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学中医这两三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 张开源
最初了解到吴师兄是在南方医的一个师妹的朋友圈中的一篇文章《一些中医概念的基本解读》。不由的感慨师兄的功底与专研能力!有幸加到师兄微信后,不多的交谈中所透露出来的共同为中医而奋斗的信念,让我俩一见如故。年前师兄约稿,想让我写些感想和经验。刚好最近有意想和师弟师妹一起聊聊这个问题,就浅略的写下一些吧。
1、 我为何选择中医?
最早接触中医是小学四年级,整天上午被胸闷的问题所困扰,后来被师父几剂补中益气汤治愈;老妈喜欢看北京卫视的《养生堂》,当老先生们用文言讲解的时候总觉得十分有魅力;再后来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好几篇关于中医药的文章,发现中医药所涵盖的内容是如此广泛,很有乐趣;高考前的几个月还是在人民日报读到了中医药进校园和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发现还是一个蛮不错的方向。于是乎,坚决的选择报考中医药院校,本来是奔着北中医去的,后来去北中医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后发现学习压力太大,于是在一个师兄的建议下选择了广州。可以说,我是凭兴趣选择了中医药,这也奠定了今后对于中医药相关知识渴望的基础,也正是自己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课外的中医药知识原因的所在。
2、 我是怎么学习中医的?
尤记得大一上第一节中基课,讲到气一元论,那堂课是真的颠覆了自己的世界观,发现自己从小接触到认知世界的模式在中医药中行不通。又加之想学习很多中医药的知识,学校课程却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一度非常苦恼,也萌生过退学的想法,后悔自己为何没有选择北中医。但幸运的是自己选择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解说队和医学求益社给了自己汲取新知的平台。一次次的培训、社课给自己坚定了要继续学习中医的信念,也在社团中师兄师姐帮助下解决了很多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尤其是在博物馆的这一年,通过医学史了解中医药,在对外接待的过程中,文化自信自然就是自己对自己专业的骄傲所在。
到了大一下,发现自己没有入门中医,又重新跑去同级中西医结合班去听吴教授的中基课,因为加了老师微信,不时就会去叨扰老师,老师一句句的讲解让自己慢慢理解了中医药的基本概念,也在老师给自己治疗的过程中,一次次见证了中医的神奇。社团内必读书目《中医十大类方》也成为了自己的枕边书,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书中描述开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方子,事实证明疗效不错,也给了自己莫大的信心,渐渐的自己的方子老师改的越来越少,也有同学来找自己解决问题,战战兢兢的开了方子,没想到也是很有疗效。渐渐的,一本书满足不了需求,就跑去综教楼听学校的讲座,记下各家的观点、尤其是老师们推荐的书籍,一一拜读,收获颇丰。渐渐的自认为形成了自己的辨证思路(最近发现自己只是形成了不同于教材的思路,很多想法早已被前辈们写进书中,只是自己没有发现罢了)。因为读了挺多书,又喜欢去讲,渐渐地这些知识便形成了自己的记忆,而温故知新,也想出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其实出发点就是懒得背书)。
再后来,从大一下配备了导师后,就往医院跑了很多,心律失常、康复科、传疗科、中医内科、针灸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广中医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自己主动去找老师跟诊,恩师们一般都不会拒绝,跟的时间长了,慢慢就懂了老师的思路和用药习惯,尤其是不多的交谈中,很多都是老师宝贵经验的总结。实践出真知,在跟师临证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经典的原文和病人描述一一对应,也发现了很多教材上与临床所见的差距。我觉得这两年收获最多的地方,就是在这每周数次的跟师临证的过程中。尤记得19年初跟古教授出诊遇到的一例水肿病案,自己当时刚好读到一位老先生的经验药对桑枝+桑寄生治疗皮下水,在第二次开方的过程中,诚惶诚恐的跟老师说了一下,老师觉得不影响原来的方剂组合,试一下,结果病人复诊时全身水肿皆消,令人称奇!病人之前也看了好几个月,疗效不显著,这次治疗后也是十分感激,这就是临床的乐趣所在。
我一直认为,做不好传承,不要谈创新。学校的前辈们的经验、教材书籍上的内容,最重要的还是四大经典的描述,太多太多都被我们忽略了。尤其是在跟师的过程中,听到老师对于一些老前辈学术经验无人传承最终遗失的案例,自己不由感慨,我们这一辈不再努力,有些话就没人讲了。
3、 谈谈科研
前段时间社团里面一个师弟咨询我对现在科研的一些看法和对自己专业设置的感悟。没想到,在期末时师弟来三元里找我时对我讲要退学,震惊之余,我也由衷佩服师弟的勇气。的确,现在的学校培养模式和我一样的很多同学并不满意,但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在空余时间去弥补这一不足。但现在繁杂的活动与繁忙的课程也不足以让我们走自己想走的路。从大一对科研的迷茫到现在也不曾清晰,但唯一值得确定的是现在没有课题、没有论文,的确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出人头地。
中医药是一个很大的宝库,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我一直觉得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做,在满课的情况下去学习与本专业毫无关系的技术,难、真的很难,所以我很佩服身边待在实验室的同学,他们的精力与能力是我无法企及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作为参与者,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挖掘中医药的奥秘,我们去做的就是保证他们的思路是符合中医药的规律即可。还记得前段时间pbl课老师想让我讲出用中药可以保证病人的病情恢复到正常身体机能的几成以及何时痊愈。这的确是很难回答的问题,虽然说很多数据的报道,但是中医药的整体观念、三因学说落实到个人,的确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终归会有差异,也就是现代循证医学也只是讲相关性,而很少讲完全可复制性的问题。举个例子,通过药物注射造模,可复制性很高,但也会出现造模不成功的例子,还有一类中医证候模型是仿造人体病因来造模,比如把一群老鼠放进箱子,高温高湿度环境下造湿热模型,成功率相对更低。但在后续研究中却发现一些清热燥湿的药物对后者更明显,但是在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却是按数据说话,显然就出现了数据差异。我们中医药人能做到的就是建议造模方式用后者,因为它符合中医药的规律。
难经课上王教授讲,“我希望你们中不仅要出中医大家,更要出中医大官。”的确我们要保证人才培养与机制运行符合中医药的规律,只有符合规律,才能更好发展。科研不可避免,我希望科研在我们这一辈做出来是可以指导临床,从而渐渐的才能真正推动中医药的理论创新。
4、 推荐一些书目
《中医十大类方》
《蒲辅周医学全集》
《施今墨对药》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实用中医内科学》
《中医治法与方剂》
中医路漫漫,大手拉小手。在学习的过程中走正道,丰富学识的过程中还要提升鉴别审视能力,敢于讲真话,拥有中医药人的自信与正名能力。我们当代中医药人更要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广泛汲取经验,多学科融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吾辈中医人共勉!
庚子年大年初一
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