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常识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论文|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作者:张晶晶1,邵传鹏2*
单位: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 兰州交通大学财务处
简介:张晶晶,讲师,硕士,从事城乡规划设计、资源环境经济政策研究。*通信作者,会计师,硕士,从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09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农村居民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但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经济建设、乡风乡俗建设等诸多内容,需要用整体性思维来看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浮于表面,乡村之美既要美在外表,更要美在心灵,美出特色、美于持久。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推动美丽乡村的基础规划和内涵发展。

1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乡村规划脱离实际,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美丽乡村要规划先行。乡村规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乡村建设、社会发展、人文休闲和生态平衡等多项系统支撑,同时要深入乡村实际调查研究,既要满足当前乡村住户的不同需求,也要充分考虑未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对乡村规划设计重视不足、或规划不切合乡村实际的情况,生搬硬套城市建设经验,造成乡村建设城市化;有的地方过度追求村庄设计整齐划一,道路横平竖直,不惜推山填湖,破坏了乡村原有的地形地貌;有的乡村建设根本没有统一规划,全靠乡镇领导拍脑袋决定,造成乡村建设资源的浪费,导致乡村建设失去了原有的风土人情和地貌特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短期政绩、片面推动城镇化建设造成的,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缺少实地调研和长远规划,对乡村规划投入不足,一味建设大而全的广场公园,导致乡村建设“千村一面”。

1.2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后期维护缺乏保障目前全国大约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不能得到集中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有近1/3的村庄内道路没有完全实现硬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美丽乡村的基础建设更是相对滞后,乡村规划也多照搬东部模式,但由于受当地政府财力、村镇规模、人文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造成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村民需求,农村卫生厕所、自来水、道路硬化、村级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垃圾处理等出现诸多问题,给当地住户造成极大困难,新农合、社会保险、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或缺失。

1.3美丽乡村建设拆旧建新多,人文关怀不足在美丽乡村规划中,多数地方将道路硬化率、农村改栏改厕、房屋统一规划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标准,却忽视了乡村原有风貌的维护,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统一规划”,部分乡村将原有房屋建筑全部拆除重建,破坏了乡村的乡土气息和人文特征。

2N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2.1劳动力建设与乡村人才规划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乡村人员空心化,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严重,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乡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地方政府应当做好组织引领,充分发挥乡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居民建设美好家园,通过职业培训各种形式,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高素质人才。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划,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2.2生态建设与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五位一体”总要求,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扶贫攻坚、乡村旅游、田园开发有机结合,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坚持绿色发展,按照形态上“小而美”、产业上“专而强”、机制上“新而活”的思路,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精确定位,精准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并以此反哺乡村生态建设,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2.3乡风乡俗建设和乡村古建遗迹保护乡风乡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核。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一些乡村古建筑、古遗迹更是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要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落实好政府主导和村民保护的双向责任,将乡风乡俗、古建遗迹保护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既要保护好乡村的青山绿水,也要守住乡村精神世界,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和谐发展之路,让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将被淡忘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2.4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乡村精神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内核。

加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发掘乡村的民间艺人,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并力所能及地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二要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按需推进村文化广场建设,力争每个村庄都有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满足村民精神生活需求。

3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途径探索

3.1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建设美丽乡村要以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一是充分认识乡村规划的重要意义,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二是乡村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乡村规划。

3.2加强乡村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组织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完善和创新乡村自治组织形式和管理,深化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和人才涵养基地,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二是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人力资源开发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素。优秀的组织孕育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创造优秀的组织。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充分重视和尊重乡村人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各类汇聚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愿意留在农村和愿意回乡创业的人回得来、留得住,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推动农民职业化,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3.3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动“五个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五个文明”建设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工作是解放思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完善教育引领和制度保障,深入推动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建设,强化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乡村文明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和丰富表现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红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历史遗迹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放在农村开发建设的首位,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打造绿色生态乡村产业链。

3.4搭建乡村项目建设平台,打造和推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产业振兴是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涉农产业。要结合乡村和片区发展规划,构建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把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产业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要按照乡村土地功能规划,自上而下搭建乡村项目建设平台体系,各乡村在项目平台建设基础上,对山水林田湖草产区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发挥各自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等,充实壮大乡村项目建设平台,推动乡村整体振兴与村民共同富裕。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对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积极探索与创新。有条件的地区应在政府引导下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往期精彩回顾

论文|药用植物川续断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的鉴定与分析论文|京津冀城市群内重要交通廊道沿线的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近红外光谱结合CARS-PLS模型检测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
论文|许氏平鲉网箱养殖系统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周年变化规律论文|红掌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论文|灯诱草地贪夜蛾的识别鉴定及交配状态分析论文|温度形态建成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论文|不同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及土壤氮素的影响论文|银川平原黄河滩涂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论文|基于SSR标记的油桃品种需冷性分析

?采编:夏梦     ?排版:小同

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