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柳袁照:如何管理优、良、中、差这几类教师?

读克拉克《移动你的巴士》这本艳红封面又艳红的封底的书,是美国最酷校长克拉克的作品,书名叫《移动你的巴士》,是他的“管理课”。封面上有一辆巴士,坐着司机和乘客。乘客都是什么人?翻转书,封底画着几个漫画式的人,中间是司机,有文字标注“激励整个团队,鼓舞团队成员”,上下左右四个人,分别是“跑者”,标注“为了公司的利益,不断超越自己”;“慢跑者”标注“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步行者”,标注“仅仅是被拉着一起走”;“搭车人”,标注“阻碍团队且拖后腿”。我用三天地时间,翻过每一页,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假如,我面对老师,老师就对我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将怎么回答?某些事物,特点很鲜明。一瞧就能找出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来,样式、色彩、布局等等。异样的视觉冲击,是强大文化异质力的呈现。在家乡呆久了,不妨走出家门,出去看看,领略不一样的文化与自然的风景,对我们的心灵与肉体或许都会有益。一杯茶,闲坐。窗外,只有知了的鸣叫,除了自己以外,感觉都已沉睡。我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阅读《移动的巴士》的。美国校长与我们不一样视野不一样。我在在书的字里行间行走,如同在异国他乡的街巷中行走。在高速公路上,要有好车,才能跑得快,但是仅仅有好车还是不够的,还要看车上坐着的人。本书是一个寓言故事,以车为寓言,比喻“公司”,这个“公司”是一个抽象之物,又是一个具体之物。克拉克的“公司”,其实就是“学校”。假如,把这本书看作为“巴士”的话,那么,我们读此书,等于坐了一回“巴士”。美国的“巴士”,怎么与中国的“巴士”这样的相似?车子的款式不一样、车子的颜色不一样,可是车上的人怎么如此雷同?克拉克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善于观察,善于归类。读着饶有兴趣,原来美国的学校,竟与我们的学校有如此大的相似之处。美国的教师的工作状态,归类之后,竟与我们的教师有那么大的相似之处。学校教职员工有的人在帮助学校进步,有的人在阻碍学校进步。作为学校的校长,即司机,他的工作是使巴士(即学校)快速、健康地前行。司机(校长)还有一个责职是竭力寻找机会踢走那些吃闲饭的人。美国学校也有吃闲饭的人,公办学校也很难踢走他们,不过,他们还是能寻找到办法,踢走他们。从而保证巴士在如图的大道如天的公路上行驶。我们有这样的机会与办法吗?读书,有许多不同的读法。每一个人的读书,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怎么读书的?有些书,我是不求甚解。有些书,如同看风景,有趣多看看,想看的多看看,累了、兴趣消减了,回转身,即可离去。读书,也像看朋友圈。有人不喜歡朋友圈,朋友圈里的東西太雜。大事小事,有意義的事,無聊的事,朋友圈里都能找得到。有人不敢看朋友圈,朋友圈的閱讀是淺層的、零碎的,怕耽誤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倒以為朋友圈挺好,世界本來就是有意義或者無意義,有意義的人多了,世界也就變得有意義。這幾天,我們堅守故土、堅守校園,看到朋友圈里天南海北,什麼風景都有,我似乎也隨他們一個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徜徉。哪些地方我應該逗留,哪些地方我改匆匆而過,都在於自己。坐地日行千萬里,想看的我都看了,不想看的也都一晃而過了。讀書其實不是也如此嗎?精讀細讀很重要,但是不是所有的書都是需要精讀與細讀的。不是對某個人作專門的研究,不要去讀他的全集,至多讀讀選集就夠了,有時讀到了這本書中的一篇好文章,下一篇可以不讀了,因為你到達了最高峰了,接下來,都是走下坡路。我們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幾條小巷走過,並不需要一個不拉下條條水巷都去走一遍的。留下了时间,去下一个城市。《移动你的巴士》,是一本特别的书。翻看,就不由得读者(至少对我是这样)。没有回头路,只能朝前走。如进去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第三展厅,只能按着它的设计路线行走。甚至,如进入游乐项目,坐上“伦敦眼”只能随它上升、旋转,一旦进入“客舱”就下不来了。《移动你的巴士》是有体制、有体系的书。分三部分:上车;如何加速;如何规划路线。把学校(公司)必须为一辆巴士,巴士上的五种人,是学校教职员工的缩影。我们自己的学校何尝不如是?“跑者”总是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忘我的工作,有创意,并时刻超越自己。本书对这类的人描述,最让我感动的是:克拉克提醒大家他们一心为了学校的发展,以至于经常会忽视个人生活。他们看起来开心并在工作中显得生龙活虎,可是也许正面对着棘手的家庭困境。这也是“司机”(即校长)经常会失察的地方。一所学校如何发展地更好?支持、保护“跑者”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鞭打快牛”,并对他们缺少人文关怀。克拉克说:“作为一个领导,当你和些高绩效的跑者打交道时,你必须牢记他们作出的牺牲。你也必须尊重他们——我的意思是缓和批评并让有些事过去,因为你也不想打垮一个跑者的精神。”支撑一所的中坚力量,是那些所谓的“慢跑者”,他们通常会在一些事情上达到基本的期望值,比如准时到岗、按时完成任务。假如,“慢跑者”确实在现实中却实是学校的支撑力量,那可以断言,这所学校,一定是有一所有品质的优质学校。反之,当一所学校的教师由“步行者”组成时,这所学校制定是一所平庸的学校。一位平庸的老师根本无法鼓励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更不能忍受的巴士上总是坐着“搭车人”,他们眼高手低,议论别人却放纵自己,是“充满负能量的黑洞”。我曾在2011年去美国交流考察,在康州一所学校做美国校长的“影子校长”,每天从早到晚,跟着美国校长,他做什么,我们在边上看他做什么,他说什么,我们就在边上听他说什么,我们很新鲜,看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美国老师看到我们都是笑嘻嘻的,我们进入他们的课堂,也总是欢迎欢迎地迎候。读了克拉克的《移动你的巴士》,感觉到才开始真正进入美国的学校、课堂,原来美国老师也如我们一般,优、良、中、差,都有,这些类型的老师所呈现的方式与状态,竟如此地相近、相似,乃至相同。在远处观风景,风景总是美的。前几天一位福建的朋友一大早,发了一张海边的照片,小岛上的夏日的情形。七彩霞光,于空中升腾,从浓到淡,有规则地弥漫。真美,朦胧、迷蒙,所有事物不美的细节都被掩盖了。海上有船,或者没有船,海岸上有人,或者没有人,我在,或者没有在,我的念想顷刻也都在那里,——《移动你的巴士》触发了我们对自身教育、自身学校的思考。我们如何改进?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仅仅用心也是不够的,要有规则,要对每一个教师有细致入微的体察,为他们的工作改进提供最好的条件、环境和帮助。“在罗恩·克拉克学校,我们总是在下午4点05分,准时召开我们的工作人员会议。我们曾反反复复地申明过准时的重要性。问题是,我们整个学校在下午4点整放学,在最后一刻总是会有各种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有时会导致人们迟到几分钟。我们已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如果因为处理事情而迟到了一、两分钟,当他们走进会场时,应该明显地加快脚步并向在场的员工道歉,即使这样做会中断会议。这样的做法在我们这里行之效。”允许我整段地摘抄书中的话。克拉克在书中不只是提出问题,不只是归纳出教师的现实内心,而是把主要笔触放在如何转变、如何改进上。他善于定规矩、定规则,简单、明了,只要坚持,人人守规则、守规矩,这辆“巴士”(学校)行驶得将更快又更稳。每天下午4点05分开教师会,不得迟到,迟到了要立刻说明理由并道歉。要知道,这是在放学后5分钟召开的会议。中间只有5分钟,既不允许老师拖堂、推迟放学,严格遵守在校时间,即使遇到特殊情况,也不允许作为迟到的理由,更不能作为不参加会议的理由。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纪律。坚持执行,久而久之,产生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如何能简单地估量?我们今天学校学生学业负担重、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不高等等,假如我们也能从此小事入手,难道不会有惊人的改变吗?“有时候,当我看到人们转换车道时,我想告诉他们‘你太注重这些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如果你把更多精力放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上,我想你会更加富有成效的。’我确实希望我的员工能互相支持、互相提升,但这不应该损害到个人的目标单和成就单。在需要的时候你要为大家打气并协助他们,但你不要想着帮每个人干活,并且不要牺牲自己的任务去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如果每个人都专心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完成得好,他们的奔跑速度就要比转来转去在每个人的任务上指手画脚快得多。不要换到相邻车道——定睛在你前方的道路上。”把学校当作一辆巴士,巴士的运行与学校的运作,其中有许多共同点。这里提出了一个“变道”的问题,在高速公路上,是不能随随便便变道的。交通事故,许多都是由于变道而发生的。我们在自己的道上行驶,不能随意转到别人的道上去行驶,那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人做好自己的事、人人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事,一件一件地去做,目不斜视,这辆巴士也就能在规定地时间内顺利达到目的地。这里提出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多做事”,把别人的事情做了,那叫“越位”。工作不到位影响目标的实现,工作越位同样影响目标的实现。对别人指手画脚也是,“变道”行为,眼睛要更多的关注自己,这样巴士行驶才能确保安全。人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道上行驶,还提醒我们,不需要有专职的“管理者”,管理者越多,管理层次越多,势必有人(包括管理者)会指手画脚地“变道”。克拉克告诫读者,激励、鼓励手段也是不能多用,或者一成不变,一旦形成了惯例之后,所有的激励、鼓励效应下,日趋消减:“在罗恩·克拉克学校成立的第一年,我们决定在12月给员工发奖金。整个团队喜出望外,许多人都哭了。他们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让我觉得很温暖,这让我们知道作出发奖金的决定是正确的。次年,反应相似,但不是很深刻。”以致到了后来,教师得到这笔奖金当作理所当然。反观我们的绩效奖励等,何尝也不都是这样?
我读了三天,读完的《移动你的巴士》,如同走完了一段管理的旅程。一个美国人写的管理故事,它以学校为基础,提出了“公司”管理的原则、原理,是基于现实的思考、策略,以及改善管理的途径、方式、方法。对我们中国的学校管理、教师素养的提升,都有触类旁通的作用。读完此书,走出门,那是太湖,晚霞如画,我站在树荫底下,眺望远方,朦胧又有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