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柳袁照:最高尊严在课堂,是时代对师道尊严的新诠释——兼谈《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

最高尊严在课堂,是时代对师道尊严的新诠释——兼谈《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
“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是郑英老师在《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是她的教师观、课堂观的具体表达。我们如何理解“尊严”这个概念?《荀子·致士》中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这句话。这里的尊严,就是“庄重肃穆;尊贵威严”的意思。这就又涉及到对“师道尊严”看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以为郑英在这本书里所用的“尊严”这个概念,继承了传统,又赋予了时代的新的意义。“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讲的是名与实的关系,有这个荣誉,而没有这个荣誉的实质,这个荣誉是虚假的。我们是教师,假如我们只是占有这个职位,有这个名称,而没有“教师”应有的内涵,实质还不是一个教师,配不上教师这个头衔。“教师”是崇高的,本身就拥有尊严,这个尊严来自何处?来自于我们自身。尊严,需要“自我尊重”来支撑,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他说:“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一个人有没有尊严,还在于这个人有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郑英的理解,是与这些前辈一脉相承。她举吴宓为例,“对待授课,吴宓教授怀有宗教般的虔诚和投入,再加上他的诗人气质,让他在讲台上站立成雕塑一般的姿势”,诠释了她对“尊严”的理解。“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我们的先人十分强调知识的神圣和庄严。现在,我们重新呼唤它。郑英说:“只有教师心怀庄重和虔敬之心,方不负课堂本应有的神圣和庄严,教师才能在和谐有序的氛围里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臻美。”郑英的这本书,我以为体现了“三个觉醒”。首先是课堂觉醒。教育的“课堂意识”,教师的生命价值,主要在课堂体现,那是农民的“耕地”,工人的“车间”,离开了它,也就离开了教师生命活动的主阵地。有人以为做教师“功夫在课堂外”,那是不对的,不用心在课堂,不用情在课堂,不用力在课堂,用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歪门邪道”,都是“旁门左道”。有人单靠写完文章、单靠做课堂之外的能说会道,是成不了好老师的,他的“尊严”是建立不起来的。郑英老师对课堂的理解,是一种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不是浮在面上的,是切切实实地深入到了课堂本质的内核之中。比如《课堂,要走出“伪生成”的泥沼》《警惕课堂走入“伪合作”的岔道》《别让情境之场变了味》这几篇文章,都是出自一个对课堂真正理解的老师内心的箴言。其次课改觉醒。课改不是要不要的讨论与争论,而是唯一的选择。可是,有人心不在焉地推进,有人挂羊头卖狗肉地推进,有人把经念歪了,有人理解错了,有人似是而非了。我从郑英老师身上看到,她的“课改觉醒”,是一种真正的课改自觉。一个普通老师如何转化为一个优秀老师,有没有“课改觉醒”是一个重要标志。一个真正走上了课改之路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人?读一下《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这本书,特别是《找回失落的主导——教师的讲》《莫让“提问”成“问题”》等篇目,就能明白,作者以切身的体验,告诉读者“课改”的误区在哪里?再是自我觉醒。教师需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内在动力。郑英的成长,是在课堂实践中的成长,是“做”中的成长。她在自序《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中说:“我曾被《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个案例深深震撼: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观摩教师都听得入了迷。课后,当被问及如何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教研室里的准备,则仅花了约 15 分钟。’”或许,正是这个事例,让郑英老师“觉醒”,一种被榜样感动的“自我觉醒”。或许,正是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中的“伪生成”现象让她“觉醒”,她在觉醒后说:把“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把“合作”变成了“合坐”、把“探究”变成了“标签”、把“活动”变成了“表演”、把“对话”变成了“问答”、把“开放”变成了“漫游”。何等清醒?对所谓的课堂改革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像《皇帝的新装》中说出真话的那个小孩子。
那么,《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一本从普通老师走向优秀老师写的书,对只说不做或做不多做不好的人来说,是善告,是做出样子。不认真教书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是从切实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悟出道理,总结出来的规律。比如,如何解决从课堂伪合作的岔路上走出来?她说:科学分组——“交叉组合”与“同质组合”相结合、明确分工——“个人定责”与“集体连坐”相结合、巧抓时机——“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相结合、适度调控-“大胆放手”与“适时介入”相结合、全面评价——“个体达标”与“小组提升”相结合、重视个体——“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形神兼顾——“形式多样”与“相机求实”相结合、技巧指导——“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一本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老师写的书,对只图名图利的人来说,是正告,是义正词严。不真正爱课堂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是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得出的真知,提炼出来的理性认识。比如《你的课堂“简约”吗?》,呼唤课堂的返璞归真,要“简约”,什么是简约的课堂?她提炼了六个特征:“简约课堂”是一种大气、是一种深度、是一种积淀、是一种自然、是一种经济、是一种艺术。《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一本从迷茫走向忽然开朗的老师写的书,对疑惑或进入误区的人来说,是以身说法,是劝导劝返,是苦口婆心。真正的老师应该在哪里最用力?在课堂,她在序言中说:“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堂自然承载着非比寻常的重任和意义。可以说,教师真正的高光时刻,是他站立于课堂之时。”她认为“课堂,教师的道场”、“课堂当有仪式感”、“教师的每一点自我提升都会让课堂发生一次“微革命”,并以此三点认识,支撑她的重要的观点:“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2020年6月7日于真水无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