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其他常识

2018年《雨花》全国作家笔会 | 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杂志(上)

注:本文系根据2018年12月7日-9日举行的《雨花》全国作家笔会上的作家发言实录整理
来吧,只有捧着我才能看到我
王祥夫
王祥夫,著名作家、画家,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作家奖”,”赵树理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上海文学奖”,”滇池文学奖”,并屡登”中国小说排行榜”。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佘部。美术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奖”,”2015年亚洲美术双年奖”。
一般来讲,形式感很重要,人类的生活首先是被各种形式固定下来,之后,文化才得以传播。我们的思绪啊想法啊乃至思想啊都离不开形式,没了形式,一切都会变得很飘忽。昆山是个极文化的地方,我说它极文化是因为它把某些东西推向了极致,比如昆曲,昆曲特别的见性见情,它的好就好在不夸张,是民间的种种好它都有,我喜欢昆曲的没有武场,其一丝一竹总是稳稳当当丝丝入扣地进入到你的情感领域。但现在看昆曲的人是越来越少,昆曲碰到的难题与杂志碰到的难题一样,是新媒体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让人有更多的选择,读手机的人比比皆是,而手捧一本杂志在那里读的人就很少。我个人的生活是与阅读分不开的。我出门旅行,身边总会带几本书,那年去终南山,坐在一株老松下读唐诗,忽然觉得形式的重要就在于境与心会,终南山、古松,与古典诗词多么的搭调,如果你跑到巴西烤肉店去读古典诗就没那种感觉。
在当下,说到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杂志。我倒觉得不必有太多的担忧,向来是,看热闹的人多,而读书的人少,文学杂志摆在那里看不看完全由人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地方的报亭里边文学杂志越来越少,时尚类的刊物越来越多,但是现在,时尚类的杂志也同样受到了冲击。我觉的问题出在——且只拿文学杂志说话,问题出在各种杂志都在争抢着出公众号,都在争着把每一期的刊物往网络上推。我曾经想,我们能不能保持我们文学杂志的纯正性,就是不让它在网络上出现,让那些想读文学杂志的读者们明白,如果你想看文学杂志,那么好了,你只能买纸本的文学杂志来看。我觉得文学杂志在新媒体语境下出现困境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能不能个性一些,不把我们的文学杂志往网络上推,不在公众号上晃悠,你想想,这也许是我们唯一可行的方法。现在不单单是文学方面的事,方方面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既不能独守自己那一块天地,就无法让自己不被削弱,比如昆山有名的“万三蹄”,我在昆山吃那种刚出锅的,热气腾腾,可真是香,后来想念它,在网上买了那种密封袋装的,味道亦是好,一下子就觉得想吃万三蹄未必就非得去昆山,这是一个道理。
文学杂志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不用回避,肯定是陷到入困境里去了,其现状应该像戏曲和其他很多传统的东西一样。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出门旅行,除了带几本我喜欢放在身边的书时不时拿出来读读之外,我还会带一个电子阅读器。这个小小薄薄的电子阅读器看起书来更加方便,又不占地方,而里边却可以就数目而言有比几十书架书还多的书等着你去选读。钢笔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只能用毛笔书写,钢笔一出现,形势大变,毛笔很快就式微,当时有多少人为毛笔呼吁过,说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能用钢笔呢。
说到新媒体语境下文学杂志的生存与发展,注定是让人有些伤感。我的主意是,我们能不能保持文学杂志的独立性,不要往网络上凑,以我们的行动告诉读者,想读我们的杂志,那么好了,就请动手打开我们的杂志,而不是去网络上用手指点点戳戳地去搜索。我们能不能在每期新刊出来之时先不要急巴巴去赶公众号。刊物保护自己也要造势,那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告诉读者,要想看我们的杂志,你只能手捧一本纸质的文学杂志才行。在网络上你看不到,你就是看不到,在公众号上你看不到,就是看不到!
期刊不会消亡
胡学文
胡学文,男,1967年9月生。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私人档案》等四部,中篇小说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等十三部。曾获《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百花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中国作家》首届“鄂尔多斯”奖,青年文学创作奖,孙犁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鲁彦周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等。
我于2008年搬至石家庄,那时每个街口都有报刊亭。我不订报,但喜欢到报刊亭买,方便,及时。十年过去,石家庄街上的报刊亭已寥寥无几。报刊亭生存困难,不得不关。近几年,一些报纸相继停刊,国外的也是如此。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越来越不景气,甚至消亡是必然的。我想,以后还会有纸质媒体面临消亡的命运。手机上看新闻远比报纸方便及时。
但文学期刊不会消亡。尽管网络分流了部分读者,但阅读期刊的人仍有很多。一方面,文学和新闻不同。新闻是快餐,以速度取胜,而文学是正餐,需要静下心品味。一本期刊在手,那感觉是不一样的。祥夫老师说读期刊读书有仪式感,我想不仅仅如此。在纸上读与网络上读,同样的内容,理解的程度不会一样。反正我是这样。所以我更喜欢读期刊。另一方面,文学与新闻关注的方向不一样。新闻浮光掠影,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事件及其影响。而文学关注的是人心,人的命运,人的精神,是水面之下。无论现在还是未来,这样的方向都不会变。而期刊作为存在的载体,自有其价值。
我与《雨花》相识时间不长,2018年在《雨花》发表了两篇作品,一篇散文《姨夫》,一篇小说《审判日》。小说即将被上海《思南文学选刊》转载。《雨花》的版式很大气,内文质量也不错。祝她越办越好。
文学期刊的蜕变与重生
林那北
林那北,女,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福州市文联副主席,《中篇小说选刊》社长。出版有长篇小说《我的唐山》,小说集《寻找妻子古菜花》,长篇散文《浦之上》等数十部著作。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入选《2002年中国文学年鉴》《2003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新世纪优秀中篇小说》等年度权威选本,获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作家》首届“金短篇”奖。
天寒地冻的日子,作为《雨花》的作者,我们从四面八方聚到锦溪这个千年古镇,一起来讨论一个与文学期刊现状与未来密切相关的话题,大家应该都感慨颇多。
在座的无疑都是传统刊物的受益者,因为有一批像《雨花》这样坚守品质又不断创新的纯文学刊物存在,我们这些人的作品才得以发表和传播。从小到大,墨香书香都是我们真诚所仰望推崇的,我们的人生价值一次次被白纸黑字所确认,由此衍生的深厚崇敬与亲切感,无疑将持续终生。同时我也是办文学期刊的,从饭碗的角度,当然也希望这块阵地能一如既往地像八十年代那么风生水起。劳动被尊重,眼光被认可,呼喊有回声,赞美有掌声,这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部分,很多编辑的职业荣誉感就建立在这之上。
但如今传统杂志无疑已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关注点因此也越来越五花八门,阅读的碎片化让传统杂志很难承载起唯一精神粮食的重任了,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怎么办?故步自封没有意义,坐以待毙心有不甘。事实上目前文学期刊的萎缩与衰败,与我们的智商是极不匹配的。生存的新形态与人心在当下的复杂化都摆在文学从业者面前,不仅作者需要敏感意识到这些变化,文学期刊人也必须改变思维迎头赶上。《中篇小说选刊》从2008年开博客,随后开微博、微信公众号,并把淘宝店和微店与之相关联,2010年还开通了中篇小说选刊官网,通过网络让优秀小说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三年前又着手“万众阅读平台”的建设,力图实现小说在手机与网络上的便捷阅读,扩大经典小说的传播力度,让高品质的小说能更多地进入读者视野。
目前阅读平台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将于2018年12月24日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家走向新媒体的纯文学期刊。平台包括PC端平台、移动端APP、手机网页版三种形态,覆盖安卓和IOS两个操作系统。内容除了推送转载小说外,还开设了原创长篇连载,同时也开设了作家书画作品、作家视频等多个栏目,力求内容多样,信息量丰富。因为缺技术团队,这个过程举步维艰,但我们意识到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凭借着已经创刊近四十年的《中篇小说选刊》这个平台,我们有充足丰富的内容打底,希望能探索出一条纯文学期刊向数字化转型与拓展的道路,为文学的繁荣做出一份微小的贡献。
文学期刊应坚守文学的品质
李 浩
李浩,男, 1971年生于河北省海兴县。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文字。有作品被各类选刊选载,或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意、韩文。著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侧面的镜子》《蓝试纸》《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变形魔术师》《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评论集《在我头顶的星辰》《阅读颂,虚构颂》,诗集《果壳里的国王》等,共计20余部。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文学奖、第九届《人民文学》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一届孙犁文学奖等。
我想我们也许无法回避新媒体的存在和它所带来的冲击,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与时俱进”、有所调整和跟进都是必须的、必要的。就文本来说,没有人愿意“十年如一日”地阅读一本重复的书,相近的书,在所有人的心理上都有一个求新、求变、求陌生的诉求,作为传统媒体的文学刊物,我想我们可以在这点上做出更强的、更好的回应。
不过在我看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本质上也许差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至少不像从竹简到纸本的变化那么大——也许我是误读或者过于乐观了些。我觉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真正变化的只是“载体”,时下还构不成那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冲击。有一个好内容,有一个丰富的、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内容依然是变中的不变,是王道。我想我们应当清楚新媒体能够冲击掉的“文学”部分是哪些,而哪些又是新媒体必须向传统媒体(包括文学期刊)学习的。新媒体大约会冲击的是文学的及时性和即时性,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做出回应你未必能比它更快;它也会冲击掉一定的浅阅读,在传播和传达心灵鸡汤和一些所谓的美文时它占有一定优势,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传播速度。陈旧的想法、陈旧的写法无论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不应给它们留有藏身之地,但我们的传统媒体上这点做得似乎不够,我也愿意为此提出我的某种警告。真的没有谁愿意十年如一日地阅读一本重复的或相近的书。作为文学期刊,我觉得我们可以在深刻度、思想含量和艺术性上有更多考量,这是新媒体一时冲击不到的点。
我还想表达进一层的意思,就是,我们时下的文学文化困局貌似是被新媒体冲击、新的娱乐手段冲击所造成的,其实并不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不阅读”或“浅阅读”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太多的人不读书,什么书也不读,只习惯浏览和获取一些浅表的知识和见解,这才是我们的困境之所在。这是一家两家媒体所无力改变的,即使你做得足够好足够优秀。之前我也习惯性地认为文学是“无用之用”,现在我却调整了我的想法和看法,我认为文学是有用的,有大用的。它是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支点,它是启蒙和治愚的药剂,它让我们思忖如何在好和更好之间做出选择,让我们理解和认识那些不一样的“他者”,也让我们对自己的习焉不察重新思量。所以文学刊物在这点上的坚守尤其可贵,作为一家卓有影响、并在近几年重新上升的文学期刊《雨花》,我很希望它能继续这种文学品质,并致力于进一步的提升。我愿与它一道共同成长、共同努力。
超越文学圈,走向众生
陈启文
陈启文,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一级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床》《梦城》《江州义门》,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孤独的行者》,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大河上下》《袁隆平的世界》等20余部,曾获国家图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全国纪录片一等奖、中国新闻奖、毛泽东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
对于文学我是有信心的,我一直深信文学与宗教、哲学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点和终极关怀,无论是虚构类文学还是非虚构类,又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表现、以怎样的媒介传播,文学终将陪伴人类走向终极,人类不死,灵魂不灭,文学永垂。
但我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杂志”就没有对于文学这样有信心。作为一种传统的载体,当下文学杂志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生死考验”。我是60后写作者,也是60后阅读者,早已习惯于传统纸媒阅读,这样的阅读更有阅读的感觉,也是慢生活的一种享受,所谓“新媒体语境”对我的文学阅读尤其是深阅读没有太大的影响。目前,传统读者主要是中老年群体,如河南《老人春秋》杂志,据说目前还拥有数十万读者。它不是文学杂志,但贴近老年生活、针对老年问题、适合老年人口味,这也是该刊不变的办刊方向。而作为文学杂志不能只面向中老年,只有面向当下和未来才能充满了底气和生气。问题是,越是走向未来,“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杂志”如果继续作为纸媒存在,很有可能越来越边缘化。对此,目前许多文学杂志均在全面升级改版,如《雨花》改版就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在气度和格调上均已初显刊物的个性。
作为一位曾经的办刊人和编辑,我也曾反复思考,设若撇开了财政拨款和企业赞助,“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杂志”路在何方?它能否靠自身的造血功能而生存下去,而且还活得很滋润?我设想过这样三条出路或活路:一是必须超越文学圈,走向众生。我觉得当下文学杂志,乃至文学遭遇冷落的命运,其主要症结还不在于“传播方式的转变”,而是面对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生存问题,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学杂志逃避现实,这其实不是社会冷落了你,而是你对社会漠不关心,不是读者抛弃了你,而是你先抛弃了读者。从文学作品到文学杂志,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为王,尤其要有社会担当和问题意识,这是一种襟怀,更是一种气度。当下,有格调的文学杂志不少,有气度的文学杂志不多。我觉得《雨花》可以进一步强化现有的非虚构栏目,每期能发表一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痛点的非虚构作品,势必会赢得社会和读者的关注度;二是进一步突出自己的风格或格调,如此才能在众多的刊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读者的选项之一;三是以纸媒为依托,主动融入新媒体语境,在新媒体语境下与读者互动。我等传统读者可以继续阅读纸媒,其他读者则可阅读电子版、数字版。诚然,对这三条出路或活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拿出切实可行的方式来。
答案就在竹简上
陈 仓
陈仓,代表作有《诗上海》《艾的门》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长篇四书《后土寺》《地下三尺》《预言家》《醒神》,曾获第三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二届都市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双年奖、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多次进入各类文学排行榜。
大约两千年前,有个叫蔡伦的聪明人,在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和布料等,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发明出纸的时候,我估计很多人会问,竹简会不会消失呢?那么,我们想象一下,当年的作家们是怎么回答的呢?大概会回答,那是不可能的。
我办了二十年的报纸杂志,经历过纸媒的几次大变革。第一次大变革是纸媒的市场化改造,当时报纸杂志是朝阳产业,我们这些人十分吃香,到处有人请你去参与改版。当然,从东家跳到西家,可以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和运动员的转会费差不多,我就是卖自己发财的,第一笔拿到十五万元,当时这个数目可以作为首付,在北京二环买一套房子,推开窗子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大约六年前,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报纸杂志突然开始下坡,呈现腐烂衰败的气息,这时候有人经常问我,纸媒是否会灭亡的时候,我的回答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最近几年,天突然塌下来了,好多风风光光的纸媒就关门了,有新闻报纸,也有文学杂志,许多大咖人物纷纷离职,宁愿去中介公司卖房子,我们成了最没落的一群人,报社杂志成了夕阳产业,单位大部分都是女人,原因是招不到男人,男人进入夕阳之中,那是没有前途的,找媳妇都有问题。如今回头一看,当初之所以回答“不可能”,其实那是自我欺骗,是一种不甘心,或者是不屑一顾的傲慢,就像被判处死刑的犯人,最后的晚餐都吃过了,都走在去刑场的路上了,还是心存幻想地以为,会冒出一个大劫法场的哥们,或者是突然降下一道圣旨,大喊一声“刀下留人”,自己就这样活下去了,而且活得相当滋润,活得长生不老。
仔细一想,许多人所谓的“灭亡”,其实是把概念弄混了,他们议论的时候,把载体和内容搞混了。纸张是载体,文学是内容,从甲骨文,到竹简,到纸张,到网络,无论载体怎么变化,文学都一直在那里不来不去,不仅没有对文学产生障碍,而且还有利于文学的发展。比如有一辆车,拉了一车土豆,我们把土豆从这辆车搬到那辆车;比如我这个农民,原来是坐拖拉机的,后来坐公交车,后来自己开车。不管车怎么变,土豆是不变的,我这个人是不变的,反而是土豆从农村运到南京,我这个人从陕西跑到上海,越来越有价值了。听好多作家叹气,如今年轻人不读书了,其实准确地说法是不读纸质书了,其他形态的书还是在读的。
如今文学的不景气,有人觉得是载体的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同样是作家,有人的日子为什么就非常好过,网络文学为什么就活得很好,我认识几个大神级的网络作家,他们拥有大量的读者,他们的作品我读过,文学性也并非一无是处,不正是大浪淘沙吗?总得有一个潮涨潮落的过程。我个人认为,文学杂志也是媒体,是媒体就有固定的传播规律,文学不景气可能是没有尊重传播规律,也可以说是文学没有跟上传播规律的新步子,再明白一点讲,要么忽视市场,要么对市场判断失误。
我们进行报纸杂志市场化改造的时候,提出的最核心的理念就四个字:可读,有用。一是可读,文学和新闻一样,不吸引人家,人家读不下去,那么就没有传播效果,没有传播效果就没有影响力,文学价值就无法体现,我们常常说文学需要读者进一步完成,也就是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二是有用,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网游,影视,歌舞,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人家选择文学呢?我觉得文学的“有用”至关重要。就个人而言,我不喜欢那种恶狠狠的血淋淋的大肆揭露阴暗面的作品,这种作品是抄袭现实,甚至你的想象落后于现实,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只有解决问题的作品才有思想性和经典元素。基于“有用”的原则,我们在新闻当中,曾经提出过价值评判标准:提出问题的合理性,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提前预判一下,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就是没有价值的,最好不要写。比如来昆山的路上,雾很大,又下大雪,人家问我到锦溪大酒店怎么走,我告诉人家,天马上就黑了,会越来越黑,还有更大的雾,还要下更大的雪,而且这条路上,曾经出过车祸,曾经闹过鬼,甚至出过妖怪,把人家吓个半死,产生了绝望的情绪。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是告诉人家昆山在什么方向,怎么走,有多远,而且告诉人家,那里有帅哥美女,有海棠糕,有万三蹄,有昆曲,有湖光山色,给迷路的人以希望和力量,起码是增加了前行的勇气。
新媒体取代纸张那是必然趋势,因为新媒体有许多好处,比如成本比纸张低、传播方便,这不就是纸张取代竹简的原因吗?我们试着想一下,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会是什么情况呢?那时候文学肯定依然是存在的,但是在博物馆和图书馆之外,有多少人或者是什么人还在读纸质文学呢?这是值得思考的。所以,我常常在想,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如果有哪家文学杂志,推出不是以信息发布为主导的而是以内容为主导的电子杂志,按照传统的发行方式订阅,每份一年三五块钱,我估计是大有前景的。前几年,很多报纸开始做新媒体,其中有一家叫《东方早报》,干脆把报纸给关掉了,原班人马,同样的理念,集体转移创办了澎湃新闻,现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原有的纸媒。
当然,载体解决了,在文学价值方面,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是不是有一个平衡点呢?如果平衡点找到了,那么很有可能又会迎来文学的黄金时代。
关于文学的“在场”
段爱松
段爱松,云南昆明晋宁人,昆明文学院院长,《滇池》副主编。出版长篇小说《金缕曲》、诗集《巫辞》《弦上月光》《在漫长的旅途中》《天上元阳》、长篇纪实文学《云南有个郑家庄》等。
新媒体的发展是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唯有适应。尽管对于我这样喜欢并习惯于纸质阅读者来说,电子阅读开始颇有反感,但没办法,你得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它,因为说不清楚那天就不需要纸质媒介。不过,传统媒体具有的特殊性,在今后至少一段时间内,注定会存在,这中间有个过渡,也有强大的传统的作用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工智能绝对意义上取代了人类,那么一切都将颠覆。就是在这样的过渡期,比如纸质书,也许会成为更为小众的奢侈品,甚至是艺术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不会消亡,正如它保存过人类的体温一样,只要还有记忆,这便是最温暖的信物。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文联作协的报刊基本上是有财政拨款的,这种情况要比出版社单纯办的报刊好些,因为有了足额的经费保障。不过这也有利有弊,报刊的时代新锐性和思想的引领性必然受影响,这导致现在刊发很多作品普遍的雷同和平庸化、安全化、讨巧化,再也不可能像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文学作品是可以达到改造国民性的高度的,文学强有力地介入了那个时代,这也是当今文学部分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学在不在时代的场?又能在时代的什么场?我们的报刊,面对比如有争议的作品敢不敢发,能不能发,的确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未来又将如何面对和解决?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