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少年有成」和「大器晚成」你觉得哪个更有魅力?

有温度 有深度有广度就等你来关注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最近 Netflix 新剧《The Queen’s Gambit》(后翼弃兵)备受瞩目,豆瓣评分高达9.2。这个讲述智力超群的天才少女贝斯哈蒙,从孤儿一路逆袭为国际象棋冠军的故事,在一片高山仰止的倾慕中,进一步推高了人们对「少年天才」的绝对推崇。
伴随着上世纪比尔 ? 盖茨、乔布斯等,20多岁就一举成名,颠覆传统的年青一代。如今社会对「年轻有为」有着越来越巨大的执念。菲茨杰拉德就曾直言不讳:「美国人的人生,没有第二幕。」言外之意就是:干什么都得趁早,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如今各行各业评选青年才俊俨然成为一门产业,比如某著名杂志每年会评选30位30岁以下精英(听闻私下有买榜单的行为)。传达的信息很明显:获得成就必须尽早,否则随年龄增长,就很难再有出头之日了。
然而果真如此吗?无数事实证明,这是个巨大的误解,而无论你年岁几何,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你自己的成就。
其实,最最重要的不是成不成的问题而是你想成为什么▼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文化似乎对「年少有为」有着惯性的推崇。
东方朔2岁能诵《魏史》,南朝刘孝绰6岁能文;「初唐四杰」个个早慧,骆宾王7岁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杨炯9岁中神童举。而反之,54岁方才中举的范进,被国人讽刺嘲笑了百余年。
五千年文化深入骨髓,任凭环境、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始终为自己和他人设定着严格的年龄限制。
比如同样形容成功,「年少有为」就透露着对天赋的羡慕,而「大器晚成」则隐含着励志的意味。似乎条件欠佳或缺乏资源,唯有凭借韧劲,付出数倍艰辛方有所成就。换言之,年轻是最大的优势,而大器晚成之人,在失去优势的前提下还能成事,实属不易。
这个共识的背后,隐含着整个社会的深层焦虑。我们总担心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失去竞争力,被青年才俊取代。而年轻人也焦虑,担心如果年轻时没有成就,随着年龄增长就很难再有竞争力了。
然而真相却是: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老去,在人生每个年龄阶段,都会获得某种相应的能力。年轻确实有一定优势,但年龄的增长,其实有一种更大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人都可以「大器晚成」。这绝非心灵鸡汤,而是不争的事实。背后有一整套源自神经科学、脑科学、社会学领域的理论和研究做支撑。
既然如此,为何我们根深蒂固的将「年轻」视为优势?究其背后原因,其实是教育机制、评价标准、社会舆论共同塑造的结果。

PART 1
「年少有成」的背后机制
「年少有成」本是好事,但如果过度痴迷,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正确判断。
比如,有个叫赖利? 韦斯顿的编剧,曾在好莱坞风光一时。因为她还不到19岁,就拿到迪士尼30万美金的编剧合同。被很多媒体视为天才争相报道。但没过多久,故事就出现了反转:身份是假的,她其实已经30多岁了。当媒体质问时,韦斯顿的解释是,假如大家知道我已经30多岁,就没人会理我了。
这绝非个案,而是很多领域都曾出现的类似情况。整个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年少有成」有如此深切的执念。而这个局面的背后,至少有三股力量在相互作用和推动。
第一股力量:商业机构
确切的说是各类「精英早教机构」,它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心态。站在家长角度很容易理解。人到中年,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同时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可能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和改变,那么,投资给下一代就是最好的选择。
教育机构瞄准的就是这个,通过一切渠道向家长灌输一个概念:成才要趁早。人生的决胜期就这么几年,错过就再没有机会了。这个理念直接激发了一场教育的军备竞赛:家长们争先恐后加入其中,生怕落后。我们的观点,大多是被行为反向塑造的。即一件事你本来未必认同,但当参与其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它是对的。
结果,「成才须趁早」这个用来宣传的商业口号就被逐步放大,成为整个社会的集体共识。早期教育本身并没有错,但它会带来意料之外的很多负面影响。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调查,今天重度抑郁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数量,是20世纪60年代的5倍。
另外的负面,比如,对年少成名的痴迷,反而会让孩子对很多原本感兴趣的事失去热情。《华盛顿邮报》曾报道,如今有70%的儿童,13岁以后就很少系统地参加运动了。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想参加。因为他们很小就接受到专业的训练。运动本来是爱好,但这样一来反而成为负担。
这就导致教育节奏出现问题。年幼时经历一通教育的狂轰滥炸,样样学样样不精。等长大一点,真的想踏踏实实的学一项技能时,又很难获得家里的支持。

第二股力量:智商测试
古言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一个人的天赋,真的能在童年就被看出来吗?过去很长时间都认为确实如此,这就涉及助推「神童文化」的所谓科学支撑。
近年来智商测试的盛行,给与了「神童文化」科学层面的底气。既然智商是天生的,那么对神童的判定肯定是对的。背后的潜台词是:人生是可以被一眼望穿的。
但是,智商测试真的准确吗?世界上最早的智商测试,出自神经科学家阿尔弗雷德? 比奈。他在1905年时设计出「比奈西蒙量表」,作为参考,可以反应某个年龄段的脑力水平,却根本无法反映一生的智力水平。
由于这个表太好用了。加上当时很多国家,都面临教育规模化的问题,急需标准化的测试工具。于是智商测试开始风靡全球。与此同时,其它测试工具也纷纷出现。比如「人格测试方法」——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据说至今很多公司的HR仍然在使用。
这些测量真的准确吗?作家亚当? 格兰特曾经说过,假如把占星术放在一端,把心脏监护器在另一端。那么布里格斯量表的位置就在中间。简言之,介于迷信和科学之间。
这些测试把智力、人格、品性这些极难量化的指标,变成白纸黑字的数据,以极其便捷的方式带来虚假的「衡量标准」和「掌控感」。这就是助推神童文化的第二股力量,包括智商测试在内的一整套被过度使用的测试体系。

第三股力量:媒体
GOOGLE 搜索结果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神童」一词在各类媒体中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十倍以上。在媒体的不断的狂轰乱炸之下,「神童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因此不难看出「神童文化」背后的推力:
首先,教育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掀起一场军备竞赛,让「神童文化」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共识。其次,并不严谨的「智商测试」给「神童文化」以科学上的底气。第三,媒体报道,又进一步渲染了「神童文化」。
明白缘由,我们就没必要因为「年少有成」的执念而过度焦虑,因为它绝不是人生的唯一的出路,而每个人都可以「大器晚成」。

PART 2
「大器晚成」的科学依据
我们总觉得越年轻脑子越好使。但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表明:真实大脑能力的发展,其实更像是一场赛跑。每个阶段都会此消彼长,有的能力减退,有的能力变强。换言之:没有哪个年龄段能同时具备所有优势,也没有哪个年龄段会同时具备所有劣势。
比如大脑中跟决策、规划和控制冲动有关的「前额叶皮层」,到25岁左右才彻底成熟。因此成年人能更好的控制情绪,并不仅是因为社会阅历增多,而是大脑内负责传递信号和激发执行的生理能力显著增强了。
再比如大脑里传递神经信号的髓鞘,生长期也是20岁以后。我们将不同知识经验融会贯通的能力,都跟它密切相关。美国麻省总医院曾做过一项研究,评估了5.5万个对象的认知能力。结果发现,人的认知能力,大概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20岁左右的时候,认知处理速度达到巅峰,反应特别快。到了20出头,学习和记忆名称的能力达到巅峰。25到35岁时短时记忆能力最突出。45到55岁时,社会理解力达到巅峰,擅长交流沟通。甚至65岁以上,还有一项能力会达到顶点,就是对语言的把握。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听老人讲故事?不仅是因为社会阅历丰富,更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更强。再比如,外科医生的巅峰年龄是50岁左右,因为这时不仅有了充分的技能,同理心也会更强,更擅长沟通。
因此「大器晚成」者,虽然没有显而易见的天赋,但会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扎稳打,不断前行,随时间累积,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发挥潜能,以独有的方式实现人生目标。
每个年龄都有独特的天赋
千万不要轻视或者浪费它
都有同等的机会获得成就

PART 3
每个阶段,都有全新的舒适区
如何才能在每个阶段,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呢?
在做自我规划时,我们时常会纠结:到底该停留在舒适区,继续做熟悉的事呢?还是走出舒适区,闯一闯未知领域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有第三个选项。那就是,创造新的舒适区: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到更适合自己,更有性价比的事业。
你可以考虑适时给自己建立一个空档期,尽可能多的尝试不同领域。果断放弃短板,明确擅长的领域,然后合理的运用你的才华,把宝贵的能力留给最游刃有余的领域。
比如前几年,网络视频刚刚兴起,很多人认为是年轻人的天下。但事实证明,大量爆款的优质内容都出自资深电视人之手。作为第一批从传统媒体走向互联网的人才,他们创造了全新的舒适区,将原本的优势迅速放大。
因此,衡量一个东西对自己而言,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并不只在于这个东西本身,而在于你是否能恰到好处地驾驭它。
我们一般习惯把职业分两种。第一种是推石头型,比如体力劳动,你只要停下就没有收益。第二种则是滚雪球型的职业,你的优势会随着阅历的增长一路累积。
股神巴菲特就曾坦言:「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很多职业没有阅历累积根本做不起来,产业上下游要打通、行业内要有积累和认可,需要掉的坑和涨的经验一项都不能少,这些都只能靠时间积累,毫无捷径可言。
从这个角度而言,假如年轻是优势,那么年龄就是关于优势的优势,他能让你在积累的基础上,更理性和妥善地驾驭自己的优势。
你可以仰慕26岁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30岁名声大噪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32岁点亮白炽灯的爱迪生,36岁拿到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但不要忘记,也有76岁才开始学画,80岁办画展引发轰动的摩西奶奶;54岁半路出家,到97岁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科学家古迪纳夫。
当你随着年龄增长,有足够阅历带来自信,丰富的经验把握全局,发达的前额叶皮层控制冲动,懂得在错误之时放弃,在正确之时跟进,年龄也可以成为前所未有的优势。
人生之路遍布岔道,上帝在每个阶段都赋予了我们引以为傲的能力,和赐下了不同的恩赐与才华。因此不要总说「为时已晚」,对于有追求的人而言,生命的每个「现在」都是恰当的时机。只要勇于尝试、理性判断,总会发现某个领域让你形成巨大的势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其实「年少有成」也好,「大器晚成」也罢,最终是要面对自己的人生。你真正想要成就的到底是什么?金钱?名誉?地位?无论你多么有才华,多么有成就,这些最终统统都会随着你生命的结束,烟消云散。
我们天天刷微博微信,浪费那么多时间,可能求的就是在浏览的上万垃圾帖中,找到一个分享,是对我们有所价值,能够帮助我们往前进的。之前发过一篇推送《四十岁身价千万,新加坡整容医生,临终前的人生感悟…》(点击左边标题,即可查看阅读)。但愿这篇略长的见证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生和活出人生。文中有一段非常喜欢,一直很认同:Don’t let society tell you how to live. Don’t let the media tell you what you’re supposed to do. Because true happiness doesn’t come from serving yourself.
谁说只有「少年有成」才有所谓的价值
但在乾坤未定之时,你我皆可能是黑马
上帝让你「少年有成」,那就好好珍惜
上帝让你「大器晚成」,那也欣然接受
可见最大的成功是完成上帝托付的使命
References1. Rich Karlgaard |《Late Bloomers: The Power of Patienc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Early Achievement》|Currency; Illustrated edition2. Author interciews| Late Bloomers’ Makes The Case For Patience In A Culture Focused On Early Success3. Wharton Knowledge| Late Bloomers: Why Good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
愿你的生命灿烂,充满见证
| 马太福音16:26 |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精品推荐

请人公告
「丹尼尔工作室」正在持续扩招,多个紧缺岗位等你来应聘。申请全职的,请在后台输入「招人」;申请兼职的,请在后台输入「全球招募」。请按要求,发送邮件给我们。诚邀海内外各路英雄豪杰的加入,尤其欢迎身怀绝技的精致的利他主义者。因当前人力有限,请务必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