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对联中的对偶有哪些(一副对联中的对偶一般规则是什么?)

网友提问:

一副对联中的对偶一般规则是什么?

优质回答:

对联从字面上解就是对仗的联句。

对偶句式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很早就出现在诗词歌赋里面,到了初唐,经过上官仪和上官婉儿的整理,把对偶严格化,对仗作为一种规则加入到近体格律诗中。在近体诗中的律诗中,颌联和颈联都是对仗的联句。也就是说,咱们把律诗中对仗的颌联、颈联提出来就是对联。

所以格律诗要遵守的平仄规律,对联也要遵守。

具体下来,对联大概有以下几条规则:

上仄下平

上联必须以仄声结尾,下联则收平声。这和律诗里中二联的规则一致。因为仄声收尾,就等于是个短暂停顿,而平声收尾,则是告诉读者这句话说完了。律诗都押平声韵,所以上句必须是仄尾,下句必须是平声韵。这是格律的要求,也是对仗的规则。

所以,如果大家分不清对联上下联,直接看最后一个字就行。发仄声的肯定是上联。

平仄相对

上联和下联的相应位置,平仄要相对。

上联是“山色攒文气”,平仄为“平仄平平仄”,那么下联“湖光澄读心”平仄为“平平仄仄平”,这里“读”是入声字,发仄音。而“攒”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uan二声”,是平音,是“聚集”的意思。而“澄”也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deng四声”,是仄音,是“澄清”的意思。而首字“山”和格律诗平仄一样,可平可仄。所以“山色窜文气,湖光澄读心”是完全符合平仄格律的对联。

不能失替

这个是指在上联或者下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比如“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这种联句,虽然上下相对,也符合上仄下平,但是这在格律诗中是“失替”,自然在对联中也不行。同样也不能出现孤平,三平尾,这些都是从格律诗规则直接过来的。

词性相同

这一点不是平仄关系,就是上下联相对应位置的词性是要一致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个是不能乱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还有就是上联和下联不能重字,但是在单联中可以,不过上联的重复字在哪里,下联对应的位置也要重复字,反正是必须相对。比如“飞雪片片凝瑞,马蹄声声报春”,上联“片片”,下联“声声”这样才对。

这几点就是对联的基本的平仄和用词规则。

再讲点对联小知识。

对联作为单独的形式出现则比较晚,大约是在五代十国的后蜀。

第一幅楹联是后蜀孟昶所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有点神奇的是,北宋灭了后蜀,把孟昶抓走,于新春之际往成都派了自己的官员。这个官员就叫“吕余庆”,正是“新年纳余庆”。而赵匡胤后来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全国的法定节日,好巧不巧,就叫“长春节”,正是“嘉节号长春”。

这真是一联成谶啊。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一,律。(平仄,上下联互反,上尾仄,下尾平)

二,对仗。(上下顾对应字词性相同或相近,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

三,意境。(意境相同或相近,状物,写景,言志,抒情;也有上下联相反)

四,字数相同。

其他网友回答

謝邀回答:

對聯的對偶句,包括詞性,平仄,音韻律格在內。如。山對水,湖對海,天對地,山川對平地,雲霧對風雷等等

如上聯:元始周天承歲月,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對偶則是:旦分日夜轉輪回,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上對偶。詞性上,元始和旦分可作動詞,對偶。周天和日夜是名詞,周和曰也可作數詞。轉和承是動詞,對偶。歲月和輪回,名詞。對偶。但話說明一點(輪回有可變動詞,歲月不能變動詞,此一點不對偶。個人見解)

其他网友回答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意思相近或相反。

其他网友回答

对偶一般是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介词一一对应。而且还要注意读起来通顺,悦耳,有新颖。丶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一副对联中的对偶一般规则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