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是什么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是什么病)

网友提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是什么?

优质回答:

顾名思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子宫内膜跑到了宫腔以外的地方,并且在新的地方安营扎寨开始跟原来一样的分泌和增殖,脱落和出血,造成了囊肿,粘连,不孕等麻烦。

在表现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常表现为:

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继发性痛经就是原来在月经的时候并没有痛经,但是逐渐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每次月经来临的时候,还会伴随有肛门坠胀的不适感,以及在性生活中出现的性交痛。有时候这个疼痛并不是十分的剧烈,是一种闷闷的钝痛,这样也容易跟慢性盆腔炎的一些症状混淆。

子宫内膜异位症带来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不孕,由于内膜异位形成的巧克力囊肿,以及盆腔内形成的粘连,输卵管的堵塞,这些都有可能会干扰受精卵的运送和着床,从而造成怀孕困难。

所以如果是久久备孕, 却没有顺利怀孕,并且在平日有着痛经等症状的妹子们,最好可以好好检查一下,排除一下内异症的情况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时,引起一种类似慢性炎症反应,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内膜可以侵犯全身任何地方,最常见的是侵犯盆腔内生殖器及其临近器官的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骶韧带最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却有着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浸润生长及复发等恶性行为。

这种病多发生在育龄女性身上,以25-45岁的妇女最常见,发病率为10-15%,育龄期的女性不得不相当注意。目前对于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

但它的症状主要包括这么几类:

1. 痛经和慢性盆腔痛:有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有痛经,而且主要是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通常在经前1-2天开始有疼痛感,经期第一天最严重,随后逐渐减轻但是会持续整个经期,主要是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疼痛。有少部分病人长期下腹部痛,时间长了慢慢形成慢性盆腔痛,导致经期加剧。

2. 月经失调:15%-30%的病人可能出现经期量多、经期时间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的表现,这可能是因为破坏了卵巢组织、影响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功能不良造成的。

3. 不孕不育: 由于盆腔的黏连、子宫后倾、输卵管黏连闭锁、卵巢功能受影响,不孕不育的发生率达到40%。

在这里格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痛经的女性,不要把痛经这件“平常”的事当做“正常”的事情不管不顾,任其伤害身体,影响正常生活,还耽误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机。痛既是不正常,如果疼得厉害,就需要及时吃止疼药或者就医。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最常见于卵巢、宫骶韧带,其次为子宫、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所以通常称作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病主要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约76%患者年龄在25~45岁,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多者,绝经妇女若用激素替代治疗也容易发生本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理形态上属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和远处转移的能力,可引起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和不孕,严重困扰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就临床资料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以下特点:

①是继发性痛经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卵巢内分泌影响下,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呈周期性改变,特别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相应部位剧烈腹痛,故亦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

②本病患者的不孕发生率高达40%,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与卵巢功能、精卵结合及运行、盆腔的内在环境、免疫功能等均有联系,中重度患者可因卵巢和输卵管周围粘连而影响受精卵的运输。

③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疼痛进行性加剧,并引起不孕,故属于难治性疾病范畴。

【病因病机】

前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尚无直接的论述,但对痛经,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在“月水行止腹痛”中论及痛经曰:“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少阴经,用温经汤、桂枝桃仁汤、地黄通经丸;若血结成块,用万病丸。”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明确指出痛经在发病时间上有经前和经后的区别。张景岳对痛经论述更为详尽,在病因上提出了气滞血瘀和气虚血虚的不同。《景岳全书·妇人规》论“经期腹痛”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言,言不能悉也。”其按疼痛的性质和时间分虚实的观点有独到的见解,对痛经的辨证作了规范性论述。

本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经产的余血流注于子宫冲任脉络之外,气血失畅,肾虚气弱,以致蕴结而为血瘀。《证治准绳》谓:“血瘀之聚……腰痛不可俯仰……小腹里急苦痛,背膂疼,深达腰腹……此病令人无子。”

我们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瘀结。肾阳虚弱,经行感寒,或于经行不净之际进行宫腔操作,血行不畅,积于子宫,逆流于子宫之外,蕴结于脉络之间,形成血瘀。在病情演变过程中,有偏于肾阳虚弱者,有偏于瘀结者。兼气滞者,情志不畅,肝气不舒,经行不利,经血积滞于子宫胞络,不通则痛;兼气虚者,体质不足,脾胃薄弱,或大产流产后正气虚弱,气虚下陷,瘀浊郁结于胞宫;亦有兼阳虚者,脾肾阳虚,可致痰湿内阻,或经期产后胞脉正虚,湿热之邪乘隙而入,稽留冲任或蕴结胞中,湿热与经血相搏结,瘀滞不畅而发为痛经。湿热内阻者,病变更为复杂。

总之,本病乃肾虚气弱,正气不足,经产余血浊液流注于胞脉胞络之中,泛溢于子宫之外,并随着肾阴肾阳的消长转化而发作。经产余血本属于阴,阴长则留瘀亦长,得阳长始有所化,因而亦出现消长变化。异位的子宫内膜不易吸收,不易消散,其所致之痛经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患。至于气滞、气虚,常是病情发展过程中的兼夹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表现为痛经,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或少腹剧痛,随病程进行性加剧。典型的痛经多于经前1~3天开始,行经第1天疼痛剧烈,此后随异位内膜出血停止而逐渐缓解或消失,常有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色紫有血块,亦有在经净时发生疼痛者,常伴有肛门或小腹坠胀感。

15%~30%的继发不孕和月经异常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等,可能与卵巢实质病变、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全或合并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有关。

其他受病灶侵袭的部位,如阴道内异症出现性交痛、特别是深部性交痛,以经前最为明显;肠道的内异症则多见腹痛、腹泻、便秘、周期性的少量便血等;膀胱内异症表现为尿痛和尿频;有手术瘢痕的内异灶多随着月经周期的迁移而发生该部位的疼痛;直径较大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在多种原因下尤其是腹压增大时可出现破裂,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及腹膜刺激征。

(2)检查

①妇科检查:若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壁,检查时可扪到子宫均匀增大,质硬,有压痛,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内膜异位于盆腔,子宫多为后位,活动度不良或固定,子宫直肠窝或子宫骶骨韧带或宫颈后壁等处可扪到一个或多个不规则的硬结节,多有明显触痛。若内膜异位于卵巢,在附件区可触及与子宫或阔韧带、盆腔壁粘连的囊性包块,活动度差,有轻度压痛,肛诊更为明显。

②辅助检查

A.影像学检查:B超(阴道及腹部B超)可以确定子宫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卵巢和子宫内膜异位囊性包块及包块的大小、形态、质地、回声及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盆腔CT及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诊断价值。

B.血清CA125值测定:用于监测异位内膜病变活动情况,其监测疗效和复发的意义更具有临床价值。腹腔液早期诊断异位症较血清更为准确,CA125与CA199同时增高有助于诊断内异症。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芳香化酶及CA125联合检测对内异症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对早期内异症的诊断明显优于单纯CA125值的测定。

C.腹腔镜检查:对B超检查阴性者,可选择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和治疗内异症的最佳选择,并可决定内异症的临床分期。

D.抗子宫内膜抗体:为内异症的标志性抗体,靶抗原是内膜腺体细胞中一种孕激素依赖性糖蛋白,血中检出该抗体说明体内有异位内膜刺激和免疫内环境改变,其测定方法繁琐,敏感性不高。

E.测量基础体温:BBT双相,但高温相偏短或欠稳定,行经期高温相下降不明显。

(3)明确诊断

根据病史(包括月经史、孕产史、家族史及手术病史),疼痛的发生发展与月经和剖宫产、人流术、输卵管通液术的关系,痛经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可触及包块或触痛结节,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盆腔炎后遗症、卵巢恶性肿瘤及宫腔粘连症等引起的痛经,即可确诊。腹腔镜检查作为首选的确诊方法。

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有意义的指标还有抗碳酸酶抗体,白细胞介素(IL)-6,可溶性细胞分子(sICAM-1)和腹腔液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这些指标对诊断内异症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有学者推荐使用热-色试验(heet-colortest),其原理是内异症病灶中的含铁血黄素遇热(100℃)后发生组织化学反应而变成棕褐色。

此外,国外学者发明的荧光诊断(PDD)法可明显提高内异症的检出率,而且荧光度越强,病灶的生物活性越高,因此,腹腔镜手术中使用PDD检测内异症病灶,有助于保证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2.鉴别诊断

(1)卵巢恶性肿瘤早期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多呈持续性腹痛、腹胀,病情发展快,一般情况差,常伴有盆腔包块和腹水。B超检查示包块为混合性或实性,血清CA125值明显增高。

(2)盆腔炎性包块多有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盆腔感染史,疼痛无周期性,平时亦有下腹部的隐痛,可出现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

(3)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同,但以下腹正中疼痛更为剧烈,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质硬。经期检查时可触及子宫疼痛,常与内异症并存。

【辨证施治】

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月经的情况、结块的大小、部位以及体质和舌脉可辨别虚实寒热。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在一定程度上随冲任胞宫阴阳盛衰而变化,证候属性略有差异。一般而言,经后期阴衰血少,多属正虚血瘀;经间期阴精充实,阳气内动,多属正盛邪实;经前期阴阳两旺,瘀血又蓄,邪正搏结;行经期胞宫由实转虚,瘀血部分泄越,但新血受瘀血阻滞,离经停蓄又成新的瘀血。因此,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病机亦有所区别。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经血色黑,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苔白腻,多属寒凝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色黯有块,块出痛减,伴胸闷乳胀,脉弦,多属气滞血瘀;病程较长,腹痛喜温,肛门坠胀,便意频作,神疲乏力,舌质淡胖有齿痕,多属气虚血瘀;腹痛频作拒按,带下色黄量多,经血秽浊如絮如带,舌红苔黄腻,多属湿热瘀结;月经不调,伴腰骶酸痛,形寒肢冷,头晕耳鸣,颧红口干,眼圈黯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多属肾虚血瘀。

本病治疗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为主,经后则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要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痛经为主者重在祛瘀止痛,月经不调或不孕者要配合调经助孕,癥瘕结块者要散结消癥。

(一)主要证型

以肾虚瘀结为主,但又有偏于瘀结和偏于肾阳虚两种。

1.偏瘀结证

证候: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小血块,或经量过多,有大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痛甚则恶心呕吐,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黯,边有瘀点,苔薄,脉弦。

分析:素性抑郁,复伤情志,肝气怫郁更甚,肝气不舒,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故色紫黯,发为痛经;瘀伤血络则经血过多,有大血块排出;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小腹胀痛拒按,甚至出现阳气阻隔而不达之兆,故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黯,边有瘀点,苔薄,脉弦为瘀结之象。

基本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止痛。

方药运用:琥珀散(《普济本事方》)加减。

琥珀粉(分吞)3g,当归10g,赤芍10g,生蒲黄(包煎)6g,延胡索10g,肉桂(后下)3g,三棱9g,莪术9g,制乳没各6g,广陈皮6g,川续断10g,广木香6~9g。

方中琥珀、当归、赤芍活血化瘀,为主;肉桂、川续断温通化瘀,配合延胡索、三棱、莪术、乳香、没药、陈皮理气行滞止痛,为辅。诸药共同起到化瘀消癥止痛的作用。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疼痛剧烈者,加蜈蚣粉(吞)1.5g,全蝎粉(吞)1.5g;血量过多者,加三七粉(吞)1.5g,醋炒五灵脂10g;小腹冷痛,经前白带偏多者,加艾叶9g,吴茱萸6g;少腹刺痛,经前黄带多者,加败酱草15g,红藤15g,苡仁15g。

2.偏肾阳虚证

证候:经行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大小不等之血块,或夹烂肉状血块,小腹坠痛,疼痛较剧,大便溏泄,腰酸明显,腰腹冷痛,面色无华,四肢亦冷,舌质紫,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

分析:先天禀赋不足,或多病久疾耗伤肾阳,阳气虚弱,冲任不固,故经行量或多或少;阳气不足,胞脉失煦,故经色紫黯,有大小不等之血块,或夹烂肉状血块;阳气不升,胞脏受寒,故小腹坠痛,疼痛较剧;阳虚则寒甚,故便溏腰酸,腰腹冷痛;阳气不足以外达,故面色无华,四肢亦冷;舌脉均为阳虚瘀滞之象。

基本治法:补肾助阳,化瘀止痛。

方药运用:助阳消癥汤(夏桂成经验方)加减。

丹参10g,赤芍12g,川断12g,杜仲12g,紫石英(先煎)15g,广木香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生山楂10g,肉桂(后下)5g,石打穿12g。

方中川断、杜仲、肉桂、紫石英温肾助阳,丹参、赤芍、石打穿、延胡索、五灵脂、生山楂活血化瘀止痛。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经前期服,加怀山药10g,菟丝子10g;行经期服,加益母草15g,泽兰叶10g;经期疼痛剧烈者,加景天三七10~15g,琥珀粉1.5g。

(二)兼夹证型

1.兼气滞证

证候:精神抑郁,胸闷烦躁,经前乳房胀痛,两少腹酸胀,经行少腹胀痛剧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小血块,苔薄腻,脉弦或弦细。

分析:肝主疏泄,长期罹病,心中不悦,肝气不舒,或因精神压力较大,始终不能缓解,气机不畅,郁阻于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故见闷胀及疼痛;瘀阻胞宫则月经排泄不畅,量少;郁久化热,内扰血海,故量多;肝气郁结,血行不畅,脉道不利,故弦或弦细。

基本治法:疏肝解郁,化瘀止痛。

方药运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金铃子散加减。

柴胡5~9g,肉桂10g,小茴香,当归10g,川芎、赤白芍各10g,白术10g,茯苓10g,川楝子6g,延胡索10g,制香附9g,制乳没各6g,全蝎6g。

方中肉桂、柴胡、小茴香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延胡索、没药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川楝子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当归、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配赤芍活血行气,散滞调经。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痛之效。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心烦失眠,舌尖红者,加钩藤(后下)15g,青龙齿(先煎)10g;小腹冷痛,平时带下甚多,色白质黏腻者,上方去金铃子,加小茴香5g,吴茱萸3g;平时少腹刺痛,带下色黄质腻者,加红藤15g,败酱草15g,苍术10g。

2.兼气虚证

证候:经期或经将净时小腹及肛门坠痛,经行量少,色淡红或黯红,无血块,伴有纳差神疲,四肢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分析:《傅青主女科·调经》云:“妇人有少腹行经后痛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也。”肾气不足,或大病久病,阳气虚弱,无以生化,冲任失养,故经行量少,色淡红;气虚精不足则神不守舍,故神疲,四肢乏力;舌脉均属气虚之象。

基本治法:补气升阳,化瘀止痛。

方药运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炙升麻、柴胡各5g,炒当归、赤芍、五灵脂各10g。

方中四君加黄芪益气补血止痛;炙升麻、柴胡、陈皮升阳气,温通经脉;当归、赤芍、五灵脂活血止痛。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小腹冷痛者,加炮姜5g,肉桂(后下)3g;疼痛剧烈者,加石打穿15g,延胡索10g;胁痛乳胀,小腹胀痛,属血虚肝郁者,加小茴香、乌药;腰腿酸软,属肾虚者,加菟丝子、续断、桑寄生。

3.兼痰湿凝滞证

证候:平时有癥瘕,行经期腹痛,经量偏少,色暗红,或有少量血块,小腹肛门坠痛明显,腰酸,大便易溏,腰腿冷,舌质暗淡苔白腻,根部较厚,脉细濡。

分析:肾之阳气不足,气血运行失畅,故结而成癥;胞宫胞脉失煦,湿浊停滞,久而凝痰为患,瘀滞胞脉,故经行量偏少,色暗红,夹少量血块;下焦虚寒,脾肾不足,故大便易溏,腰腿冷;舌脉均属痰湿凝滞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利湿。

方药运用:助阳消癥汤(夏桂成经验方)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丹参10g,赤白芍各10g,山药10g,丹皮10g,茯苓12g,川断12g,紫石英(先煎)10g,五灵脂12g,生山楂10g,穿山甲6~9g,桂枝6~10g,桃仁10g,苍白术各10g。

方中穿山甲、紫石英、桂枝助阳通络止痛,为主;丹皮、赤芍、桃仁、五灵脂活血化瘀,为辅;山药、川断补肾助阳以消癥。

服法:经前经期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行经期去山药、白芍,加广木香9g,延胡索10g;大便溏泄明显者,去桃仁、山药,加煨木香9g,砂仁(后下)5g,薏苡仁15~30g

4.兼湿热瘀结证

证候:癥瘕积于腹中,月经先后不定,行经期腹痛,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有黏液样血块,少腹隐痛牵及腰骶,平时大便秘结,带下黄,质地黏腻,舌质红,苔黄腻,根部较厚,脉弦数。

分析:经期、产后胞脉正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稽留冲任或蕴结胞中,湿热与经血相搏结,瘀滞不畅而发为痛经;气机运行受阻,结为癥瘕,气血不调则月经先后不定期,行经腹痛,经血色紫黯或有黏液样血块;病久酿湿生热,郁积胞宫或宫旁,故少腹隐痛,牵涉腰骶;平时大便秘结,带下黄,质地黏腻,舌红苔腻,脉弦数均属湿热之象。

基本治法:清化湿热,通络活血。

方药运用:内异止痛汤(夏桂成经验方)合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减。

钩藤(后下)、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延胡索、莪术各10g,肉桂(后下)3g,全蝎粉(吞)、蜈蚣粉(吞)各1.5g,丹皮、丹参各10g,制香附12g,省头草10g,马鞭草15g。

方中当归、赤芍、桃仁及诸虫药以清化湿热、通络活血为主,配香附、延胡索、莪术调气止痛,加省头草、马鞭草增强清热除湿、消瘀止痛之功。

服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经前1~2天开始,经净后停服。

加减:若出血增多,去丹皮、丹参、当归、赤芍,加炒蒲黄(包煎)10g,茜草10g;大便秘结明显者,加桃仁10g,川牛膝10g,山栀9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散结镇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吞服,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巧克力囊肿。

(2)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巧克力囊肿。

(3)大黄?虫丸每次8粒,每日3次,吞服,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巧克力囊肿。

2.外治法

(1)中药保留灌肠忍冬藤、三棱、桂枝、乌药、延胡索、木馒头、鬼见羽、制乳没各15g,浓煎至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

(2)贴敷法用乳香、没药、赤芍、丹参、水蛭、三棱、莪术、川乌、草乌、延胡索、肉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制成膏、糊、粉剂,外敷下腹部。

(3)离子导入用丹参注射液或丹参、牡丹皮、三棱、莪术、赤芍、乳香、没药、水蛭等煎汤,以直流感应电疗机行下腹部透腰部电离子导入。

3.针灸

(1)体针取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等穴位,温针或艾灸,每日1次,连续3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前或经行期治疗。

(2)耳针取子宫、卵巢、交感、内分泌、神门、肝、肾、庭中,毫针捻转,中强刺激,或在上述穴位压籽。经前或经行期治疗。

【转归及预后】

内异症治疗的根本目的是:“缩减和去除病灶,减轻和控制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预防和减少复发。”然而本病的高复发性尚未能克服,单纯手术和药物治疗均有局限性,因此采用手术加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术前给药的目的在于缩小病灶,降低手术难度和损伤程度。

对药物治疗无效,盆腔包块巨大,要求近期妊娠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目前认为腹腔镜手术能够提高妊娠率。对希望妊娠者,术后不宜应用药物巩固治疗,应行促排卵治疗。术后2年内未妊娠者再妊娠机会甚少,因而应尽可能在此时间内妊娠。手术后疼痛不能缓解时,宜给予6个月的药物治疗。

【预防与调护】

1.月经期应减少剧烈运动,经期应严禁性生活。

2.防止经血倒流。对宫颈管狭窄或闭锁、宫颈粘连、阴道横隔、子宫极度前后屈等引起的经行不畅,应及时纠正。月经期宜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如有必要,则操作应轻柔,不可重力挤压子宫。

3.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种植。经前应禁止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宫颈冷冻、电灼等不宜在经前进行,否则有导致子宫内膜种植在手术创面的危险。人工流产吸宫时不要突然降低宫内负压,以防止碎片随宫腔血水倒流入腹腔。剖宫手术时要注意保护手术野和子宫切口,缝合子宫时要避免缝针穿过子宫内膜层,以防内膜异位于腹壁切口。

4.适龄婚育和药物避孕。妊娠可以延缓此病的发生,对已达婚龄或婚后患痛经的妇女,宜及时婚育。已有子女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物能抑制排卵,可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因而减少经血及内膜碎屑逆流入腹腔的机会,从而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临证经验】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较难治的疾病,不论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远期疗效均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或借鉴西医学的检查和诊察方法,采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从“痛经”、“癥瘕”入手。近年来,随着刮宫、剖宫产及人工流产术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本病发病部位广泛,最常发生在卵巢,约占80%,子宫、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陷凹、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和阴道直肠膈等部位多呈散在性,早期较难诊断。中医治疗本病历来重视活血化瘀的方法,轻则以桃红四物汤加减,中则用琥珀散、莪术散,重则用抵当汤、大黄?虫丸。疼痛剧烈者,可加入制乳香、制没药、延胡索、琥珀粉;经行量多者,可加入三七粉、五灵脂、花蕊石、蒲黄;经行量少者,可加入川牛膝、泽兰叶、益母草等。根据我们对此病的长期实践观察,结合基础体温(BBT)曲线的变化使用补肾调周法,并加入一定的活血化瘀药物疗效较好,兹分两个部分介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基础体温(BBT)低温相偏高,特别是行经期,BBT应该下降,却降而复升,或下降不快。总之,如果行经期低温相偏高,或低落后又上升,或缓慢下降,且伴有高温相不明显者,一般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根据我们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BBT的观察,其高温相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缓慢上升;②高温相偏短,不能达到12天,一般维持在9~10天,或偶尔达到11天;③高温相偏低,BBT高温相与低温相之间的差距较小,一般在0.2℃~0.3℃之间。

BBT的曲线变化可有助于辨证。低温相偏高者不外乎两种:一是气滞血瘀,经血内结而不行;二是阴虚气火偏旺,或心肝郁火偏甚。高温相偏短、偏低、缓慢上升等均属肾阳偏虚或脾肾阳虚。在观察疗效的过程中,BBT正常或较正常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我们认为,只有维持好BBT的高温相,而且连续3或5或7个月经周期的BBT高温相正常者,才能达到效果稳定。

补肾调周法,即按月经周期进行调治。行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一般可用膈下逐瘀汤,药用炒当归、赤芍、五灵脂、益母草、青皮、延胡索、制香附、泽兰叶、山楂、茯苓等。经后期滋阴养血,以归芍地黄汤加减,药用丹参、赤白芍、怀山药、山萸肉、熟地、丹皮、茯苓、牡蛎(先煎)、川断、菟丝子等。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血瘀成癥所致,因此,在滋阴养血的方药中常需加入山楂、五灵脂、石打穿等。经间排卵期以补肾调气血为主,可用补肾促排卵汤,药用丹参、赤白芍、怀山药、山萸肉、熟地、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紫石英、五灵脂、红花、石打穿等,服药的剂数按“7、5、3”时数律。经前期以补肾助阳为主,再加入化瘀消癥之品,常用助阳消癥汤,药用炒当归、赤白芍、怀山药、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紫石英(先煎)、蛇床子、石打穿、生山楂等。一般自BBT达高温相后即服,直至经行停药。根据我们多年来的临床体会,恢复和维持正常的高温相对控制症状和抑制内异症的发展是有效的,但根治内异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验案举例

孙某,女。

2008年9月3日初诊。主诉:未避孕1年余不孕,发现腹部包块1周。2008年8月22日B超检查发现右附件包块,大小49mm×47mm,泥沙样回声。CA199:57.51。诊断:巧克力囊肿。

2008年9月27日行腹腔镜下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符合子宫内膜囊肿。平素月经规律,5~6/37天,量、色无异常,无痛经,有性交痛。生育史:0-0-1-0。

2008年10月23日复诊: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9日,腹腔镜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刻下:周期第5日,月经将净,大便质软,舌边齿痕,苔黄微腻,脉细小弦。经后期治拟益肾,处方:生地6g,砂仁(后下)5g,赤芍10g,白芍10g,丹参10g,炒山药12g,陈皮10g,红花6g,炒白术10g,木馒头10g,鬼箭羽10g,路路通10g,甘草5g。6剂内服,同时予以保留灌肠。外用方:皂角刺30g,桂枝10g,败酱草30g,乳香15g,没药15g。

2008年10月30日复诊:月经周期第12天,小腹胀,大便不成形,舌体胖大,苔黄腻,脉细。经间期,治拟益肾健脾活血促排卵。处方:丹参10g,山药10g,赤芍10g,川芎10g,红花10g,川断12g,路路通15g,苍术12g,白术12g,法半夏10g,陈皮10g,石菖蒲10g,谷芽12g。3剂内服。

2008年11月3日复诊:月经周期第15天,基础体温高温相不稳定,小腹及双乳作胀,舌体胖大,苔腻,脉细。经前期,治拟益肾疏肝。处方:炒党参12g,川断15g,鹿角霜15g,炒山药15g,路路通15g,炒白芍12g,苏木10g,炮姜5g,谷芽12g,麦芽12g,木馒头10g。

调周治疗5个月后受孕,予以保胎治疗。

【小结】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如能在以下方面突破将带来质的飞跃。

1.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整体调控是根本的措施。降低激素依赖的靶相因素,如雌激素(E2)、孕激素(P)、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可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增殖,促使其萎缩。

2.加强镇痛作用

降低血清及异位内膜中的PGFα含量,提高PGE2含量,降低6-酮-PGF1、血栓素(TX)B2水平,提高下丘脑、垂体、异位内膜组织中的β-内啡肽(β-EP)、强啡肽含量,减少血清内皮素-1(ET-1)的分泌,从而减少对异位内膜的刺激,可产生镇痛作用。

3.改善局部病灶

设法干预“在位子宫内膜决定”的“3A模式”,即子宫内膜的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过程,改善异常的血液循环状态,改变异位内膜网状纤维结构,使其组织凋亡,有助于异位结节消散。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是说子宫的内膜组织,跑到子宫肌层或者子宫之外的身体区域,统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轻型可无症状,根据病灶侵犯的部位不同造成的具体症状不同,如下腹痛、痛经、不孕、性交不适等,有些患者的子宫内膜还会异位到肠道、鼻粘膜,或者剖宫产后的腹壁切口、顺产时的会阴切口等,随着每次月经来潮,出现肠道症状、鼻出血、腹壁或会阴切口包块、疼痛等。

只为传播妇科、产科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妇产科专家马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