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周 氏 ·爱 莲 堂优秀作品|爱莲赋,以“花之君子”为韵

周氏爱莲堂征稿
·
优秀作品



莲 殊 庶 卉
德 耀 中 华
爱莲赋 (以“花之君子”为韵)
作者:何智勇
莲殊庶卉,德耀中华。1原其结根云水,寄迹泥沙。濯清涟以映日,竦修干而擢葩。2翠盖流珠,收莹莹之月露;红英冒水,凝淡淡之烟霞。3遂尔清香益远,净植无瑕。外同君子,内契儒家。行近于明诚之道,格高于水陆之花。
于是濂溪先生光风霁月,爱莲不移。4待鲜苞之开坼,欣嫩萼之纷披。5因参无极而太极,阳动阴静;6不易而变易,云行雨施。7复乃睹荷花之的历,抚莲叶之葳蕤。8因悟本无极,立两仪。布五气,行四时。9复感其亦通亦直,不蔓不枝。因证莲之本心如素,洁质堪师。纲纪弸于内,莫外乎中也正也、仁也义也;10文章彪于外,不知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11

夫惟莲格峻,莲品尊。莲心净,莲馥芬。故而吾周氏族人乃建爱莲堂:户牖宏开,往来日月;栋梁毕矗,出入星辰。联元公之血胤,弘吾祖之精神。当斯时也,爰守爰依,立至诚而进德;12是则是效,奉主静以修身。13居下则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居上则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14非时则寻孔颜之乐,有力则致尧舜之君。15
於戏!16缅我先祖,德行粹美。浚濂溪之源,为理学之始。配孔孟而无惭,导程朱而未已。今则承承继继,葆菡萏而长清;17赫赫巍巍,看楩楠之蔚起。18不妖不染,学必尽性;希圣希贤,悟期穷理。19庶几慎终追远,孝应感彼乾坤;敬祖睦宗,泽复施于孙子!20

1庶卉:普通的花卉。
2竦:耸立。修干:修长的茎干。擢:挺直。
3冒:覆盖。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光风霁月:比喻高洁的人品。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5坼:盛开。
6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句是说,濂溪先生从莲花的开放中,可以印证契合《太极图说》。
7不易而变易:《周易正义》解“易”有不易、变易、简易三意,故云。云行雨施:《周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比喻恩泽广施。这句顺承上句而说,阐述《太极图说》中“无极而太极”的论点。
8的历:鲜明的样子。《千字文=》:“渠荷的历。”葳蕤:草木茂盛貌。
9周敦颐《太极图说》:“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此句檃栝之,阐述《太极图说》中“万物生生”的论点。
10弸:充满。周敦颐《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故云。
11彪:发散。《诗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比喻高兴的心情。这两句是从《太极图说》出发,说明悟道的心情。
12至诚:周敦颐提倡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13是则是效:效仿。《诗经·小雅·鹿鸣》:“君子是则是效。”主静:周敦颐提倡的儒家修养的方法。
14黄庭坚评价周敦颐曰:“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见《濂溪诗序》)这里化用之,是勉励周氏子孙以先祖为榜样。
15寻孔颜之乐:二程跟随周敦颐学习,周敦颐曾勉励他们“寻孔颜乐处”。意思是,贫困时也不应该忘记求道。
16於戏:叹词。
17菡萏:莲花。这句是说,周氏子孙世代学习莲花的品质。
18楩楠:名贵的树木,比喻杰出的人才。
19《易经·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云。
20孙子:子子孙孙。《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点评(1):本篇赋作四段,以花之君子为韵,格调高雅,韵律和协,文采有《爱莲说》风格。首段,展现出莲之风采高雅,化用《爱莲说》中特点词汇,进行细致描述,有如婉约恬淡的水墨莲花图,给人以形色香等美的艺术感受。第二段,通过濂溪先生爱莲的情怀雅操,证得莲之心性,阐述纲纪与文章,对应处世与修文,缘与中正仁义之理。
第三段,以莲格、莲品为基点,引出周氏建爱莲堂事件,承意转笔自然,继而从元公(周敦颐)之德操,推出周氏家族精神。居下、居上、非时、有力,表述了四个处世原则,是对《爱莲说》的深入理解与诠释。第四段,缅怀先祖美德,并阐发了濂溪与理学的关系,激励后人继承菡萏(莲花)之品,做楩楠(栋梁)之才,对未来做出展望。
总体来看,本文描写景物细腻,语句文采精致,章法有序,行文与《爱莲说》有紧密联系,化用自然得体。另外,对无极、太极、阴阴、两仪等的参悟表述,折射出道家理性的光辉。圣人有“孔颜”与“尧舜”,理论有“孔孟”与“程朱”,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与思想体系。通过现象看本质,表里兼顾,深入浅出,逻辑思维缜密。
点评(2):此篇四段,章法同其注释,第一段是写莲之风华品质,第二段写莲与濂溪之学,第三段写爱莲堂的兴建和寓意,第四段写濂溪后裔对先祖的崇敬。点面俱到,对征文主旨把握较准确。也注意了莲为辅,人和思想为主的要点。
律赋的技巧和句法娴熟,壮紧长隔调和使用,古雅凝重而不重复板滞。然在用韵疏密上稍有瑕疵。遣词得体,较有美感和厚度,见作者文笔力度。个别词欠审慎,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个别句子略夸饰,如“栋梁毕矗,出入星辰。”发议和境界上有一定深度,没有流连于莲的表面,着重用笔于征文主旨的内涵和目的,少用典,引事以濂溪先生为主,不拖沓枝蔓。然而总体偏简略,末段对周氏后人情况的阐发有所不足。
点评(3):本篇主次有序,层次分明,以莲为表,以濂溪先生为线索,着重爱莲堂和周氏族的元素,要而不略,合符征文。全篇句子整饬有度,句式运用丰富多样,可见手法娴熟,发端词准确,段落之间有一定衔接。用词妥帖,雅致,又避免晦涩。但在内容广度和具指上有所不足,有些句子略有些脱而夸大。末段“於戏”一词可斟酌。赋之有品,彰映其题。赋之有体,合符其用。本次征文的主题和用途,是评选入围作品的重要标准。立意较高,扣题密切,有钟乐清和之声。后两段的叙议简洁扼要,不蔓不枝,虽整体篇幅稍短,阐发上略有拘束,然不失为佳作之一。
本期编审团队:
社长:周成海
主编: 周成双
执行主编:姜艳霞草木深
作者丨何智勇
排版设计:草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