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常识

柳袁照:听课,我如跋山涉水

(我曾去过澳大利亚,在海滨,常令人遐想。想到课堂。而日常在课堂,会想到课堂之外的山水。这是我近十年前的文章,是一篇把山水与课堂练习起来思考的一篇教育随笔。现在,拿出来再看一下,似乎仍然对自己有启发。)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似乎正跋涉在高山峻岭,涉水于长江大河之中。
对于教师来说,上课是他的最主要的工作,而对于校长来说,听课则是他学校管理中的份内之事。本学期我们要求督导和中层以上干部每周听两节及以上的课,作了一个量上的规定。一些骨干教师平常的课务量就很重,现在学校再作此硬性规定,虽然私下有一些怨言。但是,他们还是很认真的把这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同时,我们也要求全校350多位专任教师在一学期至少开一堂公开课,或研讨课、或交流课;基本做到学校每天都有“公开教学活动”。把它作为一项制度。9月份,我听了21节课,其中高中部17节,初中部4节,参加了高三数学、语文、历史三个备课组的活动,参加了高中语文教研组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工作热情,感受到了学校老师探索课堂教学的浓郁氛围。
两年前,我听了一堂语文课后写了一篇教育随笔。写完后我寄给中国教育报校长专刊主编时晓玲。原以为她会赞扬几句,不料她对我说:你这篇文章像一位语文老师写的。这就给我启示:校长的听课与一般的老师听课应该有所不同。身份不一样,你的角度也就不一样。校长听课,听什么?侧重点在哪里?校长不仅要对某一堂课、某个学科知识等细节关注,更要关注于活生生的师生个体,更要关注于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倡,一种教研风气与氛围的创设。
我记得刚来学校不久,基本坚持每天听一节课。当年我在十中读书时的老师徐玉卿到我办公室,对我说:你不能轻易地听课,学校这么多老师,你天天听,一年都听不下来,老师很在意你校长的。你听课一年或几年轮不到一次,这个老师被你听到一节很平常的,或者不满意的课,要难过的。徐玉卿老师很真诚也很善意,讲得很有道理。之后,我就注意这一点,会提前几个小时,或者提前一天或两天给教师打招呼,让老师能更从容一些。从中我看到学校老师的真诚、善良与质朴的一面。暑期我们举办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上干部学习培训班,我提出“督导”与干部要“推门”听课。我的意思是:十中的课堂要像十中的校园一样,处处是精品,注意每一个细节,能够经得起随时随地的听课。在交流发言中,沈郁菁老师提出了与“推门”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开门”。他说: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时时都能把“门”打开,欢迎同行、领导来听课、交流、检查。说得就比到位,从“推门”到“开门”是一个飞跃,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9月份,我听课着眼于两点:一是听集体备课的情况,我们提倡发挥团体的力量。要求教师、教学的优质资源共享。在课堂教学中要能体现“集体备课”。在当前的新课堂、新高考背景下,所谓的“集体备课”,主要做好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研究教材重点、难点;二是研究教法,怎么去教?三是研究作业、练习,要精选精练,针对不同的对象,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从这一个月的听课情况来看,教师强化了“集体备课”的意识,但是仍然属于粗放型的,还不精致。我听课的第二个着眼点,是听、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的。现在教师研究教法的多,研究自己如何教的多,但对学生如何学还关注得不够。我们学校的老师的基本素质在苏州市是数一数二的,在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成绩总是优异,名列前茅。本学期教科院对各校高三毕业班进行调研,在市区,我校的调研课中的“优质课”占全市1/3。这是学校实力的一个基础。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这种优势转化到学生成绩上来。这中间的环节,就是“教法”与“学法”,而我认为,“学法”比教法更重要。一堂课的效率与效果,应该反映在学生身上。我听课时,注意来自于学生方面的信息:学生的思维程度、接受程度、掌握程度。我们提倡“更好、更快地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上都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不掉队。我之所以在9月份听课关注这两点,是与学校“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分不开的。
这个月我先后听了高三语文组:滕柏、金泓、瞿璐、唐岚、孙丽君、陈卫华、陈婷婷、沈郁菁、艾燕蕾、周玫、金荣鑫,高二英语组冯志云,高一语文组杨丽,高一历史组葛慧烨,振华初三语文组胡菲、梁君莹,初三历史组温维明,初一语文组周颖等老师的课。上述老师的“课”,有的属于“开门课”,呈现的是教学的常态,有的属于“展示课”,呈现的是教学的新成果。有的属于是研讨课,是一种尝试与探索,是尝试与探索就无所谓水平高下。
什么是常态课,我有一个比方,就像人走路。而研讨课等,像舞台上的舞蹈。走路是人生命最基本的活动,反映了一个人的特质,诸如气质、气色等。舞蹈是“展示”,是表演,是一个人最美的“走路”。假如一个人连走路像舞蹈,就不正常了,不是疯子,就是翘脚走路。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靠常态课,而“研讨课”代表着一个教师最高教学水平,或最新教改动态。两种类型的课,功能不一致,因此,我听课时力求注意其区别。
听课,我如跋山涉水,有时是一种享受,即使“集体备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但还是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沈郁菁老师上的一堂试卷讲评课,他的风格如天马行空,来去无踪,但就是这“来”“去”之中,联系课文、古诗文,以及有关知识点,纵横捭阖,得出规律。但是,它的这种风格,是建立在同学有充分准备,能力水平较高的基础之上的。他像草原上的一匹马,是一匹不按程序奔驰的马,骑马人可能在草原上能采到鲜花,观赏到美景,也有可能走入歧途,只寻到有几叶荒草枯枝。
又如陈卫华、杨丽等的课,在娓娓、不经意的叙述、提问中,让同学领悟课文,掌握知识,特别要题的是杨丽开的一堂公开课《我心归去》,我印象最深的是教给同学“批注阅读法”,课堂阅读中,让同学运用“点评”的几种方法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与文本对话,较主动、积极的进行创造性活动。公开课是一堂课,这篇课文是两教时,我过了一天,又进了教室,跟踪听课,“公开课”是如何延伸到“常态课”中。尽管是一节比较理想的课,但是,我还是发现整个集体中有少量同学被“忽视”与“疏漏”了,如何关注这一批学生,是杨丽这类年轻教学必须要解决的。
高三是毕业班,高考是现实的。形势对每一个教师与同学来说都是严峻的。我们的老师们,研究教材、研究考纲、研究纵向横向的高考试卷,力求使上课高效。老师们的高考意识,无论在高一,还是高三,“高考”渗透了高中教学的全程。把高考内容分类成’抽屉”,把各有关内容归纳到各自的抽屉内,做到心中有数,如金荣鑫、滕柏、瞿璐、周玫等老师的课都是这样。注重寻规律,注重举一反三,注重“学而时习之”。
课堂教学要兼顾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不可能剔除功利的因素。做到两者的融合,将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在理想与现实中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互补点,乃至最佳的结合点,是当前中学教育的一个最佳选择。
十中的老师是真诚的。我的老师徐玉卿,对我很朴素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校长在学校与不在学校,对老师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的意思是说:你校长,即使什么也不做,但在学校,老师会感到踏实。这是最真诚的鼓励。是的,我不是课堂教学的专家,我也只能听懂一些与我专业相近学科的课。但是,我坐在课堂内听课,老师的感觉就会不一样。我需要教师在我听课的时候,是踏实的感觉,而不是紧张的感觉。

(写于2008年国庆期间,某些说法或许已经“不合时宜了,不过作为“历史”保留于此、回顾于此,也是有意义的。课堂也是回归自然本真的时候了。课改能不能删繁就简?——2017年1月14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