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常识

柳袁照:“巨无霸”学校的功过,历史会作出评说

我想不出一个十分贴切的词,来称呼这类学校。且先不管它的出典,我只是取其强大无比之意,来形容这类学校。我们现在有强大无比的学校吗?有。尽管这种强大无比是有区域性的,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是无校可比、无校可抗衡的。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都有这样的学校,且有跨区域态势,“蚕食”、“垄断”当地教育资源。
对巨无霸学校,社会舆论褒贬不一。赞美者有之,鞭达者有之。从学校自身来考察,学校办学成绩显著,教育质量(这里主要指考试成绩)一路领先,教师队伍力量雄厚,生源质量独领风骚。社会热捧,往往“一票难求”。如场地上的一棵大树,根深叶茂,甚至独树成林。从学校本身发展的角度观察、评价,无可非议。
但是,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我们走出学校,在一个更广大的背景上去观察它、评价它,可能结论又不一样。我们有没有留意这样的一个现象: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由于有了巨无霸这样的学校出现,优质教育资源迅速聚集,不断地吸引着优秀教师,快速地吸引着优秀学生。而周边的其他学校逐步衰落、或者迅速衰落。我们是非议巨无霸学校呢?还是非议那些薄弱学校还是正在走向薄弱的学校?
场地上的一棵大树,为何生长地那么丰茂?无非是独享阳光雨露,那些小花小草受大树遮蔽,被限制或被剥夺了享受阳光雨露,或充分享受阳光雨露的权利。谁之过?
进化论的观点:“适者生存”。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教育也不例外。问题是这些巨无霸学校是如何成功地成为“适者”的?
确实有些是由于学校自身的努力,包括校长的办学努力,充分抓住机遇,迅速地发展、扩张,通过原始积累,途径一条资源“掠夺”的血腥之路,而走上良性循环之路。而有些学校却是依靠外力,依靠特殊政策扶持而独霸一方。通过借名目提前招生、零志愿等享受优厚待遇。一刀一刀割韭菜、掐尖。还有一些是不择手段,打击周边学校,甚至跨区域侵略他人领地。黑白颠倒、兵不厌诈、损人利己,而壮大自己。
不同表现的巨无霸学校,背后都有“靠山”,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隐的。都是自身的利益驱使,一个县总要有一所与其他县拼比的学校,这是政绩。一个县是这样,一个市是这样,甚至一个省这也是这样。“靠山”是何人?不说大家都明白。尽管也知道这样做不好,情愿与不情愿的,都必须打造这样的巨无霸学校。
这就涉及到了教育的生态。教育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一样,是十分重要的,生态一旦毁坏了,教育的后患无穷。所以,我以为判断一所学校的功与过,要综合考察、全面考察,不能只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判断教育主管部门打造这样的学校,是促进了区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还是妨碍了整体的发展与提升?要看总量,总量有没有提升?名师的总量、升学率的总量,乃至大家看中的北大清华的录取人数。巨无霸的产生,促进了区域的整体发展,他是有功的,假如虽然自身发展了,可是整体受影响了,这样的学校还是过大于功。
有时候,人为的打造还适得其反。巨无霸与巨无霸也会火拼。巨无霸也会没落。教育部门也会认死理,也会执迷不悟。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一旦篮子掉到了地上,鸡蛋全打碎,这样的案例不是一个、两个。于是焦虑,于是变本加厉,恶性循环,区域的总量不是增而是减。一个县要警惕的,一个市要警惕,一个省也要警惕。某些更特殊的巨无霸的产生,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生态灾难,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巨无霸占尽了优势,其他学校师源、生源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于是要“弯道赶超”,不讲规矩,不择手段,加班加点,课堂“杀鸡取蛋”,学生负担加重,学校生活单一,功利化教育教学日趋严重。面对后面穷凶极恶地赶超,巨无霸也不敢懈怠,同样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大家都在一条畸形的旅途上忘乎所以地奔跑,教育如何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巨无霸,也有大无霸,也有小无霸,层次分明,一条利益链。所谓的巨无霸,《汉书·王莽传》是这样记载的,翻译成白话文,即:有一个奇人,身高有三米多高,腰围有十围,一般的车子坐不下他,三匹马也拉不动他,要用四匹马拉着特别的大车载他,睡觉要用大鼓来做枕头,吃饭必须用铁筷子。城门他不能穿过,只能拆墙加阔而入。这奇人是不是怪物?联想到当下我国还有些顶尖的巨无霸,我们又如何去评价它?于各地挖走好老师,挖好学生。名师汇聚,高徒满堂。在微观的学校领域改革,风声水起。可是,有推广价值吗?人们有条件复制吗?与其自身或许是好事,但是于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乃至受害学校而言呢?整个的教育风气由此被搞坏,得失利弊权衡过吗?站在整个国家的利益上,这个责任又到哪里去清算呢?或许此言有些偏激。不过,我希望我们都能清醒反思。许多事情在当时是看不清楚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左右,也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只有留给历史、留给未来去评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