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三伏是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什么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

网友提问:

“三伏”为什么要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

优质回答:

老祖宗神奇,划一年四季,定二十四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夏秋冬,四时分明。

夏至,一般为公历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里最热时间的开始。中国地处北半球,“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古贤为何不从夏至开始计“伏”,而要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夏至时间确定,而入伏时间不确定?主要原因在于,地球表面热量的聚集与散发,从吸热到放热,有一个反应过程,不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就最热。夏至的时间确定,入伏的时间却不定期,就在于阳历与农历的时间并不完全对应。

伏与暑,二者时间大体相同,但又不一定重合,前者是阳历对一年最热时间的界定,后者是阴历对一年最热时间的界定,因而存在差异。

“伏”字,左人右犬,引申义为“隐伏”。“三伏天”,喻人犬皆感酷热,隐伏于阴凉处生息。

按天干地支计时法,以天干地支,组成六十组,以记年月日,每逢庚字,就是庚日。按古人的阴阳相克相生的理论,夏属火,庚属金,火克金,金耗火,此际火最强,金被火克,火伏金于此际,所以称“伏”。以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属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人都知道,所谓的“三伏天”,就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一般是三十或四十天。而天热的时间,又叫“暑”。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带“暑”字的,他们分别是立秋之前的“小暑”“大暑”与“立秋”之后的“处暑”。生活在北方,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都知道,“立秋”前后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正好与这个“暑”字对应了起来。

这个问题是问,到夏至的时候,太阳已经最大程度直射北半球了。为什么不从夏至计伏。而是要等到之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个问题道理其实很简单,但要说明白也不太容易。它牵扯到中国古代文化与历法相关的多个方面。最主要的第一是干支记年的问题,二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还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阴阳理论。

下面先说简单的道理。从春到夏,太阳从南往边,慢慢的向我们居住的北半球靠近。随着太阳的临近,北半球地面的温度越积越高。到夏至的时候,太阳到了最北端。之后,又慢慢的向南移。并不是在太阳南移的同时,地面的温度达到最高,而是要向后延迟一段时间。这正如我们在房间烤电炉。感觉热了,关掉电源,但房间的温度却还会上升一段时间。道理是一样的。

房间的温度什么时间最高?根据经验,是在每年的立秋前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年划分的。一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分。根据太极生两仪,一年有两个季节,冷和热,两仪又生四象,冷热又分出春夏和秋冬四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季大约九十一天多点。冬夏的时间都好确定。夏至日的前后各四十五六天,就是夏季。这个时间就是从立夏之后到立秋之前。所以,从夏至到立秋的时间,大约是四十五六天。二十四节气十五天一节,共有三个节,夏至之后是小暑,既叫“小暑”,说明已经开始热了。到“大暑”再到“立秋”,到“处暑”,共四十五天,这叫“暑天”。也就是热天。这个时间,在夏天是两个节,三十天。在立秋之后,一节,十五天。这样,热天就过去了。“处暑”,就是出暑。处,也就是停住不走的意思,说明暑热到这个地方就不向前走了。

中国历法,最基本的理论是阴阳理论。以上是根据太阳历划分的热天,而“三伏天”是阴历对热天的描述。阴历与文化的联系就是天干地支记年,与五行生克。

天干地支记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配合产生六十种组合以记年的方法。我们常说天干地支记年,其实天干地支不仅可以记年,同时,它还可以记月,记日,记时。这四个的天干地支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八字。干支记时的顺序如下图,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一循环,称为一甲子。

天干共十个,所以,在循环中,一个字,比如“甲”每十天出现一个循环。今天是甲子日,十天之后的第十一天,就是甲戌,二十一日是甲申。以此类推。

十天干与五行配合,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时间与天干相配合之后,时间便也就带上了五行的属性,比如带“甲”的时间,属木,带“丙”

的属火,带“庚”的属金。五行相生相克,时间之间也就有了相生相克的关系。

带“庚”的日,称为“庚日”,庚日属金,而四季当中,夏季属火。当夏季的火,遇上庚日的金,金被火克,被伏。因为这个时候,最热,火是最强的。所以称伏天。

下面讲为什么是第三个庚日入伏。十天之内,必有一庚日,假如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那么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第十天,第三个庚日是第三十天,刚好和小暑的时间相近。进入头伏,四十天后中伏,五十天后末伏。因为立秋在夏至之后四十六天左右,末伏在立秋之后。

假如夏至之后第一天是庚日,第三个庚日在第二十一天,进入头伏,三十一天,进入中伏,到四十一天的时候,还没立秋(四十六天左右)于是,中伏再加十天,变成二十天,此时已立秋,再过一个庚日,进入末伏。

总结一下,从小暑到处暑,四十五天时间,是阳历对一年最热时间的描述。伏天,是阴历对一年最热时间的描述。此二者时间大体相同,又不完全重合。“三伏天”带有阴历的特点,时长时短,很不固定。但大体上与阳历是一致的。

其他网友回答

前面有高人说的很好了。我只是补充发言。

三伏,的确起源于秦,但不是秦朝——秦朝从公元前221年开始,而是春秋时的诸候秦国。

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二年——这是自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赐姓嬴,封于秦之后的第十二代秦国公侯,他颁布命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修建专为伏祭的伏祠。

《史记.秦本纪》记载了这件事,秦德公同时还下令杀狗来禳除热毒恶气。

司马迁这个说法是靠得住的。他自己说过,写史记的时候,五帝略——因为缺乏足够资料;秦代详——可参阅《秦记》。

南朝宋裴駰在《史记》此处注曰:“六月三伏之节,始自秦德公。周时无伏”。 《史记》面世,马上引起了史家和学问人的关注。从魏晋开始,研究《史记》,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学问。宋裴駰是研究《史记》的大家之一,且距老司马时间不远,他的话,也当可信。 那为什么起名叫“伏”呢?因为汉字“伏”的引申义为“隐伏”。

距司马迁更近的东汉的刘熙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释名》,里面对“伏”的解释是,“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气代谢,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这段话说的很清楚了——

第一,“伏”,讲的不是要把暑热“隐伏”或“伏藏”起来。而是说,由于暑热太盛,使得代表秋天凉爽的“金”气不得不“隐伏”或“伏藏”起来。

第二,伏日确定为庚日,是因为庚在五行中属金。五行学说始于周,盛于春秋战国。秦德公把庚日作为金气“隐伏”的“伏日”自然顺理成章。

第三,伏日是金气的隐伏之日,既包含五行相生相克道理,其实更反映了《易》的转寰变化思想——五行是流,周《易》是源——金气“隐伏”,是为了立秋时的“以金代火”。 现在要说到关键问题了——为什么“伏日”要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

中国的先人,很早就开始研究天象、气候、历法,以与农时相配合。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不少对星宿的观测记载。 但比较重要的二十四节气,直到汉秦才比较完备。

所谓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在地上对太阳的视觉观测,把其一年的运行轨道称为“黄道”,再把黄道等分为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节气,对应着太阳照射在地上的一个位置。夏至,按照现在的解释,是太阳直射在北纬23度26分的北回归线上,标志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由此也可见,节气是非常科学的观测和总结。

但是,夏至虽然标志夏季的来临,却并不是北半球,具体到中国最热的时间。什么时候最热呢?是在夏至之后的大约一个月左右。连续炎热的时间在三四十天左右。

正是因为如此,秦德公当年才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伏日”,这一天,代表凉爽的金气彻底“隐伏”了。之所以要祭祀,就是祈求“四气”要能够顺利地运转,让暑热按时退去,金气能够取而代之。

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伏日,有五行盛行的原因,也有以天干地支计时的原因。最重要的,这一定是有一大帮专门的官员和“技术人员”长期对气象的观测做基础的——常年积累的经验证明,第三个庚日前后开始最热的暑期。正因为如此,三伏的说法,才能被几千年的历朝历代所接受——因为被证明,这个说法即便不用很科学来形容,也是很有道理的。 有意思的是,在古希腊、罗马人和古埃及人那里,也有“伏日”或者“伏天 ”的说法。对此,从古希腊语里还派生出一个英文的专门词汇——“dog days”,狗日。 他们也觉得,这短时间,天气异常酷热潮湿,基本在7月、8月或9月初。古希腊人、罗马人和埃及人认为,这和天狼星于这段时期内与太阳同时起落而增加了热量有关。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星,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狗日”的说法大概因此而来。现代出土的古希腊造于公元前3世纪的钱币上,铸有发着光芒的狗或狗形的星体,以显示天狼星的重要。

当年,秦德公何以要下令杀狗祭祀伏日呢?这事儿我还真没弄明白,难道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狗血可以消灾的习俗?在古罗马人那里,竟然也有“伏天”杀狗的习俗,真不可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夏至三庚入伏》

沙溪居士

蒲扇回荡热难禁,空调清凉店铺寻;

门口机器嗡嗡响,浪吹路客直呼热。

池塘荷叶微摇影,赏客衣单汗透襟;

柳栖知了鸣不停,凭依枝条自遮阴。

2018.7.17

说说夏至三庚入伏:据《历法资料》记载,干支为天皇氏所作,远古使用干支纪年。黄帝命大挠氏造甲子,黄帝元年正好是甲子(公元前2697年)。十天干配十二地支,一周正好六十花甲,周而复始。后来逐渐形成年月日时用花甲计。

周公测得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周朝以冬至为一年起点。后经历代先贤观测,到汉初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用太阳历(回归年)计算,立春为一年之始;太阴历纪月,月球绕地球十二周与一个回归年接近,但有误差,用十九年置七闰调整。现用的农历实是阴阳历。 ???

秦汉盛行“五行相生相克法”,认为夏天属火,庚属金,火克金,金必伏藏,这是“伏”的来历。一年最热在小暑至立秋之间,规定夏至三庚入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末伏10天。夏至至立秋出现4个庚日,中伏10天,出现5个庚日,中伏20天。立秋后一庚日末伏。

2018年6月22日五月初八甲申夏至。6月27日五月十四庚寅为初庚;7月7日五月廿四庚子为二庚;7月17日六月初五庚戌为三庚,入初伏十天;7月27日六月十五庚申为四庚入中伏,至8月6日六月廿五庚午为五庚,在立秋前出现了五庚,故中伏二十天;8月16日七月初六庚辰入末伏。

小结:夏至三庚入初伏,立秋后一庚是末伏,夏至至立秋,4庚中伏10天,5庚中伏20天。

其他网友回答

夏至三庚入伏个人认为不定正确,探讨性。首先理解伏天,积热量而伏藏在地面上,夏至太阳直射地球,积热量多少要时间。从季节看大暑前后最热。当然是古代天文科学长期观察研究总结出来的。至于三庚不是绝对曰子对应真实伏天意义,也可说三庚左右近日段进入伏天,庚日是人为反复综合定的日子。庚字五行属金如秋金肃杀万物。可想庚的杀伤力。三伏天最热。雨水少,连续高温。热量积蓄。别说人难过,动植物都难过。象征庚金的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