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三国里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网友提问:

三国时期的关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回答:

一个最真实的关羽千字简历可能是这样的:

关羽是山西解州人,早年在乡里犯过人命官司,流亡至河北涿县,正遇上刘备正招兵卖马抗黄巾,加入了刘备队伍,和张飞一起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刘备因抗黄巾之功伤平原县令,关羽为部门司马,三个人关系相当铁,一起吃一起睡,但是不烧黄纸做兄弟不得而知,如果烧黄纸做兄弟关羽也应该是老大不是老二。

后来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在战场上表现出万夫莫敌之勇,曾冲入袁绍军中斩下大将颜良的首级,但曹操对关羽始终没有足够的信任,因为觉得他是刘备的心腹,要挖墙脚让他死心踏地难度太大,关羽随曹操围吕布于下邳的时候,吕布派了一个叫秦宜禄的下属找到关羽,求和,关羽随后向曹操报告了秦宜禄前来代吕布求和的事,同时,关羽还向曹操提出报告,说听说秦宜禄家的老婆姿色不错,请求曹公打下下邳后将其赏赐给他,曹操当时没当回事,就答应了,千不该万不该关羽随后老想着这件事,一见曹操就反复咛嘱,主公不要忘记秦宜禄家老婆的事啊,这曹操也是个风流之人,见关羽数次不忘秦夫人,心想莫非是个大美女,打下下邳之后,曹操就让人先带秦氏来见,一见不要紧,曹阿瞒的魂没了,就自己享用了。

为这事,关羽很记恨曹操,一次随曹操打猎,关羽看侍卫人少,曾经动了杀曹操之心,正抽刀结果有人来,方作罢,历史上的曹操关羽,没什么基情。后来关羽退还曹公封的大红包,追随刘备而去,曹操也没有设五关让其斩六将,呈爱留不留态度。

后来赤壁大战曹操败北,关羽也没有在华容道放曹操一马,负责在华容道追曹操的是刘备,但刘备亚根没追到。

刘备拿下荆州后,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又空手套白狼去了益州刘璋那儿,关羽被任命为荆州留守,全权负责荆州五郡的军政,足见刘备对关羽的信任和重用。

但关羽没能好好担好守荆州的任务,也没有正确估量魏蜀吴三国实力,主动发起了襄樊战役,进攻曹操,却被东吴吕蒙端了荆州大本营,败走麦城,最后被俘后被孙权所杀。荆州之失,关羽当负主要责任,也丧送了蜀汉刘备刚刚开创的坐拥荆益,三足鼎立,逐鹿天下的政治格局。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明显是加工拔高后的关云长,几个著名桥段都是虚构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都是罗导加的戏。

喝着小酒吃着火锅刮骨疗伤这事,到是真的。确实是条汉子。

关云长总体来说是一个刚勇善战的军事将领,但个性上极为自负,谋略不足,且不懂韬光养晦,处处行事高调,当独挡一面的集团军主帅还是有所缺欠的。如果仅从三国正史上看,关羽论武力,不如吕布;论战功,不如周喻;论谋略,不如陆逊,论忠诚,不如张飞赵云。其恃才自傲、目中无人的偏执性格更是影响其成为一名一流的军事统帅。如果以武力战功谋略综合评定中国历史的百将,关羽恐怕难以入选。

然而关羽命运的传奇,不是在身前,而是在身后几百年,关羽其人从民间到官方都受到了热捧。唐时关羽热就开始升级,被评为古今六十四将之一,到了宋朝,后来被金人掳去的宋微宗给关羽连提了好几级,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同样听到了关羽同志的先进事迹,元文宗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到了老朱家,关羽这支股票依然坚挺,明神宗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把关羽庙长格为“武庙”,与文庙—孔庙并列,关羽拥有了与孔夫子同样的地位(关夫子)。到了爱新觉罗家的清代,依然对关羽追捧不已,清朝皇帝标榜关羽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清朝一代,关武庙数量甚至超过了孔文庙。 从将到候,从候到王,从王至君,关羽地下有知,想想自己身前那可怜巴巴的成绩,不知道会不会脸红,不过脸红也没关系,后世都知道他是红脸。

红,是不需要理由的。自有N多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从关羽现象中去提炼出文化,提炼出精神来。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其能力、品行深受后世推崇,尤其是后世皇帝将关羽从一代名将一路推上神坛,成为与“文圣“孔子并肩的“武圣“。

对关羽的评价完全可以从其能力、品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也是让他被后世推崇的主要原因。

(一)能力

军事能力。白马之战,斩颜良于万军之中,成名于河北;驻守荆州,独当一面,围襄阳,攻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名震华夏,让曹操因其产生了迁都之念。

政治能力。坐镇荆州多年,周旋于曹魏、孙吴之间,为刘备取得蜀地、汉中提供了稳定的后方。关羽镇守的荆州及时刘备入蜀的后方,又是刘备争夺中原的前线。

(二)品行

忠诚。这也是后世帝王如此推崇关羽的重要原因之一,“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无疑都是关羽忠诚的真实写照。

勇武。关羽能在万军之中斩敌军首领,除了有高强的武艺之外,与其勇武的性格也是分不开的。

其他网友回答

在民间,关羽是最受欢迎的神之一。清代供奉关羽的关帝庙就有4万多座。今天,在很多黑帮题材的香港电影里,也能看到供奉关公的镜头。海外华人也很爱关公,他们远离了中国的土地,而关帝庙也跟着他们来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但是,在《三国志·关羽传》那900多个字里,其实找不到太多能把关羽跟“义”挂钩的内容。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可不是个好的谥号,含有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个谥号感到不满意,他把史书中关羽的谥号改成了武庙中的封号忠义侯。这样明目张胆地篡改史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乾隆接受不了这个缪字,因为他不认为关羽犯了什么错。在他看来,关羽既忠且义,怎么会有错呢?

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所谓“演义”就是讲史演义,类似今天的评书。后来有人把说书演义的底稿整理成文字,就形成了最初的三国小说。我们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说他一个人创作出了全部内容,而是说他是最初做整理工作的那个人。后来,有出版商出版了三国小说。一开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版本,最后,清代的毛宗岗父子修订了一个完善的版本。我们今天说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指的就是这个最终定本。

关羽的形象,就在从史实到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点点丰富起来。不过,古人丰富人物形象的方式,跟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太一样。你看小说电影,肯定不喜欢那种黑白分明的、脸谱化的人物。在很多好的叙事作品里,英雄也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反派也会有不得已的理由。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却正好相反,原本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定是复杂的,行动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内在一致性。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三国的人物形象都是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黑白分明,越来越脸谱化。讲故事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突出人物身上某一个鲜明的特质: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情义的代表。

随着三国故事的流传,关羽有情有义成了一种共识。讲故事的人就会为此增删或者修改情节,进一步强化这种共识。我们来举个例子。《三国演义》里,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安排关羽和两位嫂子共处一室,这是在试探关羽的人品。而关羽这一夜手捧《春秋》,看到天亮,让曹操心服口服。而关羽一夜不睡,体现的当然是他对刘备有情有义。这个情节在某些版本的三国小说里是没有的,毛宗岗把它加到小说里,还特别强调这个情节重要,就是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核心特征——曹操的“奸”和关羽的“义”。曹操爱才,一直想把关羽收为己用。他想关羽把持不住,就没脸再回去找刘备,自然会跟着自己了。而关羽的坚守,也就不只是在男女关系上保持清白,更是在表达忠于汉室,忠于义兄的决心。

从人设来看,关羽是蜀汉第一武将。宋代,人们普遍接受了蜀汉正统的观念,这就让关羽成了一个正面英雄。而且,关羽熟读《春秋》,这在武将中是比较少见的。《春秋》是儒家经典,熟读《春秋》,意味着关羽懂得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关羽因此具备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条件。从经历来看,历史上,关羽受到曹操和刘备两方势力的赏识。他虽然投降了曹操,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刘备身边。这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经历,天然就是描写“义”的剧本。你想想,关羽的选择其实有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比如说,不管最终他是不是回去了,关羽确实是先投降了。在那时候的情境下,相比投降,以身赴死是不是更显忠义呢?因为资料太少,历史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答案。读者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就会产生悬念。悬念就是讲故事的人可以添油加醋,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填坑”。坑填的好,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也就能放大故事所要表达的东西。那么,这坑是怎么填的呢?就是用“义”来解释关羽所有的行为,把他的行为合理化。这样,还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坑”,让读者在内心感到满足的同时,深刻理解“义”的内涵。

具体来说,小说中强化了关羽投降是要“守护嫂子”这个动机。这样一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就可以解释了。这个处理就是用“义”解释了关羽的行为,消除了读者的疑问。在这期间,曹操的拉拢,还有前面说的秉烛达旦,以及后面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在渲染关羽的忠义。你看,如果没有夹在两个阵营之间的经历,关羽的忠义也就没有展现的空间了。

关于阵营之争,关羽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就是义释曹操。这个情节是小说虚构的。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诸葛亮派关羽乘胜追击。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成功,最后却放走了曹操。相信很多人看《三国》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里都会痛心疾首,觉得关羽怎么能错失良机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诸葛亮认为曹操命不该绝,所以才派关羽去华容道埋伏。但是诸葛亮又不明说,还以军法要挟关羽。这是孔明的狡猾,但也更能凸显出关羽的凛然气概。所以说,故事里写放曹操这个反常的行为,是要表现关羽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这个行为越是反常,越是难以理解,读者理解的时候,情感效果就越强烈,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这就是故事的魅力,义释曹操也成了《三国》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如果你熟读《三国》,可能还有会疑问:关羽之前在许田,看到曹操对汉献帝不敬,明明那么坚定地想杀曹操,在华容道又放弃机会。故事这么讲,不是自相矛盾吗?

在许田想杀曹操,他是想为大汉除奸。在华容道放曹操,他是想报曹操之恩。一次是忠奸分明,一次是恩怨分明,所以都是“义”。你会不会觉得这样解释其实有点牵强?但其实这才是“义”真实的样子。在中国人心中,“义”这个概念,是非常复杂的。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放弃现在随便玩的自由,是为了以后更大的自由,这两个“自由”就不是一个意思。实际上,很多核心价值观比如自由、公正、平等,在不同的处境中,都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释。

故事是人理解世界的工具之一。故事的理解方式,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做出解释。口耳相传的口述故事,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在互动中磨合出来的,最终形成的都是最符合普世价值的解释。关羽的故事,刚好给古人提供了解释义、理解义的绝佳素材。在几百年的演化中,就形成了关羽跟义的对应。更好的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还能展现出义的复杂性。关羽就这样成了代表“义”的符号,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被不断地强化。关羽这个人物塑造得越成功,文学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和真正的史记记载还是有些不同的,下面军师给大家分享一下关羽实实在在做了哪些事,是怎样的人。

1、历史上的关羽没有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但是却真正地恩若兄弟,寝则同床。

2、历史上的关羽实实在在地万军之中阵斩勇冠三军的颜良,且绍诸将莫能当者。演义里的所谓颜良方欲问时被斩,不与关公为敌之类都是假的。事实就是颜良看见关羽就来逆战了。(无良羽黑往往抓着这个无脑黑所以必须澄清)

3、历史上的关羽的确是美髯公,诸葛亮写信给关羽“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正是因为关羽的美须髯。

4、历史上的关羽被曹魏称为万人敌,名将唯羽。被东吴称为熊虎之将。被陈寿称为国士之风,为世虎臣。

5、历史上水淹七军是真实存在的,刮骨疗毒也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不是华佗医的),与张辽徐晃有交情是真的,曹操因为他威震华夏想迁都也是真的。

6、历史上关羽确实被曹操抓住然后被迫投降,斩了颜良后又回到刘备身边。

7、后世论武勇首推关张。晋末有位猛将名叫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持丈八蛇矛,号称左关右张。也就是说关羽持大刀并非不可能。

8、且关羽和张飞是季汉唯二入了武庙七十二名将的两位,顺带说一句诸葛亮是武庙十哲。所以关羽有现在的地位也是他自身实力和义薄云天人品的真实写照。

以上就是军师总结的正史中的关羽,大家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首先是个历史名将,一个中国五千年历史唯他一个被封神王帝的将领,这不是《三国演义》的功劳,是历史和先民给他的。这也是中华文化,是不可以随意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