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地支表示的时间地支与时间代表什么地支时间段

老聪明的计时密码?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新了一套独特的计时体系,其中地支与时刻的关系密不可分,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古代中国用来表示时刻的一种方式,它与天干相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六十甲子循环,地支与时刻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支与时刻的关系体现在十二个时辰的划分上,在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地支与时刻相对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刻体系。

  • 子时:23:00-01:00,夜半,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
  • 丑时:01:00-03:00,鸡鸣,气温开始回升。
  • 寅时:03:00-05:00,平旦,天刚蒙蒙亮。
  • 卯时:05:00-07:00,日出,一日之始。
  • 辰时:07:00-09:00,食时,大众开始进食。
  • 巳时:09:00-11:00,隅中,气温较高。
  • 午时:11:00-13:00,日中,正午时分。
  • 未时:13:00-15:00,日昳,午后气温达到最高。
  • 申时:15:00-17:00,哺时,大众进食。
  • 酉时:17:00-19:00,日入,日落时分。
  • 戌时:19:00-21:00,黄昏,夜晚开始降临。
  • 亥时:21:00-23:00,人定,大众准备休息。

支不仅与时刻有关,还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子时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适合休息;午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候,适合小憩;亥时则是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机。

支还与五行学说紧密相连,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地支,这种对应关系使得地支在时刻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可以用来预测、分析甚至指导大众的日常生活。

支与时刻的关系是中华古老聪明的结晶,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先祖对天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领会时刻的流转,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更多地使用公历计时,但地支与时刻的聪明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