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包利民 | 讲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从地狱来,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千年一叹 张晓红 – 古筝笛-泛爱众 –> 沧桑留痕853

这依然是我在读者群里的讲解,根据语音整理——

云横秦岭家何在

包利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韩愈生平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所以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什么叫郡望昌黎?郡望,一个郡中的望族,就是家族中家世显赫人才辈出。昌黎,地名,古代的一个县,可能是在今天的秦皇岛附近。郡望昌黎,就是在昌黎这个地方的名门望族。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开启古文运动,因此被尊为“文章巨匠”“百代文宗”。苏轼对韩愈极为推崇,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他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韩愈力挽狂澜,倡导古文运动,重视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强调创新精神。我们的语文课本中,韩愈的文章也是很多的,比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比如《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就是韩愈的一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大家最熟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兄弟四人,他是老四,所以他就由长兄韩会和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大哥韩会没有子嗣,二哥韩介有两个儿子,把其中一个过继给了大哥韩会,就是韩老成。韩愈比自己的亲侄子韩老成只大两岁。韩老成后来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韩湘,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后来被神话成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韩愈的仕途也是颇为坎坷。从19岁到21岁,连续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第;24岁,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只是,接下来参加吏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是古代科举考试制科的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也是当官的一种途径,考中即可任命官职。可是三年时间,韩愈三次考博学鸿词科均遭失败。可见,韩愈并不是一个考试型的人才。之后,他又三次上书给宰相请求举荐,也没有得到回复,于是无奈之下离开长安,前往东都洛阳。最后没有办法,两次入节度使幕府任幕僚。当幕僚,是古代为官的另一条路。32岁时,韩愈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这次终于通过了。从此开始了正式的仕途生涯,升升降降,起起落落。他的被贬,都是因为直言进谏上疏。49岁,韩愈随彰义军节度使裴度征淮西,任行军司马,他建议裴度派精兵从小路奇袭蔡州,这就相当于现代的“斩首行动”。可是就在裴度犹豫间,却被友军提前行动并大获成功。三军无不惋惜。在这一场战争中,韩愈屡出奇谋,所以回朝后,因军功授刑部侍郎,正三品。52岁时,宪宗派使者使者前往凤翔(今宝鸡附近)迎佛骨,长安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要求毁掉佛骨。宪宗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等人极力劝免,才把他贬为潮州刺史。过蓝关天降大雪车马难行,这时韩愈的侄孙韩湘忽然出现,就是前面提到的韩老成的儿子。韩老成去世早,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十二郎就是韩老成。所以,韩湘就是韩愈抚养长大的。可是,韩湘不喜读书,喜欢云游,修习道术,对此韩愈生气失望,却也无可奈何。有一次,韩愈寿辰,高朋满座,宴饮正酣之际,韩湘忽然归来。虽然一身破道袍,满面风尘,可韩愈依然十分高兴,于是又趁机劝他考取功名,整日弄那些邪门外道有什么用呢?韩湘却笑道“有用”,便当场展示了几个小道术以助酒兴。比如空缸变出美酒,又在纸上画了一盆盛开的牡丹,并说可以把画中牡丹拿下来。正是十冬腊月,大家都不信,韩湘竟真的把画中花取出出来,众人围观近看,见花瓣上写着极细小的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颇不以为然,虽为旁门左道,却觉得那两句诗很不错,便问韩湘诗意,韩湘长笑出门,说“日后自知”。而此时,韩愈在蓝关的风雪之中,忽然想到当年往事,想到那两句诗,而韩湘子又突然出现,他便心下大悟,于是写了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当然,上面我说的只是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是韩湘这个人,的确是存在的,是韩愈的侄孙。韩愈晚年多病,告假,在长安家中去世,终年57岁。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2、文学作品韩愈的文章自不必说,文起八代之衰,上学时也学过一些。他的诗,其实大家耳熟能详的也不少,除了“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外,还有《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还有《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的一些古体诗,其最大特点就是“以文为诗”,也就是说,诗是古文笔法,他的诗的特点是深险怪僻,追求奇特的意象,有时又硬语盘空。什么是以文为诗?就是诗中全是写文章的方法,比如那首代表作《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这首诗很出名,因为入选了《唐诗三百首》。《山石》就是用一首诗写一件事,写一种经历,典型的为文为诗。 3、诗词讲解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也是以文为诗,就写于韩愈谏迎佛骨事件后被贬的途中。左迁——降职,贬官。蓝关——蓝田县以南。湘——韩湘。韩愈的侄孙。 ①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奏——早晨送呈的奏章,这里指《论佛骨表》。有人认为“朝”读cháo,朝奏就是早朝呈上奏章。但是根据下句“夕贬”可以看出,“朝”应该读zhāo更合理一些,朝与夕相对应,突出变化之快。九重天——古人认为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这里指朝庭、皇帝。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是泛指,不是确数。潮州——有的版本作“潮阳”。 首联的意思:早晨的时候刚把一封谏书呈送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潮州,路途茫茫而遥远。首联开门见山,直陈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一封朝奏的结果,换来的是“夕贬朝州”的命运。这里直抒胸臆,也是起势极高,反映了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他的表奏中所说:“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果然祸都加在了他身上,也表现出虽遭贬谪也无怨悔的精神。 ②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各版本的不同,多是因为这一联,主要是几个字的变化引起,比如“欲”有的版本是“本”,“明”有的是“朝”,“事”有的是“政”,“肯”有的是“敢”。弊事——政治上的弊端,这里指迎佛骨事件。圣明——指皇帝。肯——岂肯。衰朽——衰弱朽迈。惜残年——顾惜余生。 颔联的意思:本来想为圣上除去那些政治上的弊端,又岂能因为衰弱老朽而吝惜自己的余生残年呢?颔联中依然直陈其事,直言“除弊事”,也就是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为是正确的。既然是为除弊事,那么,“肯将衰朽惜残年”,有什么后果都不足惧。体现出刚直不阿老而弥坚的态度,也表达出一种愤慨之情,因为做了正确的事,却反而招致祸殃。那种不屈与压抑,尽在这一联中体现。这一联才是流水对,“欲为”“肯将”有着因果承接关系,所以具备流水对的特点。 ③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拥——大雪拥阻。马不前——马也不肯前行。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颈联的意思:茫茫阴云横延在秦岭之间,在这贬谪的路途之中,却不知乡关何处;大雪堆积拥塞在蓝关,连马都止步不前。颈联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借景抒情,悲壮万分。家何在,不只是在说前路茫茫未可测知,还是回首时的一种悲愤。被贬之后,韩愈是先行动身赴任,不久后他的家也遭到驱逐,小女儿死在途中,家人也不知流落何处。所以前望无家,回首亦无家,“家何在”,三个字蕴含着无尽的愤慨与血泪。“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既写出了现实中的行路难,也暗指政治上的种种弊端阻碍。所以颈联不能单纯地只从眼前之景去赏析,不只是境界雄阔,其实更是指诗人内心的愤怒与无奈。 ④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汝——你,指韩湘。应有意——应该有打算。很多诗词解读书说,应有意的意思是“应知我凶多吉少”,或者“应该知道我的情意”,这都是不准确的。瘴江边——岭南瘴气弥漫的江畔。指贬所潮州。 尾联的意思: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是有着打算的,正好可以在瘴气弥漫的蛮荒江畔,收殓我的遗骨残骸。尾联扣题,是对侄孙韩湘所说的话。韩愈本是抱着必死的心思上奏表章,也是抱着必死的心思远赴南荒,所以对侄孙安排后事。两句写得极为悲壮,沉痛而稳重。 韩愈的这首七律,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苍凉悲壮。云横,雪拥,横与拥二字极为精妙,使得全诗大气磅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首诗也是韩愈以文为诗的代表,一首诗写了一件事,起因、过程、结果俱备,叙事、写景、抒情完美结合,而且不脱离七言律的格律,既有文的要素,也有诗的特点,这就是以文为诗。后人评此诗,“性极凄清”“语极凄切”,“大气盘旋”,“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已开宋诗一派矣”。 END

往期回顾 

1.包利民 | 解读《红楼梦》第三回
2.包利民 | 在冬的废墟里重建春天
3.包利民 | 解读《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