侃而谈。但因傅家勤去世已三十多年,时间太久详细事情都难以记清,只能说出个大概。
1921年8月14日,傅家勤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三人排行老三,父辈主要以开染房为生。大哥因病过世的早,二哥也由于多种原因去世40多年,后来因战乱家中染坊停业没有再开,生活难以为继。他父母带上全家便去陕西逃荒要饭,14岁的他就受尽生活的颠沛流离与痛苦。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1941年,抗日战争陷入非常困难时期,很多国土沦陷,沿海港口几乎全部丢失,经济陷入崩溃,游击区也经常遭到日伪军的疯狂扫荡。为了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傅家勤牢记“国既不国,家何能存?”的名言,毅然离开家乡,只身去寻找革命的队伍。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联手抗日打鬼子,巨野县姬楼村的姬常洲曾带有一团兵力,属于国民党的杂牌部队,驻扎在巨野和定陶两县交界的地方,傅家勤便去投靠他在姬常洲的部队当了兵。参加了队伍,终于实现了报效国家,驰骋沙场的愿望,因表现突出,作战英勇,两年后便晋升为班长。
率众起义参加八路1943年底,抗战到了转形期,由于我方的武器装备还远远不如与日军,抗日部队经常性的采取迂回作战的方法,充分利用农村根据地,用各种方法骚扰和切断敌人的后方联系。因此鬼子也制定了很多凶狠的政策来对付抗日的队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炮楼,它的建筑结构是用混凝土构成极为牢靠,普通的手榴弹根本炸不动它,而且内部的士兵大多都配备有两、三挺机枪和充足的弹药。当年日本人在农村修筑了大量的炮楼,还派一些伪军汉奸把守。
同时,傅家勤也看清了国民党的杂牌部队大多都缺乏严明纪的律,士兵多有意志不坚定者,时常会有各自为战,或争风吃醋、发生逃跑投降日军的现象。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能加入一个正规的部队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人民的军队,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于是,他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选准一定的时机,将全班(12人)人马带出去,起义投奔八路军。
为投奔八路军创造有利条件,他悄悄将一班人带出,攻打附近村庄的汉奸楼。当时的抗日环境下,炮楼的确给我抗日军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经常有不少八路军战士和地方武装被这种炮楼给阻挡,或者打死打伤。当时傅楼村的汉奸楼住着一个排的伪军(汉奸),为非作歹,经常袭击抗日力量,远近百姓都恨之入骨,他决心先把这个汉奸楼干掉。为百姓申冤的同时,也为地方武装减轻压力。他通过认真勘查了解,带上一班人和部分民兵,利用村里与炮楼内汉奸的亲戚关系,采取内部瓦解智取等方式,假装去给他们送蔬菜、粮食,一举端掉了该炮楼,活捉汉奸20余名,缴获两挺轻机枪和十几箱的子弹,另外还有十几只不同型号的步枪、手雷等。
随后,他又与八路军和地方民兵配合,一鼓作气将贾庄、大王楼两个村的汉奸楼全部端掉,为抗日根据地除掉了一大障碍,也立了一次大功。之后正式加入了刘邓大军的“老九团”(149师446团),后来的番号是“中野一纵二十旅五十九团”。加入人民的军队正义之师,傅家勤作战更加勇敢,表现尤为突出,不久又被提升为排长。
开封之战负伤、回村搞土改1944年春天,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日本担心本土与南方的海上运输被切断。为挽救危局,认为有必要在中国拥有稳固的立足点,以利进行长期作战,为实现这一目的,于是决定实施“一号作战计划。”“一号作战计划”是由日本大本营制定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代号。当时的河南、湖南、两广、福建等省区均为日军占领,形成日本 “绝对国防圈”的概念。
为彻底摧毁日军的“一号作战计划”,正转战中原一带的刘邓大军,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对盘踞在河南的日军重地开封发起进攻。傅家勤所在老九团负责突击穿插,他带领一个排总是冲在最前面,进攻中战斗非常激烈,在将要拿下开封城结束战斗之际,傅家勤却身负重伤,左手大拇指也被日军的子弹打掉,成为二等甲伤残,1945年便退出现役回到自己的村里。
回村之初,他被誉为“改写傅楼历史”的人,曾是村里的“三个第一”:即村里第一名党员;成立村党支部是第一任支部书记(当时叫“参谋长”属地下党员);创办傅楼村小学任第一任校长(傅家引为小学教师)。通过发现和培养人才,一年内在村里发展党员20多名,为组织上增添了新生后备力量。
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学校被迫停课,他又去敌后工作五区黄店小区开展敌后工作。第二年回村搞土地改革(任地下村党支部书记),斗地主分田地,工作非常出色。
傅楼村当时有地主近10家,拥有土地最多的当数傅为师家,有400亩土地,另外两家傅为程和傅为伦各有土地200余亩,其他的几家都是在100亩以内。傅家勤认真贯落实彻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宣讲全面发动,紧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计划、有步骤、有分别地消除私自占有意识,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
通过宣传发动、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分配胜利果实等步骤,由点到面,由面到片,分期分批进行。除了留给地主本家可以正常生活的土地外,将剩余的1000多亩土地全部收回,根据全村贫富状况与生活条件分给贫雇农,把富农的土地重新合理调整分配,经过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地主所有占总数70%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解放了生产力。使傅楼全村的百姓都能有地种,有饭吃。让老百姓也切实感到政府的温暖,共产党领导的英明。
文革挨批斗、对党初衷坚守1949年全国解放后,傅家勤任黄店税务所所长、兼五区区委委员。1956年调到马岭岗任税务所所长,后来又到岳楼、辛集两个乡担任党委秘书。
“文革”期间,傅家勤因被误解诬陷为有“带枪投敌”的嫌疑,他多次挨批斗,蹲牛棚,家人也受到连累和冲击。但他坚持原则和真理,始终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贞不渝,对党和我们的国家没有任何怨言,坚信误解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高尚情怀。后来,经组织上认真调查了解,经研究决定还傅家勤一个清白,确认傅家勤属于起义投诚,给其彻底平反昭雪。
1968年开始落实政策,恢复工作后的傅家勤,先是被安排在菏泽南华工商局任职,后来又调到菏泽市民政局任副局长,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投身到以救灾和城市建设工作中,为巩固人民政权,建立新社会的新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并亲手筹建了菏泽市烈士陵园。
1970年的冬天,他通过下去走访调查,得知牡丹区有个烈士的遗孤,身边拉扯四个孩子,生活过得很艰难,大冬天孩子都穿的破破烂烂没有新的棉衣,靠政府的扶持救济还远远不够,于是他每年都腾出一两天的时间,专程到她家中走访慰问,还经常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买些生活用品和衣物等,送到她家去或让工作人员捎去一些资金,给予无私的帮助,直到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
1980年临近退休时的傅家勤,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自此,结束了他几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却也值得可歌可泣,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给人们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正是:
少年颠沛去逃荒,
抗日救国拿起枪。
率众起义投八路,
丹心依旧向着党。
作 者 简 介王义尚(笔名冬虫夏草),1957年生,山东菏泽定陶人,政府职员。退休后,曾受聘于山东菏泽新闻学院《记者摇篮》报编辑部副总编。自1979年从部队开始发表作品,现已发表作品3000余件(约20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等一些文学网站近百家,获省、市级表彰奖励70余次。系山东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协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会员等,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投稿邮箱
西散南国文学社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南国散文》投稿邮箱:2155074933@qq.com
《南国红豆诗刊》投稿邮箱:528784663@qq.com【西散南国文学】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西散南国文学社签约作家
杜明月 龚铃洲黄祥银王亚欣赵达
徐非也 葛张尚洁 张译丹 郭榕亭
王志娇 史忠华张小利 张忆苏 杨飞
朱钟昕 刘瑞敏黄晓梦 刘胜彪 许江
张靖
(名单持续添加中……)
西散南国文学编委
总顾问:刘志成
特约学术委员:李汉荣 杨年华
顾问:林膑 董守和 依凝 丁铭春 周耀华 熊建华
刊物艺术总监:龙怡珍
微刊艺术总监:陈超 曾寿
艺术顾问:王远笑 罗强英 胡瑞忠 左上勋 邓英
名誉社长: 孟甬
社长: 卢小夫
副社长: 李景
执行主编 :若兰
常务副主编:妙妙
副主编:孟丽华 肖龙 段鹏尧
编辑部主任:黄传安
编辑部副主任:滕新晶 叶彩虹 王亚欣
审核部副主任:刘瑞敏 陆悦 魏来安
推广部主任:吴人民
推广部副主任:杨雯兰
策划部副主任:冯永谦 吴开岭
财务部主任:李惠
编委:杨青 次央問問胡文举傅沐辉
小黑龙玉波袁非独孤白 许江
黄苇 卫云吴秀珍陈立国
主管单位: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编辑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商务厅13层
邮编:850000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67/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213
敬请关注南国文学
版面设计: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