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47 文言文《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47

小学语文 文言文三年级下《守株待兔》

课文摘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宋国一农夫,守着田里的一个树桩,希望能再得到撞上树桩而死的兔子。故事说明不愿付出努力,想侥幸获得意外成功是行不通。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39个字,就把一个故事及议论写得清清楚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什么叫寓言吗?预设:寓言就是讲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结合生活实际猜想一下:题目的每个字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预设:守:守候;株:树桩;待:等待;兔:兔子;守株待兔: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过渡:通过了解课题的字义,我们知道课题的意思是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是什么人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这篇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体会出来了。

二、初读

1、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工具书,请教同桌和老师。

2、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3、指导写字。注意写字姿势。

4、师范读,生跟读。

4、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课文,学生再练读,思考课文中是谁等待兔子的到来。等来了吗?

三、研读

1、指名回答问题。预设:宋人有耕者。什么意思呢?预设:宋国的耕田的人。师总结:宋国有一个农夫。

2、等到兔子了吗?没有。在哪看出来的?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兔子是不可能再一次得到的了,而他自己被宋国的人们嘲笑。“身”是他自己。

3、知道了结果,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农夫等待兔子的原因?为什么要等兔子呢?

小组合作借助课文图片,课下注释,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剩下的句子的意思, 待会小组代表起来回答。

(1)田中有株:(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对照图片和课下注释理解“株”。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有一只)兔子跑过来(头)碰上了树桩,折断了脖子死去。“走”什么意思?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因此,(他)放下他的耒守候着树桩,希望再一次得到兔子。对照图片理解耒。想一想农夫心理在想什么?要是能一直有兔子该多好?

4、理解了课文意思,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5、小组合作表演,再现故事场景。有人读旁白,有人演兔子,有人演农夫,有人演树桩。表演时自己加上心理对话。请一组上台表演。

6、教师采访,聚焦人物品质。

(1)采访表演的兔子:你为什么撞上了树桩?不小心。倒霉。

采访表演的树桩:你经常遇到撞树的兔子吗?第一次。稀奇

采访表演的农夫:你为什么不干活了?有白捡的兔子为什么要干活?你又捡到了吗?没有,垂头丧气。

(2)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是因为没有捡到兔子吗?

因为这个农夫想靠好运气过活,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收获,最后落得田地荒芜,没有好结果,所以那个农夫会被宋国人笑话。

四、总结升华

1、师总结:课文用了39个字,就讲清楚了守株待兔的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想不通过努力奋斗,而想靠好运气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故事,最后演变成成语“守株待兔”,人们一读到这个成语,就会想到这个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所在。

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你的感悟。

五、布置作业

课下你来劝一劝这个农夫。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关注我们长按二维码

高年级的号写的《司马光》感兴趣可以看下。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