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平讲平说2362期:有一位黑脸少年把书挂在牛角,边赶路边读书,碎片时间抓紧学习名扬天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趙玉平
平讲平说2362期#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有关学习成长的典故,从这个典故还想引出一个著名的社会传播学的理论,这个典故的名字叫“牛角挂书”。这段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密。
比较有趣的是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李密。一个是西晋的李密,他写了《陈情表》,以“孝义”名扬天下;一个是隋朝的李密,他是瓦岗军的领袖。“牛角挂书”这个典故说的是后一个李密,不是前一个李密。我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在讲这个典故的时候,把两个李密混作一个人。先讲李密如何孝敬祖母,接着讲他热爱读书。甚至于还拍出了电视节目,拍出了动画片。这个就属于想法是好的,内容是好的,但是在历史常识上犯了基本错误。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李密是隋朝的李密,他生于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李宽是隋朝的名将。李密生下来就有世袭的爵位,后来他跟着很多贵族家庭的年轻人一起被征召入宫,担任皇宫的侍卫。于是李密的人生轨迹就跟隋炀帝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交集和碰撞。有一天隋炀帝发现警卫部队里边多了这么一个年轻人。
只见此人面貌黝黑,神情严肃,双眼炯炯放光。隋炀帝觉得年轻人不是一般人,事后他就问宇文化及,“这个年轻人是谁?”宇文化及汇报说,“他是李宽的儿子李密。”隋炀帝那是会看相的,他说,“这个年轻人面相与众不同。”以后就不要让他在我身边工作了。李密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过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隋炀帝这个领导确实还是挺有眼光的。
对于李密来说,没有工作也没有关系,他干脆在家里边闭门读书,刻苦学习。李密特别喜欢军事理论,非常喜欢读兵书,学兵法。他听说在缑山住着一位高人名叫包恺,李密想拜他为师。所以就收拾东西前往缑山寻找高人。
在《新唐书·李密传》当中是这样记载的。缑山有点远,李密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头牛。他骑在牛背上,在牛角上挂了一部汉书。李密自己就骑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书,半路上就碰到了越国公杨素,杨素对眼前场景感到很惊讶。这个年轻人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样子令杨素印象深刻,所以他就走上前跟李密交谈。
李密是认识杨素的,他一看越国公来了,连忙上前行礼。杨素就问他,读的是什么书?李密说,读的是《汉书》。杨素又问李密,看的是哪一个章节?李密说,读的是《项羽传》。接下来两个人就交谈起来,杨素发现李密这个年轻人谈吐不凡、志向高远、见解深刻,确实不是一般人。
所以回到自己家里以后,他就跟自己的儿子杨玄感就说,“你一定要跟李密交朋友,这个人有大才,将来和你一起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翻一翻历史,大家可以看到,确实后来杨玄感起兵的时候,特意把李密请到自己身边。李密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认为就应该兵发幽州,截断隋炀帝大军的退路。或者说就应该进兵长安,雄踞关中,这样都可以跟隋炀帝一争天下。可惜的是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建议。
再后来李密就成为瓦岗军的领袖。他写了一篇讨隋的檄文,列举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文章的结尾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个檄文写得非常有气势,李密带领瓦岗军打了很多大胜仗,纵横中原,威震天下。关于他的故事,隋唐演义的评书里还讲了很多。
说到这儿,我们回头分析一下,杨素是怎么发现李密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呢?我觉得主要是两点,首先是这个年轻人在出门的路途当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抓紧学习。这种勤奋的精神让杨素印象很深刻。
其次就是李密在读书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观点和主张。在交流过程中,他的见地得到了杨素的认可。实际上杨素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碎片学习的勤奋、主动学习的热情,还有深入学习的能力。这三个方面对一个年轻人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他就断定李密年轻人将来必然有一番作为。
于是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典故,叫做“牛角挂书”。人们经常用这个典故来形容“抓紧碎片化时间,勤勉努力”的那种学习状态。实际上这种状态背后还包含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关于读书学习这件事,现在我们的主张是主动学习、终生学习。那么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为什么一个人必须要每天主动地去读书学习呢?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深入的传播学的理论,这个理论我们要留给明天了。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