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常识

孟子告子上(【读书】由《孟子 告子上》六 说慈悲)

孟子告子上

慈悲本是个佛教用语,现在我们说的慈悲,往往是指因为爱而心生怜悯,这样来说,又和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相似了。孟子的“性本善”理论,提到了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谓之本心,我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初心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铄:授予固:本来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有;羞恶之心每个人都有;恭敬之心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是仁;羞恶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则是智。这些仁义理智并非外界因素加之与我的,而是我本来就有。只不过平时不想也就不觉得罢了。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之心。孟子把恻隐之心,称之为仁。在《孟子   梁惠王上》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齐宣王见到一只被用来祭祀的牛,从堂前经过,因不忍心见到它哆嗦痛苦的样子,而要求放过它,以羊取而代之,孟子说齐宣王有仁爱之心。(孟子)曰:“臣闻之胡齕①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②。’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③,若无罪而就死地。’……胡齕(hé):齐宣王左右的近臣。衅(xìn)钟:衅,血祭。祭祀用的新大钟,在使用之前要用动物的鲜血涂抹一下。觳觫(húsù):身体因为恐惧而哆嗦的样子。孟子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齕说,有一天,您端坐在大堂上,见有人牵着一头牛从堂前经过,您问道‘把牛往哪里牵?’那人说‘去血祭新钟。’您说‘把牛放了!它无罪而被处死,我不忍心见到它被杀时因恐惧、痛苦而哆嗦的样子……记得童年,有只小羊跑进我家的庭院,我拿石块投它,但不瞄准,怕投到它的身上,妈妈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说,它会疼的。石块投到羊身上,羊的疼,我仿佛能感受到。
玉秀姐在《泥鳅,虾,麻雀——遇见》里写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儿,看到泥鳅被踩死,而哇哇大哭;从妈妈手中“抢救”海虾,来来回回,一只一只,看到母亲落泪;一只小麻雀飞进房间,虽然很喜欢,但看到小麻雀的痛苦,还是两只小手小心的托着小麻雀,把它放飞了……多么美丽的一颗童心啊,水晶般纯净,金子样珍贵。可就是这样一颗纯净的心,经过岁月的侵染,世事的磨砺,往往会变得麻木不仁起来,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不断地狠下心去,甚而到心狠手辣的地步。一颗恻隐之心,不再明亮,被重重蒙蔽,迷失在岁月的风尘里。
等到步入老年,人生开始做减法,对事对物的看法,开始变得通透,豁达,那颗初心,又隐隐闪现。人到老年心亦慈,这时候,对万事万物,开始以慈悲为怀。此处的慈悲,更接近于佛家的慈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不过,本来儒释道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也没有必要具体去分到底是哪一家,融会贯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道家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如果一味强调,天地无仁爱,慈悲之心,那就错了。庄子对这一句做了最贴切的解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天地,四时,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天地之不仁,是他不会干预自然规律,不会“以情乱法”,这也是道家的主题思想之一:顺其自然。
儒家性恶论倡导者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毛主席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也都强调了,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那么孟子认同这个道理吗?
《孟子 告子上》六最后: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懿德:美好的品德
《诗经》上说,天孕育万物,有万物就有法则。百姓们了解了这些法则,就能够向往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做这首诗的人对“道”非常了解!所以有万物就必定有法则,百姓了解了法则,所以才会喜欢美好的品德。孟子也认同“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不过,他认为让人们了解了这些规律,人们才能更好的喜欢美好的品德,才能让那颗美丽的仁爱之心不迷失,才能擦亮那颗最初的本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告子上》十一放:丢,丢失   求:找回“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让我们以慈悲为怀,爱这天地有大美,爱这四时有风景,爱这万物自欣然,让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对弱小施以援手,对美好施以庇护,对不幸施以开导,不悲观不失望,抱一颗不染之心,在无情的岁月里深情的活着。

《孟子  告子上》六: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公都子:孟子学生
象:舜同父异母弟弟
瞽瞍:舜的父亲
乃若:转折连词,句首发语词,相当于“若夫”,至于的意思
才:天生的资质
铄:授予
蓗(喜):五倍
懿德:美好的品德
翻译: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的本性并没有善良不善良之说。’还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让他为善也可以让他不为善,这也是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时百姓都非常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在位的时候百姓都横暴的原因。’还有人说:’有的人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本性则是不善良的。这也是虽然有尧帝这样的天子,也有象这般不善的子民,虽然有瞽叟这样不好的父亲,却有一个像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那般不善良的国君,却也有兄长微子启,叔父比干这般善良的臣民。’现在您说‘人性本善’,难道是这些人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至于人的天性都可以是善良的。这就是我说的人性本善的道理。至于那些本性不善良的人就不能说是天生资质的问题。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有;羞恶之心每个人都有;恭敬之心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是仁;羞恶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则是智。这些仁义理智并非外界因素加之,与我的而是我本来就有。只不过平时不想也就不觉得了。所以说,寻求就能够得到,放弃就会失去。任何人之间或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这都是因为他们的才能没能充分发挥出来。《诗经》上说:’天孕育万物,有万物就有法则。百姓们了解了这些法则,就能够向往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做这首诗的人对’道’非常了解!所以有万物就必定有法则,百姓了解了法则,所以才会喜欢美好的品德。’”

孟子告子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