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宋家宏:我与读书笔记

点击蓝字关注我
按:抗疫在家,开学无期。人文学院给学生们布置了一批阅读书目。对人文学院的师生来说,哪怕静坐一两个月,只要能读书,就不会荒废了时间。这不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吗?如何能取得更好的有效阅读?写读书笔记是必要手段。如何写读书笔记?人文学院的几位同仁要我写一篇短文,想以此对学生们有所帮助。于是,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与读书笔记
宋家宏
1
读书笔记是读书时记录自己心得、体会的文字。
写读书笔记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基本功,也是读书获得有效阅读效果的重要手段。每一个读书人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都写过读书笔记,写得多的,收获自然大一些,写得少了,收获也就少。不会写读书笔记,从来不写读书笔记,往往阅读效果不好,甚至是无效阅读。写读书笔记,应该始终伴随读书人的阅读人生。不要太相信自己有良好的记忆,阅读时的灵光一闪,可能是最宝贵的阅读感受,稍纵即逝,不记下来,后悔莫及。心里若有更多的想法,不记下来,也可能过几天全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说得实在好!
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或者说主要是为帮助自己深化阅读、记录阅读中的思考与感受,为创作提供基础而写作的,很少有人为别人而写作读书笔记。很少有人发表自己原初的读书笔记。当然也有人发表读书笔记,那往往经过了整理、补充、升华,与原初的读书笔记有较大的区别。如顾炎武的《日知录》,被认为是读书笔记的巨著。中国古代的许多“诗话”,“评点”都是读书笔记的结果。现代的钱锺书读书无数,他更是一位常写读书笔记的大家,无论《管锥篇》还是《谈艺录》都带有明显的“读书笔记”的特征。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作者整理、补充、升华后的读书笔记。作者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成书后却有了系统性,甚至每个片断都有了明确的观点。
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因此它是主动的、自觉的行为,写作中最重要的“自由性”得以存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往往产生最宝贵的灵光闪现。阅读越广泛,生活积累越丰富,自由联想也就越活跃,读书笔记中的精彩文字也就越多。一开始就是为发表、为交差写的读书笔记,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主动性、自觉性,往往也会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性”,会隐藏着“做作”的意味,而“做作”,是文章的大忌。
在我看来,读书笔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写作时不必那么慎重其事,大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中学的语文教学,以及一些大学的写作教材硬把“读书笔记”当作一种文体来教学,内涵的界定往往不简明,在对它的外延进行阐述时,则面临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它没有统一的文体特征。那些教材为它归纳了很多写“法”,摘录法、索引法、提要法……,有许多“样式”,心得式、抄录式、评注式、存疑式……,不一而足,很简单的问题越说越复杂,看得人头晕。
读书笔记是最自由的写作,读书时记录自己心得、体会的文字就是读书笔记。或长或短的“摘录”是读书笔记;读完之后,或者读的过程中,这书就让你神思飞扬,不断产生自己的想法、感受,不断有心得体会,及时地把它写下来,有时甚至书没读完,感受、心得已经写下了许多,这是最好的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文论常用的“点评”,也是读书笔记,点评最短的甚至只有一个字:“好”,这些点评常出现于书的“眉批”。读完一部作品、一篇文章,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它的叙事逻辑、论述逻辑,为它做一个“纲要”,也是读书笔记。
2
年少时,我不会写读书笔记,也不敢写,不知道怎么写,以为写读书笔记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写出来要让人看了像个样子,写不好让人笑话。其实,自己写读书笔记,有别人什么事?自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在写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训练,会有所提高。那时,读到一些好文章,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它抄下来。一些好的句子、段落也会抄下来。后来才知道,摘抄,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原来我在不懂得何为“读书笔记”时,已经不自觉地写了读书笔记。那时的中学课本,大多是一些空空洞洞激情澎湃的课文,报刊杂志上也多是此类文字,我们当然也认为这些都是好文字,抄了不少。当然,这些“摘抄”对我的文字能力的训练,还是取到了一些作用。我想,大多数人的读书笔记都是从“摘抄”开始的吧?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摘抄的内容不同。
在“摘抄”的过程中,有时会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体会,这就更上了一层楼,所谓读书笔记的品质也就更高一些了,对所读的书也就有了更深入一些的理解,阅读效果也就更好一些了。我大约是从上山下乡当知青时,读书笔记进入了这一个阶段。至今还有印象的是读《红楼梦》,居然专门用一个笔记本,抄了不少《红楼梦》中的诗词,偶然得到一本《<红楼梦诗词>注解》,把一些注解也抄下来,还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几年以后才知道,《红楼梦》中的诗词并非上品,曹雪芹是位卓越的小说家,却不是优秀的诗人。
那时常常陷于是摘抄还是写自己感受的困惑之中,摘抄与自己的感受混在一起,慢慢又感到摘抄多了,烦,不摘抄,那点感受好像又没有了根据。
上了大学,才慢慢理解了何为“读书笔记”。摘抄,只是读书笔记的初级阶段。读书时做了些笔记,摘抄的现象慢慢不见了,自己的感受、体会多了起来。可是,懂得去查文献资料后,发现自己的那些感受、体会多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往往比自己说得更好,更精彩,更有深度。读到那些别人文章里的话,想想自己所写,多有失落感。但是,若没有写过自己的这些感受、体会,也可能别人的“好”自己也看不见,这就是写读书笔记才使自己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3
追求在读书笔记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会,是读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也是读书笔记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之余,我从事的是文学评论工作,读书是常态,记录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是一种职业习惯。当然,现在已经不像读大学时那样纯粹,把记录阅读感受当作阅读的一种方式来进行,往往是因为要写文章,才有意识地做笔记,读书笔记已经成为写文章的基础了。
《<城南旧事>新释》是我发表的一篇较好的评论。被林海音先生收入了她自己的文集《静静地听》,台湾出版后,大陆的一家刊物也发表了这篇文章。林海音先生还为这篇文章两次来信,并给我寄来了她的大部分著作。研究林海音的文献,很难绕开这篇文章,北影等学校还把这篇文章作为讲授《城南旧事》的教辅材料。今天来翻阅关于《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颇有意味。初读《城南旧事》应该是80年代初,也就是台港文学进入大陆的第一个浪潮中,那时并没有为这部作品写读书笔记。再读已是90年代初,对台港文学,以及林海音和《城南旧事》有了大致的理解。我对大陆评论这部小说的一些说法有所不满,于是产生一个愿望:写篇表达自己理解的评论。于是重读这部小说,翻开笔记本,从1992年2月19日晨写下第一篇读书笔记,到1992年2月22日写下“提纲”,一部中篇小说,竟然用了四天时间来读,每天都写下了一两页的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笔记
这篇读书笔记完成后,又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读相关文献资料,主要落实我的理解是否是“新释”?那时没有网络,自己又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工作,要找到相关文献非常困难。在读这些文献时当然又深化了我对这部小说的理解。林海音先生把这篇文章收入文集《静静地听》已经是1996年了。其中的艰辛与温情不在这篇短文中缀述。
4
阅读的过程中,在书页上写下“眉批”,对相关的文字进行点评,记下自己的简要感受与理解,是读书人常用的方式,它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评式”。现在也还是我们读书的一种常用方式。读一些名家的“点评”文字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给阅读增加了很多趣味,也对这本书会有更丰富的理解。阅读“点评”文字不仅能看出书的妙处,还能见到点评人的品味、性格与学养。除了“眉批”,其实在自认为重要的部分下划线,也是一种读书笔记,这是每个读书人不自觉就会运用的方式,它类似于“眉批”。
我在读书时也会用这种方式,但主要还是为了写文章的需要,是帮助自己理解作品,记下当时阅读感受的手段。需要时再回头看,可能扩展开来直接用到文章里去,也可能有新的想法,重新展开,当然也会有许多弃而不用的时候。除了“眉批”,我常会在一篇作品的结尾空白处写下一些总体的印象或感受。我常用铅笔写,如果是别人的书,用完之后擦去即可归还。久而久之形成了用铅笔做眉批与点评的习惯。这些字常常写得很潦草,只有自己可以看清楚。读书笔记本来就是给自己看的。
阅读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读完之后,用适当的文字,简述其主要内容,或者浓缩其情节,也是读书笔记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让你更明晰地理解作品,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当然,在浓缩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包含着你的主体性,也就是你个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作品都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读,也就有不同的简述。
与此相近的是为作品做一个“提纲”。这个提纲会呈现作品的叙事逻辑,从中可以发现作家叙事的优劣长短,发现其中的精彩之处,也会发现作家叙事逻辑的问题。我在为老舍的《月牙儿》做叙事提纲后,就感到这部名篇叙事逻辑上也还有疏漏之处。女孩在饭店里都还不能容忍男人们的轻薄之举,怎么就迅速堕落了呢?中间少了一点必要的交待或者更令人信服的情节。
对叙事作品的精读,还有一种读书笔记是为人物作“场记”,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为他写下能表现其性格的重要语言、行为关键词。做完这个人物“场记”之后,其性格特征、变迁,一目了然。如果是主要人物,这部作品的重要内容也自然把握了。在写作《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一书时,我做过许多人物的“场记”。为《沉香屑——第二炉香》中有罗杰.安白登做了“场记”之后,轻松地看出了他在小说中的四次心理变化,也是他四次与命运的挣扎,从一开始的儍瓜一样的沉于快乐,一步一步孤独地被逼向毁灭,也迅速抓住了小说的故事结构核心:有口难言。
读一篇研究性的文章,为其拟写一个“论述纲要”,同样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方式,这比读一篇文学作品拟“叙事提纲”容易得多。它对很快抓住文章核心论点以及论述层次非常重要,对把握其精彩之处以及疏漏之处都有重要意义,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必要手段。再辅之以眉批及重点划线,这篇文章也就基本可以把握了。对研究性的文章,首先要准确理解人家在说什么,才判断说得对与不对,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常见到一些论辩文章,其实并没有理解人家说的是什么,却去抓住其中的个别段落、个别字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白费读者的阅读时间。这种现象有的是没下功夫读别人的文章,拟写“论述提纲”也是要下功夫的。
读了很多年的书,也做过不少“读书笔记”,上述只不过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能不能对做读书笔记有想法的学生们有所帮助?实在是自己也说不清。
END
欢迎关注宋家宏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