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小丁姐:乘风破浪的三十岁

“丁维佳
艺术留学机构联合创始人
学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坐标:南京
行业:教育

记者|Lily,余博洋
文|余博洋
三十岁,女博士,单身。
她叫丁维佳,或者你也可以像她的学生一样,叫她小丁姐。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
—– 英国著名文学家山缪尔·约翰逊对于小丁姐来说,伦敦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地方,她的故事,也从伦敦讲起。小丁姐研究生期间,学校有教育部的公派留学的机会,一直品学兼优的她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经过重重筛选,她如愿成为了幸运儿之一,目的地正是伦敦大学学院(UCL)。“UCL对我的影响很大。”谈及母校,小丁姐迄今感慨万分。就像所有留学生初到海外一样,小丁姐刚到伦敦,困难就接踵而至。只是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国内曾经做过雅思老师的她,出国后的第一个挑战竟然是“语言压力”。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英语还挺好的,但出了国才发现所谓的英语好只是跟国内的人相比而已,当你真正接触到一个全英语的生活氛围时,还是需要适应。”
凭借本身深厚的语言基础,她磨合一两个月便很快适应。然而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并且将长时间的困扰着她,那便是——专业。
小丁姐本科的专业是艺术设计,但到UCL之后,因为前期的沟通问题,她发现自己专业的核心课程却是城市规划设计。虽然设计有相通的逻辑,但某些课程对于小丁姐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在同班同学基本都有相关基础的情况下,她却要像小白一样重新开始。
“有门房地产经济课程的老师要求特别严格,我们班挂了近1/3的人,所以当时也特别怕,那段时间就每天早上9点钟就开始在图书馆学习,一直待到晚上12点,然后与同学结伴回家,回家之后又继续写作业到两点钟才睡觉。”谈及那段经历,小丁姐开着玩笑说道,“我可能把校门口那家赛百味的所有口味都尝遍了。”
虽然那段经历当时看起来是个很困难甚至很崩溃的过程,但正如UCL的校训一样——让所有努力赢得桂冠,小丁姐用自身的努力,以一个跨专业生的身份拿到城市设计专业的第一名得以毕业。
经历了这些之后,她也对想留学的后辈们给出了建议:“遇到任何问题,一定要敢于问出来,中国学生都比较内敛,但既然已经选择了留学,就要逼迫自己有更强的主动性去面对困难。”
除了学业,在伦敦的那段时光给小丁姐带来最多的还是生活上的转变,这是她第一次远离家乡,需要独自去适应陌生的环境,独立规划自己的生活,独立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这段过程中,你会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就能够更加坚定的沿着自己想要的路继续发展下去。”
带着这样的坚定,小丁姐离开伦敦回到了国内。
“教学比设计让我更有成就感”
早在出国前,小丁姐就曾在国内当过雅思老师,那是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没想到这给她的职业生涯开启了一道崭新的大门。知识输出、激发学生在某个学科上的兴趣这件事,带给她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她所学的设计专业所给她带来的。
于是,先后经历了在英国和上海的设计相关工作后,小丁姐回到南京,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教育工作者行列,成为了南京一所知名中学的国际部教师。
在教书育人方面,小丁姐似乎颇有天赋,作为一个非师范专业出身的“非专业人士”,她竟几乎每年都能在教科研方面拿到奖项。她也很喜欢跟学生们交流,喜欢分享自己的经历来帮助处在迷茫阶段的学生,成为了学生眼中的“知心姐姐”。
帮助一个个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然后远远的看着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发光发热,这便是作为老师的小丁姐最大的成就感。
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她得以将设计与教育融合了起来,与朋友一起创立了一家艺术留学的机构。
设计专业的留学与普通留学不同,除了必要的英语成绩之外,申请者还需要向申请学校提供自己的作品集,作为入学时的一项重要考量。而小丁姐的创业项目正是专注于这一领域,为准留学生们提供作品集的指导与教学。
艺术留学在当下的留学市场中算比较小众,对于小丁姐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教英语不同,对于设计作品的指导,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个性。
“我们会为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根据学生自身的想法,结合他们的优势,将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最终的作品就像名片一样,是一种对自身的展示。”
从教师的身份转型成为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这使得她不得不从单纯的教学思维跳出,更多的从企业管理、公司运营、市场等角度去思考更多更全面的问题。
尽管有了这样身份上的转变,小丁姐内心那份帮助学生的初心却一直没有变。她的公司如今已帮助过三百余名学生,在业界也算是小有名气,但她却并不急于去扩大规模:“我们还是想去精益求精的帮助好每个学生,这个学科并不像英语,它的个性化更强,作为老师,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将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似乎教育从业者多少都会对国内的教育现状存在看法,小丁姐也不例外,跟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个人性格、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一系列对中国教育产生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困扰着她,同时她也知道想要推动和改变这一切,自己现在的力量还是微小的。
但燎原之火,起于微光,或许让自己的羽翼更丰满,就能更近一步?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安稳的一切出国读博,继续深造。
那一年,她正好30岁。
“向前一步,为自己发声”
小丁姐坦言:“女生到了30岁,其实在中国是比较弱势的群体,社会的声音认为你应该安定下来,以家庭为重。” 在申请博士之前她也犹豫了很久,身边大部分女性朋友似乎都已安定下来。做一份稳定工作,安心过日子,她不禁问自己:“我在这个年龄,还值得走出舒适区再去折腾吗?”
这对小丁姐产生了不小的心理冲击。从小到大都是优秀好学生的代表的她,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遭遇了如此的打击,但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当你遇到压力和挑战时,其实内心的坚韧与复原力很重要。
英语里有一个词叫Resilience,翻译过来叫做还原能力,或者弹性。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词,认为这是人生所需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当你遭遇压力与挫折时,能够从容的面临质疑与挑战,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好。
谈及如何面对压力,小丁姐有着自己的办法,“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因为社会上质疑的声音而放弃,导致最终错过了这件事,那你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悔恨之中。但你坚定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并链接到更多人去说出你的故事的时候,你可能就能够影响更多人,也激励着更多人去更加坚定的做好自己,而不是被社会所影响。”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女士曾经出过一本有关女性的书籍——《向前一步》。她鼓励所有女性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多为自己争取权利。这本书对于小丁姐来说同样有很深的影响,“我们作为女性,能够在擅长的领域有所突破,对于自身的成长,以及将来对我的学生的引导,都会产生一个正面、积极的作用。”
“专注当下,建立阶段性目标”
尽管已经拿到国外名校的博士录取和奖学金,即将回到伦敦开启博士生涯,但小丁姐从不认为自己将来只是个学者和研究者,她更希望自己未来做一个教育的实践者与创新者。她向往在未来走进大学校园,重新回到讲台。
这将会是她下一个目标,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她总是专注当下,有着很强的阶段目标感。小丁姐认为自己是一个随和,没有太多想法的人,但这次对话能清楚的感受到在她随和温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执着和坚定的心。
对于未来的生活,她也期待着能在新的环境与挑战中遇到理想的另一半,组建自己的家庭。“其实我骨子里是一个蛮传统的人,我高中时期最大的梦想其实是‘英年早婚’,然后生两个孩子,但可惜现在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了。”她开着玩笑说道。
三十岁,女博士,单身。
她叫丁维佳,或者你也可以像她的学生一样,叫她小丁姐。
她热爱生活,喜欢健身、烘焙、旅游、时尚穿搭,还是舞蹈和尤克里里业余十级选手;
她热爱教育与创新,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帮助学生探索更宽广的人生旅途;
她正为了自己热爱的一切,满怀期待,努力而又从容地,奔向下一个未来。
注: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本公众号的采访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撰写,采访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关于MG(戳文字即可阅读)诞生▕成长▕原型热门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ainmaker做那个造雨的人
△最强大脑Pace:成功的秘诀,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
这是「MG学长」采访的第144位海归
距离完成目标还有856位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