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卢氏部落第95期“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散文征文】校园今昔

卢氏部落
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本土作家原创作品发布平台
《河洛风》文学期刊选稿基地
古时的校园什么样子,我没见过,不敢妄言。但半个世纪以来我在校园里求学、教书,亲身感受到校园变化,至今恍然如昨,记忆犹新。
——题记
古时的校园什么样子,我没见过,不敢妄言。但半个世纪以来我在校园里求学、教书,亲身感受到校园变化,至今恍然如昨,记忆犹新。
六岁那年春天,我背上妈妈用粗布做的深蓝色书包,走进了小学校。学校设在村中一个大杂院里,上房和一座坐东朝西的房子是农家,坐西朝东低矮的小土房就是我们的教室。三间隔为两部分,教室和教师的卧室。进门靠左两间是教室,迎门墙上挂着一块斑驳的黑板,土坯垒成的土墩上分别搭两块木板,宽不盈尺、长三五尺不等,拼接而成“课桌”。小板凳是从家里带来的,上学抱来,放学搬走。木板课桌又分两部分:右边一排排木板后坐一、二年级小学生,左边一排排木板后坐三、四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老师给我们讲课,大同学就笑:那么简单的知识还用教;老师给他们讲课,我们就支着耳朵听,常常得到老师训斥:干自己的事!后来才知道那就叫复式班。进门靠右的一间是老师的卧室兼厨房,一土炕,一案板,一水桶,一面瓮,一灶台,仅此而已。
教室背后的房壕,地上埋一口大瓮,那是师生公用的厕所。学生大小便入瓮,瓮满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将粪便一担担挑到村外的庄稼地。下课了,如果女生跑在前面先占住了厕所,那好,一个女生站在山墙头放哨,所有女生方便之后,才能轮到男生;若是男生抢先占了厕所,那就只好等所有的男生方便结束才轮到女生。所以,学生们尿裤子、拉裤裆是常有的事。
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他是我的大伯。由于疾病致残,腿脚不便,拄着单拐,终生未娶,他就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教学上。他让我帮忙挖来红黏土,用水搅和,像和面似的揉啊揉,揉滋腻了,再团成一个个蛋黄大小的圆球,拍扁,中间用筷子扎孔,沾上灰,一行行地摆放在窗台上或石板上晾晒。等它们快干透了,就埋在灶膛的热灰里烧,烧啊烧,烧得像红火炭般晶莹,用烧火棍轻轻刨出来,放凉,个个变得坚硬如石。再用削好的一根根等长的小木棍串成七个一串儿整齐摆放。最后,请木匠帮忙做一个中间带横梁的长方形木框,用烧红的铁丝棍在横梁上均匀地烫出一个个小洞,作成了一架教学用的大算盘。当大伯老师用自制的大算盘教我们珠算时,我的心中充满了赞叹和敬佩!
一次,我不解地问大伯:“扎孔后的泥珠子为什么要沾上灰才摆到窗台上晒?”大伯微微一笑:“怕太阳晒干得太快裂口子呀!”我恍然大悟:“大伯,您太动脑筋了!”大伯又微微一笑:“当老师不动脑筋,学生怎么能变聪明呀?”“哟,长大我也当老师!”大伯的启蒙教育在我的心田上种下了美好的种子。
曾记得老师大伯用稻草蘸水后拧成一根根跳绳,用鸡毛和铜钱做毽子,用木棒削陀螺,用棉花材皮做鞭子……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门前凹凸不平的院子里踢毽子,跳绳,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抽陀螺,渴了就在老师的水桶里舀一瓢井水喝……老师精心制作的教具和玩具陪伴我们长大,童年就在这蹦蹦跳跳的旋转中度过。
从四年级起,我们搬进了董家小学。这是一个集全大队之力兴办的带有初中的完全学校。从一年级至七年级,七个教学班,三百多名学生,十多位老师。学校大门是木栅栏,一个篮球场兼操场上立着木板篮球架。雨雪天里,老师沿着操场四周的杨树拉上绳子圈住操场,全体师生不得从操场经过,否则,踩下脚窝影响晴天活动。学校终于有了土墙围成的男、女厕所,厕所旁九间小土房是老师的办公室,两个老师合用一间。学校虽然变大了,但离家远了,我们常常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听课,多希望下课铃声快点响起!
在这所简陋而难忘的校园里,我一直上到初中毕业。敬爱的老师们虽然每月只有八元工资,但他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年轻的校长陈哲学兼教我们的政治课,高挑帅气的常智方老师教我们语文和物理,儒雅博学的张敏学老师教我们的数学和化学,还兼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记得一个寒冬的清晨,是周六,漫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上、房檐上的积雪就有一拃厚,我们一家人都钻在被窝里不愿起床,忽听门外有人喊我的名字。好熟悉的声音,是张老师!我和爸妈连忙穿上衣服,赤脚拖着棉鞋打开屋门迎进老师,只见老师头上、肩膀上全是雪。他抖抖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沓试卷,抽出几张递给我,他一边搓搓手捂捂冻得通红的耳朵和鼻子,一边说:“小芬,最近乡里要举行中学数学竞赛,昨夜我在家里用蜡纸刻了几套数学题,今早赶到学校在油印机上印出来,天冷,油墨推不开,生火烤了烤,才将就印好。你做做看,若有不会的题星期一到学校我给你讲。”望着清晰的飘着油墨香的试卷,我轻轻地说“好的,老师”,泪水溢满了我的眼眶。妈妈要用刷子扫去老师头上和肩上的雪片,爸爸连忙端来火盆准备生火,张老师笑笑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还要去给咱班的随青、小梅也送一份。”说着,他转身走下台阶走出院子,雪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脚窝。妈妈手握着刷子喃喃自语:“可怜的老师呀,没戴帽子和手套,在雪地走了四五里。”爸爸手里端着只有灰烬的火盆长叹一声:“当老师真不容易!”我连忙拿起笔来,再也不怕寒冷冻手而奋笔疾书……
1979年,15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一高,走进了砖木结构的教室,第一次认识了试管、酒精灯、真空管;亲手做煤的干馏实验,鸡毛和石块同时落地实验……临近毕业时,学校盖起了第一座三层教学楼,迎接了曹靖华先生荣归桑梓。
机缘巧合,21岁那年我有幸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先后在江槽、畜牧、雷家这些偏远的山村学校任教。这些学校的校舍条件虽然比我上小学时有所改观,但仍显得落后和破败。土讲台上一块斑驳的木黑板,几张不知本来颜色的课桌,窗户上蒙着透明的塑料薄膜,风吹哗哗作响;抬头可见房顶椽瓦,雨点滴落下来,我用脸盆接雨;雪花飘落下来,我让同学们挪一挪座位。一次暑假过后,我打开办公室门,满地一层卷起的红泥卷,那是从鼠洞里灌进的红泥水留下的痕迹。送我的弟弟见此情景,潸然落泪:“姐,咱不当这老师了行不?”“不行!”我坚定地摇摇头。
从此,我倾尽全力去教书,处处动脑筋让学生变聪明!我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知识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我常常提醒学生“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如何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明天有多少长进。”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少年时代老师埋进我心田的种子终于发芽、生根。
上世纪末,全国教育战线迎来了一次大跨跃: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加大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许多学校选新址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配置了单人单桌凳,钢化黑板,教室里悬挂八根电棒,为学校配备一台胖胖的电脑、简易的科学实验室、小型图书室,教师有了单人办公室。从此我们可以安心、舒心地教书。记得当时我撰写了《我们搬进了教学楼》:“红红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哪座房子最漂亮?就数咱们的小学堂。”文章获得了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师范文竞赛一等奖。
时光飞逝,世事变迁。2016至2018年,随着城镇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人口结构的变化,学校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全国教育战线又迎来一次质的飞跃—-城乡教育均衡创建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城乡很多学校新建、扩建了教学楼,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自然科学实验室,录播室,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音乐室,美术室,广播室,餐厅等。新建了塑胶跑道,绿茵茵的足球场,灯光球场,彩色单双杠,活动乒乓球台。篮球架变成了翠绿色的钢架结构,篮板换成有机玻璃;体育器材室里:泰森拳击桩,木马,山羊,一摞摞绿色的防护垫,自动计数跳绳,闪闪发光呼啦圈,应有尽有;篮球、排球、足球、垒球,铅球、羽毛球、板羽球,琳琅满目。
清晨,我来到学校,走进了气派的校门,穿过鲜红翠绿的塑胶跑道,踏上富有弹性而清爽的操场,迈进教学楼,按开教室里20根雪亮的电棒,启动墙角立式空调,摁开饮水机的开关,推开墨绿色钢化磁性黑板,开启沃希白板一体机,点开展示台。一切准备就绪,新的一天开始了!
上课铃响,我打开精心制作的课件,用翻页笔将精彩的内容随机呈现给学生,提高了讲课速度和效率,大容量,快节奏,声、影、光、电,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利用展示台,可随时展示学习内容及学生的作业、试卷,提高了讲评效率。与此同时,我还可以把教学内容直接通过云端软件传送,实行cctalk直播。也就是说,我可以坐在家里讲课,学生可以坐在床上听课,真正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课外活动时,师生们都参加了自己的兴趣小组。生物实验室里,学生观察昆虫标本,了解人体的骨骼结构、眼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音乐室里,钢琴伴奏,琴声悠扬,孩子们面对整堵墙的大玻璃翩翩起舞,尽情地舒展自己的腰身;美术室里,少年们勾描涂色,挥毫泼墨,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播音室里,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操场上,孩子们练篮球,打乒乓,摇呼啦圈,彩绳飞扬,充满青春活力;厕所门口用中文和英文加图像标识,地面上铺着漂亮的防滑瓷砖,墙上贴着雪白的瓷砖,学生们方便之后,自动冲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全国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去学生的学费、书费;提供免费的午餐,伙食标准是每生四元,饭菜丰富多样,周一至周五不重样;并为住校生提供住宿补助;升学时尽可享受国家的“雨露计划”。家长们高兴地说:“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啦!”
如今,五十春秋过去,我在学校里度过了青葱少年及蓬勃中年。许多时候,我或行走在校园,或站在声光乐影齐备的讲堂上,脑中不由自主会浮现小时校园的情景。 历经五十余年校园变迁,使我亲身感受到国家教育的巨变,我想,校园的巨变,不正折射出祖国的巨大发展吗?
本期责编:方晓荷
作者简介
秦淑粉,卢氏县城关镇教师。喜欢读书,热爱生活。

主办:卢氏县作家协会
总编:董彦礼
主编:韦玉红 方晓荷
责任编辑
小说:马成军 丁海涛 米 玊
散文:方晓荷 李桂田
诗歌:赵建军 张彩虹
投稿邮箱:lszjxh@126.com 首次投稿时请附百字个人简介、联系电话及近期照片一张。温馨提示: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卢氏部落。投稿时请在标题后括弧注明来稿体裁,以便编辑准确选稿。本平台推出的稿件均受原创保护,在推出后如得到更大平台推送,请及时通过文后留言联系小编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