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很多人不懂,其实令人尴尬才是许知远最大的价值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214篇文章
超级好听,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许知远最近被骂惨了,可以说他这一波“闪红”是被众人骂的。我已经看过不下十余个不同类型的公众号,批评指责许知远,说他令人尴尬和不合时宜。
《十三邀》第二季的首秀,许知远遇上了同样很会说话的马东。
一场对话下来,场面一度令人十分尴尬,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毕竟我们现在见惯了圆滑和谐的场面,尴尬似乎在公众视野俨然已消失很久了。
许知远一直对娱乐和大众文化消费敬而远之,当然,仅仅是敬而远之还不足以导致他收获今天的骂名,他是从内心深处的鄙夷和质疑。
这个态度反映在他对马东的采访中,无疑全部浓缩在“粗鄙化”这三个字之中。

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只是喜欢一些综艺娱乐节目而已,怎么就粗鄙化了呢?
于是,马东巧妙的“还击”正中了大众的软肋,仿佛自己的正义得到了伸张一样,很多人为马东的“反怼”拍掌叫好,他们觉得许知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许多人不明白的是,许知远对马东本人其实并无恶意,正如当年他撰文批判“韩寒现象”的时候,从根本上,他针对的根本不是韩寒本人。

(马东说的对,他和许知远其实是一种人)
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许知远这个名字。当时我正是韩寒的忠实拥趸之一。在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之后,突然冒出一个叫许知远的作家,写了篇《庸众的胜利》,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批判我家爱豆?
你要死啊?
这就是我和许多韩寒粉丝当时真实的想法。我记得,当时网络上对许知远的人身攻击,可是比现在要恐怖密集的多了。
在那篇文章中,许知远写到:“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如今再看,我很认同许知远的这些文字——或者,当时的我也很认同这些观点,我只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偶像被人批判,我只是接受不了这种刺痛和嘲讽罢了。
许知远一直没有变,因为这么多年来我认识的许知远,一直就是令人,令公众,乃至令这个时代尴尬的。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其实不懂,令人尴尬其实才是许知远最大的价值。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有太多的令人愉悦和舒服的人了。我们需要一点点刺痛,以保持清醒,我们需要一点点嘲讽,以保持谦卑,而不至于过于高傲和自负。
(二)
“丫就是一傻逼,一大傻逼”。
“妈的台下坐着多少领导和重要嘉宾啊,丫人五人六的跑上去装清高……”
这是5年之后,我偶然在一个媒体人的饭局上听到的,对许知远的评价。
当时,《南方人物周刊》办了一个活动,评选2015中国青年领袖,这其中,就有许知远,同时入选的还有佟大为、潘晓婷、宋佳、钟立风等人。
颁奖礼嘛,你懂得,所有人都装的很开心,打扮的很璀璨,巧笑嫣然。但更多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是感觉无聊的,因为这类活动的实质,就是展示公众人物光鲜的面具啊。
活动一直在客气、友好、和谐与璀璨中有序地进行,直到许知远上台领奖,他一开口,就让包括主办方和所有获奖嘉宾之内的所有人,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尴尬之中。
许知远登台之后,拿着话筒说了这样一段话:
“活动太冗长了,我好几次都想走。看到大家对娱乐、对明星那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对世界完全没有个体精神和审美,沉迷在肤浅的大众狂欢里。坦白说我刚才听那个对话,包括你们对那些问题的反应,我觉得是很可悲的事情。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假装点赞的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的反应很不错,他明显想缓和一下大家的尴尬,于是问坐在台下的观众是否对世界愤怒,观众们都回答不愤怒。许知远接着说:
“如果他们因为我刚才的话立刻改变了,那是一种新的愚蠢。”
在这件事儿之后,我对许知远这个名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买了他写的书,看遍了他在FT中文网上的所有专栏文章。他的文字看的越多,越是觉得:这么多年来,许知远几乎没怎么变。
我不是说许知远这样令人尴尬,不招人待见的方式有多么可贵,我想说的是当下中国社会里这样的态度实在是太稀缺了。
许知远从骨子里反感迎合任何人,反感迎合任何趋势和潮流。否则,他也不至于像今天一样清贫,他的朋友吴晓波已经是身家过亿的投资人和商人,而他开一间书店还要四处和朋友们借钱,甚至自嘲“如今要靠卖日历来养活自己”。
(三)
“你非得让自己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想问题吗?”
对于许知远而言,这个问题可能是他遇到过最频繁的问题之一,在每一次他令人尴尬之后。
有人甚至翻出了《十三邀》采访俞飞鸿的旧账,写了一篇噱头十足的文章《许知远这代中国老男人们有多丑陋?》。

坦白讲,我觉得这一波公众号同行们的嘲讽,都让我有点看不下去了。说到丑陋,这篇文章比许知远过分多了。

我完整地看了那期采访,我没觉得许知远抛出的问题,或者他的眼光有多么下流和猥琐。也许在部分女权主义者看来,许知远的问题可能有些涉嫌歧视女性,但是,和下流与猥琐不沾边好吗?
当然这是一个“二手经验”的时代,尤其是在社会舆论之中。很多时候,公众本身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舆论倒向那头,他们就跟着倒向那头。
有几个公众号出来骂许知远,他们就跟着骂好了。有人说许知远面对俞飞鸿表现的特别“直男癌”,特别“猥琐下流”,那他们也就跟骂就好了。
“直男癌”或者“猥琐男人”的帽子就像一件法宝,只要给任何一个男人扣上这两顶帽子,无论他面对一个女人做出什么动作,何种眼神,亦或任何问题,都可以被轻松地解读为“典型直男癌”或者“猥琐男无疑”。
这一波几乎所有骂许知远的文章,其实都没有许知远对自我的总结,更深刻,更具痛感。
许知远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满含偏激的作家。
多年前他就这样描绘过自己:“我的谈话方式常常招致奚落,别人认为那里面充满着精英式的自以为是、与社会脱节造就的无知,甚至是虚伪。”
(四)
我谈不上多喜欢许知远,他不认识我。我和他唯一的交集是家里有本他的签名书,买过两本单向街手账而已。
但我挺钦佩他的,是的,是钦佩而不是喜欢。
我做不到十数年来一直保持警惕,保持愤怒,保持对公众和娱乐疏离,更重要的,是我做不到在别人给你颁一座奖杯的时候,可以毫不顾忌主办方和嘉宾们的面子,勇敢地把自己的内心所想说出来!
我还不到30岁,可我已经学会了成年人的“懂事”。但是,许知远40岁了,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少年。
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贵么?
永远站在公众、潮流和娱乐化的反方向,心存警惕,冷眼旁观,满口奚落与质疑,这不就是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我觉得一个社会需要有这样的人,总是一脸不屑,冷眼旁观,在所有人看起来都很高兴的时候,冷不丁地来一句让人刺痛的话。
有时候我也挺搞不懂公众的。你说你们这帮人啊,当年满腔情怀地在朋友圈里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是你们。
但是,真的当许知远这样一个,出走半生,归来依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傲气、愤怒、不屑和质疑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浑身没有任何谄媚和对公众的奉迎的人,你们反而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令人尴尬呢?
说真的,你们还真是矛盾呢!
所谓知识分子,干的不就应该是刺痛时代,奚落庸众,嘲讽强权,质疑社会吗?
难道你心中的知识分子,做的是跪舔权势,奉迎大众,阿谀主流,鼓吹娱乐和赞美社会吗?
这是你们所期望的知识分子吗?
抱歉,反正不是我所期望的。
一个社会里,如果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也显得那么恭恭敬敬和令人愉悦,也显得那么热情懂事和长袖善舞,难道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吗?
我们已经有很多个马东了,但许知远,这个社会实在太缺少了。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我的第一本书!您可以选择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
【作者简介】
慧超,接客很贵的公关男一枚
“摩羯座不随便开车”老司机联盟认证老司机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购买慧超的新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