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会计电算化培训(见证会计电算化历史资料_《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会计电算化培训
会计信息化课程思政案例参考资料。

案例背景:
       通过评审,财务软件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原以为会快速地推动起来,但有关财务软件厂商推广起来还是非常很难。因为多数人不懂计算机,甚至很抵触,特别是年纪在50左右的很多老会计都有抵触情绪。
      87年的时候,我给嘉陵厂(曾经著名的嘉陵摩托就产这里)首先开发的是材料管理系统,之后开发了账务、销售、工资等模块,前后持续了几年时间,后面又加入了几个老师进行开发。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会计抵触情绪很大,而且非常有影响力,也有等着看笑话的,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必然要经历这些。老一点会计人员也不愿意学习输入汉字,这成了操作计算机的第一道难关。我实在没法,就去找财务处长、总会计师商量对策。找了一个威胁性的办法,就是说如果三个月不学会汉字输入,就换岗。就在这个信息说出来后,当周的星期天,那些已经当了爷爷奶奶的人,把孙子孙女叫到办公室边学习指法,边向孙子辈学拼音,不到一个月汉字输入都会了。

      这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不会输入汉字,更不了解财务软件的工作原理,甚至怀疑财务软件。各方面的信息汇集到财政部会计司,于是想了一招,搞会计电算化培训。那时候会计证每年要年审,于是要求两年内会计人员要学习会计电算化,考试合格发给会计电算化证,年检的时候没有会计电算化证不能年检。这招非常灵,全国大规模开展会计电算化培训,不管怎么说,通过会计软件的基本模块,参加培训的人都要操作一下,知道了基本的方法,理解了会计电算化是怎么一回事情,考试也包含汉字输入,要求每分钟的标准是20个汉字。现在想来,财政部开展大规模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对后续会计软件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推动力是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做到的。如果没有这场轰轰烈烈的会计电算化培训,会计软件的应用普及至少会延迟5年以上。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相关办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用于会计电算化的会计软件是由省级财政部门确定,或采用别人出版的培训教材,或自己组织编写教材。
     重庆财政局当时分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是杜XX,因为我认识主要财务软件公司的老板们,当时重庆培训用的软件是我和杜XX一起去北京选的,本来是想选用友,到用友去后,门市部经理说王文京、郭新平两位都在开会,他让我们等,等了约有1个多小时候,还是没来。然后我们就去安易软件公司,找严绍业中经理,对我们非常热情,马上给了我们两套带加密狗正版软件。因此,就选择了安易。后面,还编写了统一的考试软件,在各区县设立考点进行考试。教材也是专门编写的。从培训师资开始,编写考试软件、培训、发证等等,形成了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体系。
      之后,我和李彤还给海南编写了全省用的首版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培训了海南各区县的会计科(股长)和培训老师,让海南也大面积的开展起来。
      这个会计电算化的培训浪潮过去了, 之后的培训实际转到了大学和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后来叫会计信息化)成了一门通用课程。
     2017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2号–财政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废止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被废止,由此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电算化》也就停止了,历经20多年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和考试划上了句号,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案例资料附录一:

 
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995年4月27日  财会字〔1995〕1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国务院有关部委, 解放军总后勤部: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都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作中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规范和指导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们拟定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 现将《办法》和《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并将试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函告我部。
   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当重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把培训工作做好。要充分发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这一培训基地的作用,支持其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会计培训中心等单位,以及广播电视手段在开展崐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中的优势,加速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普及。
 
附件一:《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二:《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试行)》
 
                               
 
 
 
 
 
附件一: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普及会计电算化知识, 规范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根据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对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部负责领导全国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具体工作由财政部会计司承担;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领导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具体工作由会计管理部门承担。
      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负责领导本部门直属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促进本系统所属单位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解放军总后勤部负责领导军队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
      第三条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其目标分别是:
      ⒈通过初级培训,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够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⒉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
      ⒊通过高级培训,使一少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初、中级培训点的审批和管理工作,由培训点具体组织培训工作,对培训点应提出如下要求:
     ⒈配备与培训规模相适应、并经培训合格的专职师资人员;
     ⒉具备相应的培训场地和计算机设备;
     ⒊遵守统一的收费标准。
     第五条  培训大纲是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编制教学软件、拟定培训结业考试试题的指导性文件,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本办法中的教学软件是用于初级培训的上机教学实习的会计软件。
     第六条  初级培训教材和教学软件由财政部向全国推荐,具体推荐办法另行公布。中、高级培训教材由财政部统一组织编写。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根据培训大纲拟定初、中级培训考试试题,组织考试和阅卷工作。初级培训考试分为笔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考试分数各占一半),中、高级培训考试只进行笔试。
      第八条  会计电算化中级师资培训和高级培训工作由财政部组织。
      第九条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由财政部统一设计格式和印制,证书分初、中、高级三种。
      第十条  初、中级培训合格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负责核发,加盖财政厅(局)公章。高级培训合格证由财政部会计司核发,加盖财政部会计司公章。
       第十一条  本办法发布之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已组织的各类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如果达到了本办法和初、中级培训大纲的要求,可以给学员补发相应的合格证。
      第十二条  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参照本办法对直属单位和军队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培训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发布之前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规定和要求,与本办法有相抵触的地方,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二:
 
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试行)
 
   根据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对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的要求,“到2000年, 要力争使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内容,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特编写本大纲。从事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单位应按照本大纲的要求组织培训和考核。
   一.培训目标
   ⒈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
   ⒉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能够对应用软件的文件、数据做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⒊掌握简单的汉字输入和文字编辑方法;
   ⒋了解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处理过程,掌握三种或三种以上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操作使用。
   二.培训对象和条件
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会计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培训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⒈计算机基本常识
  *    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与分类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特点与应用
   ⒉计算机的组成
  *    硬件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中央处理器
         存贮器
  *        磁头、磁道、扇区、柱面
            存储单元的单位(Byte、KB、MB)
         输入/输出设备
   ⒊计算机软件
  *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用途与分类
         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与分类
   (二)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⒈微机有关设备的使用及安全常识
       主机、显示器、键盘
       打印机
       电源(UPS)
       磁盘机、磁带机、软盘驱动器
   ⒉DOS目录结构及目录操作
  *    目录结构的基本概念
       目录的命名规则
       目录操作注意事项
       建立目录、改变目录、删除目录
   ⒊DOS文件及文件操作
       文件命名的规则
       文件通配符的含义及使用
       文件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备份
   ⒋DOS常用命令
       DIR、COPY、DEL(或ERASE)、REN(或RENAME)、TYPE、
       MKDIR(或MD)、CHDIR(或CD)、RMDIR(或RD)、PATH、
       TREE、FORMAT、BACKUP、RESTORE、DISKCOPY
       其中:DIR命令包括“/P”、“/W”参数的使用
              TREE命令包括“/F”参数的使用
              BACKUP、RESTORE、FORMAT命令包括“/S”参数的使用
              其他命令只考虑缺省参数的使用
   ⒌计算机病毒防治
   (三)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
  *⒈汉字系统的基本常识
   ⒉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每分钟输入15个以上的汉字
   ⒊使用汉字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文件编辑
   ⒋使用通用表处理软件编制报表
   (四)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⒈会计电算化含义及工作内容
   ⒉会计软件的概念及内容
  *    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
       会计软件的构成功能模块
       会计软件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手工方式对比)
  *    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
  *⒊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过程
       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
       选择硬件及系统软件平台
       选择会计软件
       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
       建立岗位责任制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
       管理会计档案
   (五)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⒈帐务处理
       系统初始化
         科目处理
         凭证、帐页类型设置
         操作人员管理
       凭证输入和处理
       数据查询
       记帐、结帐
       银行对帐
       打印输出
       系统服务及数据管理
   ⒉往来帐款核算
       系统初始化
       客户档案管理
       结算凭证输入及审核
       数据查询
       打印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⒊报表处理
       报表格式及勾稽关系描述
       报表编制
         数据输入
         数据采集
       报表汇总
       表内、表间勾稽关系审核
       报表查询
       报表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⒋工资核算(选学)
       系统初始化
       固定数据管理
       变动数据管理
       费用计算、计提和分配
       数据查询
       打印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⒌固定资产核算(选学)
       卡片管理
       增减变动处理
       折旧计算
       数据查询
       打印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⒍材料核算(选学)
       系统初始化
         材料目录建立及维护
         材料初始数据输入
       收、发料单(票)处理
       费用科目归集
       数据查询
       帐、表打印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⒎成本核算(工业企业)(选学)
       系统初始化
         产品目录建立
         初始数据输入
       原始数据输入与收集
       费用汇总及分配
       成本计算
       报表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⒏产成品、销售核算(选学)
       系统初始化
       数据输入
         入库凭证输入
         出库凭证输入
         销售发票输入
         结算凭证输入
       计算、结转与分配
       数据查询
       打印输出
       月末处理及数据管理
   四.课时安排
   培训学时设计不少于80学时, 其中上机操作不少于40学时。
   五.考试
   ⒈“培训内容”中未加“*”部分是作为考试范围内需要掌握的内容,加“*”部分是需要了解的内容,对这些部分的考试只要求掌握基本概念(或含义)、基本内容(或基本流程)。
   其中:在“(五)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使用”中“帐务处理”、“往来帐款核算”和“报表处理”三个功能模块是要求掌握的内容,其考试方式以上机操作为主, 要求能够根据20笔以上的典型会计业务完成记帐、结帐和报表生成等工作;其它部分为选学内容,可不做考核要求。
   ⒉考试满分为100分,分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两部分,分数比例各占50%, 经考试两部分分别达到30分以上者为考试合格。
   ⒊笔试为闭卷考试,可采取书面答卷或上机答卷方式, 题型可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形式;上机操作考试为开卷考试。

案例资料二:
     2016年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大纲,这是最后一版大纲,致敬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终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2.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3.了解ERP及ERP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4.了解XBRL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
5.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6.掌握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7.掌握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
(一)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
(二)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
(三)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指企业使用的,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功能模块。
会计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1)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直接采集数据;
(2)生成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3)对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输出、分析、利用。
(四)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AIS ),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提供会计管理、分析与决策相关会计信息的系统,其实质是将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信息技术的影响程度可划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其功能和管理层次的高低,可以分为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五)ERP和ERP系统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译为“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将企业与其外部的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有机结合,实现对企业的物资资源(物流)、人力资源(人流)、 财务资源(财流)和信息资源(信息流)等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即“四流一体化”或“四流合一”),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配置和使用资源的效率。
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六)XBRL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简称,译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ugage)的开放性业务报告技术标准。
1.XBRL的作用
XBRL的主要作用在于将财务和商业数据电子化,促进了财务和商业信息的显示、分析和传递。XBRL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规定了企业报告信息的表达方法。
2.我国XBRL发展历程
我国的XBRL发展始于证券领域。2003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实施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2005年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了1.0版本的XBRL 报送系统;2005年4月和2006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分别加入了XBRL国际组织;2008年11 月,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2009年4月,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XBRL纳 入会计信息化的标准;2010年10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一)人机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会计人员填制电子会计凭证并审核后,执行“记账”功能,计算机将根据程序和指令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会计数据的分类、汇总、计算、传递及报告等工作。
(二)会计核算自动化、集中化
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试算平衡、登记账簿等以往依靠人工完成的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能将分散的数据统一汇总到会计软件中进行集中处理,既提高了数据汇总的速度,又增强了企业集中管控的能力。
(三)数据处理及时准确
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会计数据的分类、汇总、计算、传递和报告等工作,使会计处理流程更为简便,核算结果更为精确。
(四)内部控制多样化
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内部控制由过去的纯粹人工控制发展成为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内部控制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要求更加严格,实施更加有效。
第二节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其功能模块
一、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企业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主要有购买、定制开发、购买与开发相结合等方式。
其中,定制开发包括企业自行开发、委托外部单位开发、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三种具体开发方式。
(一)购买通用会计软件
通用会计软件是指软件公司为会计工作而专门设计开发,并以产品形式投入市场的应用软件。企业作为用户,付款购买即可获得软件的使用、维护、升级以及人员培训等服务。
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投入少,见效快,实现信息化的过程简单。
(二)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是指企业自行组织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
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能够在充分考虑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设计最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会计软件。
(三)委托外部单位开发
委托外部单位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委托外部单位进行会计软件开发。
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开发的会计软件针对性较强,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四)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
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是指企业联合外部单位进行软件开发,由本单位财务部门和网络信息部门进行系统分析,外单位负责系统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开发完成后,对系统的重大修改由网络信息部门负责,日常维护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
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开发工作既考虑了企业的自身需求,又利用了外部单位的软件开发力量,开发的系统质量较高。
二、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一)会计软件各模块的功能描述
完整的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包括:账务处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应收管理模块、应付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存货核算模块、财务分析模块、预算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其他管理模块。
1.账务处理模块
账务处理模块是以凭证为数据处理起点,通过凭证输入和处理,完成记账、银行对账、结账、账簿查询及打印输出等工作。
2.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主要是以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明细账为基础,实现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折旧计提和分配、设备管理等功能,同时提供了固定资产按类别、使用情况、所属部门和价值结构等进行分析、统计和各种条件下的查询、打印功能,以及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数据接口管理。
3.工资管理模块
工资管理模块是进行工资核算和管理的模块,该模块以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提供的员工及其工资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完成员工工资数据的收集、员工工资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摊、个人所得税计算和按照部门、项目、个人等条件进行工资分析、查询和打印输出,以及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数据接口管理。
4.应收、应付管理模块
应收、应付管理模块以发票、费用单据、其他应收单据、应付单据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销售、采购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收、应付款项的收回、支付和转账,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及冲销,并对往来业务中的票据、合同进行管理,同时提供统计分析、打印和查询输出功能,以及与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账务处理等模块进行数据传递的功能。
5.成本管理模块
成本管理模块主要提供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功能,以满足会计核算的事前预测、事后核算分析的需要。此外,成本管理模块还具有与生产模块、供应链模块,以及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存货核算等模块进行数据传递的功能。
6.报表管理模块
报表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相连,可以根据会计核算的数据,生成各种内部报表、外部报表、汇总报表,并根据报表数据分析报表,以及生成各种分析图等。在网络环境下,很多报表管理模块同时提供了远程报表的汇总、数据传输、检索查询和分析处理等功能。
7.存货核算模块
存货核算模块以供应链管理模块产生的入库单、出库单、采购发票等核算单据为依据,核算存货的出入库和库存金额、余额,确认采购成本,分配采购费用,确认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并将核算完成的数据,按照需要分别传递到成本管理模块、应付管理模块和账务处理模块。
8.财务分析模块
财务分析模块从会计软件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运用各种专门的分析方法,完成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分析,实现对财务数据的进一步加工,生成各种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各种信息,为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9.预算管理模块
预算管理模块将需要进行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子公司、分支机构、部门、产品、费用要素等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定义为利润中心、成本中心、投资中心等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然后确立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方案,指定预算审批流程,明确预算编制内容,进行责任预算的编制、审核、审批,以便实现对各个责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绩效考核。
10.项目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主要是对企业的项目进行核算、控制与管理。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立项、计划、跟踪与控制、终止的业务处理以及项目自身的成本核算等功能。
11.其他管理模块
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其他管理模块一般包括领导查询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等。领导查询模块可以按照领导的要求从各模块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处理,以最直观的表格或图形显示,使得管理人员通过该模块及时掌握企业信息;决策支持模块利用现代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决策模型,实现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业务决策辅助信息。
上述各模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有着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它们共同构成了会计软件,实现了会计软件的总目标。
(二)会计软件各模块的数据传递
会计软件是由各功能模块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为实现相应功能,相关模块之间相互依赖,互通数据。
(1)存货核算模块生成的存货入库、存货估价入账、存货出库、盘亏/毁损、存货销售收入、存货期初余额调整等业务的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存货账簿。
(2)应付管理模块完成采购单据处理、供应商往来处理、 票据新增、付款、退票处理等业务后,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赊购往来及其相关账簿。
(3)应收管理模块完成销售单据处理、客户往来处理、票据处理及坏账处理等业务后,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赊销往来及其相关账簿。
(4)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生成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盘盈、 盘亏、固定资产变动、固定资产评估和折旧分配等业务的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相关的资产账簿。
(5)工资管理模块进行工资核算,生成分配工资费用、应交个人所得税等业务的记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以便用户审核登记应付职工薪酬及相关成本费用账簿;工资管理模块为成本管理模块提供人工费资料。
(6)成本管理模块中,如果计入生产成本的间接费用和其他费用定义为来源于账务处理模块,则成本管理模块在账务处理模块记账后,从账务处理模块中直接取得间接费用和其他费用的数据;如果不使用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存货核算模块,则成本管理模块还需要在账务处理模块记账后,自动从账务处理模块中取得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折旧费用等数据;成本管理模块的成本核算完成后,要将结转制造费用、结转辅助生产成本、结转盘点损失和结转工序产品耗用等记账凭证数据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
(7)存货核算模块为成本管理模块提供材料出库核算的结果;存货核算模块将应计入外购入库成本的运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和应计入委托加工入库成本的加工费传递到应付管理模块。
(8)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为成本管理模块提供固定资产折旧费数据。
(9)报表管理和财务分析模块可以从各模块取数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10)预算管理模块编制的预算经审核批准后,生成各种预算申请单,再传递给账务处理模块、应收管理模块、应付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进行责任控制。
(11)项目管理模块中发生和项目业务相关的收款业务时, 可以在应收发票、收款单或者退款单上输入相应的信息,并生成相应的业务凭证传递至账务处理模块;发生和项目相关采购活动时,其信息也可以在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应付模块的采购发票上记录;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引入项目数据可以更详细地归集固定资产建设和管理的数据;项目的领料和项目的退料活动等数据可以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凭证传递到账务处理模块。
此外,各功能模块都可以从账务处理模块获得相关的账簿信息;存货核算、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模块均可以从成本管理模块获得有关的成本数据。
第三节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一、会计软件和服务
(一)会计软件
1.会计软件应当保障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开展会计核算,不得有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功能设计。
2.会计软件的界面应当使用中文并且提供对中文处理的支持,可以同时提供外国或者少数民族文字界面对照和处理支持。
3.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
4.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
5.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确保对同类已记账凭证的连续编号,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
6.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XBRL 财务报告。
7.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
8.会计软件应当具有会计资料归档功能,提供导出会计档案的接口,在会计档案存储格式、元数据采集、真实性与完整性保障方面,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
9.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
(二)会计软件供应商服务
1.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应当在技术上保证客户会
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对于因供应商原因造成客户会计资料泄露、毁损的,客户可以要求供应商承担赔偿责任。
2.客户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使用会计软件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归客户所有。
软件供应商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供客户导出电子会计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客户导出电子会计资料的请求。
3.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应当做好本厂商不能维持
服务情况下,保障企业电子会计资料安全以及企业会计工作持续进行的预案,并在相关服务合同中与客户就该预案做出约定。
4.软件供应商应当努力提高会计软件相关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解决用户使
用中的故障问题。会计软件存在影响客户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问题的,软件供应商应当为用户免费提供更正程序。
5.鼓励软件供应商采用呼叫中心、在线客服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实时技术支持。
6.软件供应商应当就如何通过会计软件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提供专门教程和相关资料。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1.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会计信
息化在本企业的应用。企业应当制定专门机构或岗位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未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企业,由其委托的代理记账机构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2.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建设内容,
避免投资浪费。
3.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注重信息系统与经营环境的契合,通过信息化
推动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革新,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的制度体系。
4.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注重整体规划,统一技术标准、
编码规则和系统参数,实现各系统的有机整合,消除信息孤岛。
5.企业配备的会计软件应当符合会计软件和服务规范的要求。
6.企业配备会计软件,应当根据自身技术力量以及业务需求,考虑软件功能、安全
性、稳定性、响应速度、可扩展性等要求,合理选择购买、定制开发、购买与开发相结合等会计软件配备方式。定制开发包括企业自行开发、委托外部单位开发、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
7.企业通过委托外部单位开发、购买等方式配备会计软件,应当在有关合同中约定
操作培训、软件升级、故障解决等服务事项,以及软件供应商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责任。
8.企业应当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通过业务的处理直接驱动会计记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业务数据与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
9.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本企业信息系统与银行、 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单位信息系统的互联,实现外部交易信息的集中自动处理。
10.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前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应当安排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专门机构或者岗位参与,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需求。
11.企业应当遵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全过程的控制,将控制过程和控制规则融入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对违反控制规则情况的自动防范和监控,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12.对于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且具有明晰审核规则的会计凭证,可以将审核规则嵌入会计软件,由计算机自动审核。未经自动审核的会计凭证,应当先经人工审核再进行后续处理。
13.处于会计核算信息化阶段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实现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控制、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信息化。处于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实现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决策支持信息化。
14.外商投资企业使用的境外投资者指定的会计软件或者跨国企业集团统一部署的会计软件,应当符合会计软件和服务规范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会计资料管理
1.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工作集中的企业以及企业分支机构,应当为外部会计监督机构及时查询和调阅异地储存的会计资料提供必要条件。
(2)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服务器的部署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数据服务器部署在境外的,应当在境内保存会计资料备份,备份频率不得低于每月一次。境内备份的会计资料应当能够在境外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时,独立满足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以及外部会计监督的需要。
(3)企业会计资料中对经济业务事项的描述应当使用中文,可以同时使用外国或者少数民族文字对照。
(4)企业应当建立电子会计资料备份管理制度,确保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5)企业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及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电子会计资料;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将其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
(6)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辅助性会计资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①所记载的事项属于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②由企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③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人类可读形式查询和输出;④企业信息系统具有防止相关数据被篡改的有效机制;⑤企业对相关数据建立了电子备份制度,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⑥企业对电子和纸面会计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索引体系。
(7)企业获得的需要外部单位或者个人证明的原始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①会计资料附有外部单位或者个人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可靠的电子签名;②电子签名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第三方认证;③所记载的事项属于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④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人类可读形式查询和输出;⑤企业对相关数据建立了电子备份制度,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⑥企业对电子和纸面会计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索引体系。
(8)企业会计资料的归档管理,遵循国家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9)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财政部报送XBRL财务报告。
 
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
2.掌握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
3.掌握会计软件的网络环境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防范措施、检测与清除手段
5.了解计算机黑客常用手段及其防范措施
6.掌握安全使用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
 
一、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一般包括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和通信设备。
(一)输入设备
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电自动扫描仪、条形码扫描仪(又称扫码器)、二维码识读设备、POS机、 芯片读卡器、语音输入设备、手写输入设备等。
在会计软件中,键盘一般用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关信息的输入工作;鼠标一般用来完成会计软件中的各种用户指令,选择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菜单;扫描仪一般用来完成原始凭证和单据的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存入会计软件相关数据库中。
(二)处理设备
处理设备主要是指计算机主机。中央处理器(CPU )是计算机主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按照程序给出的指令序列,分析并执行指令。
(三)存储设备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即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一Only Memory ),一般容量较小,但数据存取速度较快。断电后, RAM的数据将消失。
外存储器一般存储容量较大,但数据存取速度较慢。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U盘、光盘等。会计软件中的各种数据一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四)输出设备
计算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
在会计软件中,显示器既可以显示用户在系统中输入的各种命令和信息,也可以显示系统生成的各种会计数据和文件;打印机一般用于打印输出各类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各种会计资料。
(五)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有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
二、硬件结构
硬件结构是指硬件设备的不同组合方式。会计信息系统中常见的硬件结构通常有单机结构、多机松散结构、多用户结构和微机局域网络四种形式。
(―)单机结构
单机结构属于单用户工作方式,一台微机同一时刻只能 一人使用。
(二)多机松散结构
多机松散结构是指有多台微机,但每台微机都有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每台微机仍属单机结构,各台微机不发生直接的数据联系(通过磁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传送数据)。
(三)多用户结构
多用户结构又称为联机结构,整个系统配备一台计算机主机(通常是中型机,目前也有较高档的微机)和多个终端(终端由显示器和键盘组成)。主机与终端的距离较近(0.1 千米左右),并为各终端提供虚拟内存,各终端可同时输入数据。
(四)微机局域网络
微机局域网络(又称为网络结构),是由一台服务器(通常是高档微机)将许多中低档微机连接在一起(由网络接口卡、通讯电缆连接),相互通信、共享资源,组成一个功能更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微机局域网络通常分为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两种结构,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第二节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
 
一、软件的类型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用来控制计算机运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一类软件。系统软件通常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软件和语言处理程序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支撑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以及用户操作环境的系统软件,具有对硬件直接监管、管理各种计算机资源以及提供面向应用程序的服务等功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是指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数据的集合,它具有数据冗余度小、可共享等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目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ybase、Visual FoxPro、Informix、SQL Server、 Access 等。
数据库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此外还包括应用程序、硬件和用户。会计软件是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软件。
3.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指为配合应用软件有效运行而使用的工具软件,它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等,其任务是将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机器指令代码。
(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软件。会计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二、安装会计软件的前期准备
在安装会计软件前,技术支持人员必须首先确保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符合会计软件的运行要求。
在检查并设置完操作系统后,技术支持人员需要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
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需要某些支撑软件的辅助。因此,在设置完操作系统并安装完数据库管理系统后,技术支持人员应该安装计算机缺少的支撑软件。
在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满足会计软件的运行要求,并安装完毕数据库管理软件和支撑软件后,技术支持人员方可开始安装会计软件,同时应考虑会计软件与数据库系统的兼容性。
第三节会计软件的网络环境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的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许多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处理等三个方面。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三类。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组成部分
(一)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控制客户端计算机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并能存储、处理网络上大部分的会计数据和信息。
(二)客户机
客户机又称为用户工作站,是连接到服务器的计算机,能够享受服务器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三)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是把网络中的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各种设备的总称,这些设备包括中继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第四节 会计软件的安全
一、安全使用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
常见的非规范化操作包括密码与权限管理不当、会计档案保存不当、未按照正常操作规范运行软件等。这些操作可 能威胁会计软件的安全运行。
(—)严格管理账套使用权限
在使用会计软件时,用户应该对账套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数据外泄;用户不能随便让他人使用电脑;在离开计算机时,必须立即退出会计软件,以防止他人偷窥系统数据。
(二)定期打印备份重要的账簿和报表数据
为防止硬盘上的会计数据遭到意外或被人为破坏,用户需要定期将硬盘数据备份到其他磁性介质上(如U盘、光盘等)。在月末结账后,对本月重要的账簿和报表数据还应该打印备份。
(三)严格管理软件版本升级
对会计软件进行升级的原因主要有:因改错而升级版本;因功能改进和扩充而升级版本;因运行平台升级而升级版本。经过对比审核,如果新版软件更能满足实际需要,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升级。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寄生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隐蔽性;
(5)破坏性;
(6)触发性。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1.按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能力分类
计算机病毒可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
2.按计算机病毒存在的方式分类
计算机病毒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病毒和网络病毒。
(三)导致病毒感染的人为因素
1.不规范的网络操作
不规范的网络操作可能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其主要途径包括浏览不安全网页、下载被病毒感染的文件或软件,接收被病毒感染的电子邮件、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等。
2.使用被病毒感染的磁盘
使用来历不明的硬盘和U盘,容易使计算机感染病毒。
(四)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症状
当计算机感染病毒时,系统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症状,主要有:
(1)系统启动时间比平时长,运行速度减慢;
(2)系统经常无故发生死机现象;
(3)系统异常重新启动;
(4)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异常减少,磁盘访问时间比平时长;
(5)系统不识别硬盘;
(6)文件的日期、时间、属性、大小等发生变化;
(7)打印机等一些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8)程序或数据丟失或文件损坏;
(9)系统的蜂鸣器出现异常响声;
(10)其他异常现象。
(五)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主要有:
(1)规范使用U盘的操作;
(2)使用正版软件,杜绝购买盗版软件;
(3)谨慎下载与接收网络上的文件和电子邮件;
(4)经常升级杀毒软件;
(5)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火墙;
(6)经常检查系统内存;
(7)计算机系统要专机专用,避免使用其他软件。
(六)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
1.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人工检测和自动检测两种。
2.机病毒的清除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清除病毒一般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软件可以同时清除多种病毒,并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
三、计算机黑客的防范
计算机黑客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的计算机入侵者。他们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非常精通,能够了解系统的漏洞及其原因所在,通过非法闯入计算机网络来窃取机密信息,毁坏某个信息系统。
(―)黑客常用手段
1.密码破解
黑客通常采用的攻击方式有字典攻击、假登陆程序、密码探测程序等,主要目的是获取系统或用户的口令文件。
2.IP嗅探与欺骗
IP嗅探是一种被动式攻击,又叫网络监听。它通过改变网卡的操作模式来接收流经计算机的所有信息包,以便截取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或口令。
欺骗是一种主动式攻击,它将网络上的某台计算机伪装成另一台不同的主机,目的是使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误将冒名顶替者当成原始的计算机而向其发送数据。
3.攻击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是指程序在设计、实现和操作上存在的错误。黑客利用这些漏洞攻击网络中的目标计算机。
4.端口扫描
由于计算机与外界通信必须通过某个端口才能进行。黑客可以利用一些端口扫描软件对被攻击的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搜索到计算机的开放端口并进行攻击。
(二)防范黑客的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2.数据加密;
3.身份认证;
4.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策略。
 
第三章会计软件的应用
 
【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
2.掌握会计软件的初始化应用
3.掌握会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应用,包括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报表管理等模块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
 
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一般包括系统初始化、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等环节。
一、系统初始化
(一)系统初始化的特点和作用
系统初始化是系统首次使用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并录入基础档案与初始数据的过程。
系统初始化是会计软件运行的基础。它将通用的会计软件转变为满足特定企业需要的系统,使手工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数据处理工作得以在计算机环境下延续和正常运行。
(二)系统初始化的内容
系统初始化的内容包括系统级初始化和模块级初始化。
1.系统级初始化
系统级初始化是设置会计软件所公用的数据、参数和系统公用基础信息,其初始化的内容涉及多个模块的运行,不特定专属于某个模块。
系统级初始化内容主要包括:(1)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2)增加操作员并设置权限;(3)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
2.模块级初始化
模块级初始化是设置特定模块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数据和本模块的基础信息,以保证模块按照企业的要求正常运行。
模块级初始化内容主要包括:
(1 )设置模块控制参数;
(2)设置模块基础信息;
(3)录入模块初始数据。
二、日常处理
(―)日常处理的含义
日常处理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内,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重复、频繁发生的业务处理过程。
(二)日常处理的特点
1.日常业务频繁发生,需要输入的数据量大;
2.日常业务在每个会计期间内重复发生,所涉及金额不尽相同。
三、期末处理
(一)期末处理的含义
期末处理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所要完成的特定业务。
(二)期末处理的特点
1.有较为固定的处理流程;
2.业务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四、数据管理
在会计软件应用的各个环节均应注意对数据的管理。
(一)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指将会计软件的数据输出保存在其他存储介质上,以备后续使用。数据备份主要包括账套备份、年度账备份等。
(二)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又称数据仮复,是指将备份的数据使用会计软件恢复到计算机硬盘上。它与数据备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数据还原主要包括账套还原、年度账还原等。
第二节系统级初始化
 
系统级初始化包括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增加操作员并设置权限、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等内容。
一、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
(一)创建账套
账套是指存放会计核算对象的所有会计业务数据文件的总称,账套中包含的文件有会计科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一个账套只能保存一个会计核算对象的业务资料,这个核算对象可以是企业的一个分部,也可以是整个企业集团。
建立账套是指在会计软件中为企业建立一套符合核算要求的账簿体系。在同一会计软件中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账套。
(二)设置账套相关信息
建立账套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核算要求设置相关信息。账套信息主要包括账套号、企业名称、企业性质、会计期间、记账本位币等。
(三)账套参数的修改
账套建立后,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某些已经设定的参数内容进行修改。如果账套参数内容已被使用,进行修改可能会造成数据的紊乱,因此,对账套参数的修改应当谨慎。
二、管理用户并设置权限
(―)管理用户
用户是指有权登录系统,对会计软件进行操作的人员。管理用户主要是指将合法的用户增加到系统中,设置其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对不再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注销等操作。
(二)设置权限
在增加用户后,一般应该根据用户在企业核算工作中所担任的职务、分工来设置、修改其对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通过设置权限,用户不能进行没有权限的操作,也不能查看没有权限的数据。
三、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
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包括设置编码方案、基础档案、收付结算信息、凭证类别、外币和会计科目等。
(一)设置编码方案
设置编码方案是指设置具体的编码规则,包括编码级次、各级编码长度及其含义。其目的在于方便企业对基础数据的编码进行分级管理。设置编码的对象包括部门、职员、客户、供应商、会计科目、存货分类、成本对象、结算方式和地区分类等。编码符号能唯一地确定被标识的对象。
(二)设置基础档案
设置基础档案是后续进行具体核算、数据分类、汇总的基础,其内容一般包括设置企业部门档案、职员信息、往来单位信息、项目信息等。
(三)设置收付结算方式
设置收付结算方式一般包括设置结算方式编码、结算方式名称等。其目的是建立和管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货币结算方式,方便银行对账、票据管理和结算票据的使用。
(四)设置凭证类别
设置凭证类别是指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编制。用户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选择或自定义凭证类别。
凭证类别设置完后,用户应该设置凭证类别限制条件和限制科目,两者组成凭证类别校验的标准,供系统对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输入校验,以便检查录入的凭证信息和选择的凭证类别是否相符。
(五)设置外币
设置外币是指当企业有外币核算业务时,设置所使用的外币币种、核算方法和具体汇率。通常在设置外币时,需要输入币符、币名、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记账汇率和折算方式等信息。
(六)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将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录入到系统中,并按照企业核算要求和业务要求,对每个科目的核算属性进行设置。设置会计科目是填制会计凭证、记账、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系统通常会提供预置的会计科目。用户可以直接引入系统提供的预置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增加、修改、删除会计科目。如果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与预置的会计科目相差较多,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全部会计科目。
增加会计科目时,应遵循先设置上级会计科目,再设置下级会计科目的顺序。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不能为空。增加的会计科目编码必须遵循会计科目编码方案。
删除会计科目时,必须先从末级会计科目删除。删除的会计科目不能为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
 
第三节账务处理模块的应用
 
一、账务处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一)设置控制参数
在会计软件运行之前,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来选择相应的运行控制参数,以符合企业核算的要求。在账务处理模块中,常见的参数设置包括凭证编号方式、是否允许操作人员修改他人凭证、凭证是否必须输入结算方式和结算号、现金流量科目是否必须输入现金流量项目、出纳凭证是否必须经过出纳签字、是否对资金及往来科目实行赤字提示等。
(二)录入会计科目初始数据
会计科目初始数据录入是指第一次使用账务处理模块时,用户需要在开始日常核算工作前将会计科目的初始余额以及发生额等相关数据输入到系统中。
1.录入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在系统中一般只需要对末级科目录入期初余额,系统会根据下级会计科目自动汇总生成上级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在期初余额录入完毕后,用户应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期初余额的录入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由于初始化的工作量较大,在日常业务发生时可能初始化工作仍然没有完成,因此即使试算报告提示有误,仍可以输入记账凭证,但是不能记账。
2.录入会计科目本年累计发生额
用户如在会计年度初建账,只需将各个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录入到系统中即可;用户如在会计年度中建账,则除了需要录入启用月份的月初余额外,还需录入本年度各会计科目截止上月份的累计发生额。系统一般能根据本月月初数和本年度截止上月份的借、货方累计发生数,自动计算出本会计年度各会计科目的年初余额。
二、账务处理模块日常处理
(一)凭证管理
1.凭证录入
(1)凭证录入的内容。
凭证录入的内容包括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附件张数、摘要、会计科目、发生金额、制单人等。用户应该确保凭证录入的完整、准确。另外,对于系统初始设置时已经设置为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在填制凭证时,系统会弹出相应的窗口,要求根据科目属性录入相应的辅助信息;对于设置为外币核算的会计科目,系统会要求输入外币金额和汇率;对于设置为数量核算的会计科目,系统会要求输入该会计科目发生的数量和交易的单价。
(2)凭证录入的输入校验
在凭证实时校验时,系统会对凭证内容的合法性进行校验。校验的内容包括:
①会计科目是否存在,即会计科目是否是初始化时设置的会计科目;
②会计科目是否为末级科目;
③会计科目是否符合凭证的类别限制条件;
④发生额是否满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凭证要求;
⑤凭证必填内容是否填写完整;
⑥手工填制凭证号的情况下还需校验凭证号的合理性。
2.凭证修改
(1)凭证修改的内容
凭证可以修改的内容一般包括摘要、科目、金额及方向等。凭证类别、编号不能修改,制单日期的修改也会受到限制。在对凭证进行修改后,系统仍然会按照凭证录入时的校验标准来对凭证内容进行检查,只有满足了校验条件后,才能进行保存。
(2)凭证修改的操作控制。
①  改未审核或审核标错的凭证;
②  改已审核而未记账的凭证;
③  改已经记账的凭证;
④  改他人制作的凭证;
3.凭证审核
(1)凭证审核功能。
审核凭证是指审核人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对于完成制单的记账凭证的正确性、合规合法性等进行 检查核对,审核记账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记账凭证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所附单据是否真实、完整等。
(2)凭证审核的操作控制。
①审核人员和制单人员不能是同一人;
②审核凭证只能由具有审核权限的人员进行;
③已经通过审核的凭证不能被修改或者删除,如果要修改或删除,需要审核人员取消审核签字后,才能进行;
⑤  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必须进行修改,并通过审核后方可被记账。
4.凭证记账
(1)记账功能。
在会计软件中,记账是指由具有记账权限的人员,通过记账功能发出指令,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预先设计的记账程序自动进行合法性校验、科目汇总、登记账目等操作。
(2)记账的操作控制。
①期初余额不平衡、不能记账;
②上月未结账,本月不可记账;
③未被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
④一个月可以一天记一次账,也可以一天记多次账,还可以多天记一次账
⑤  记账过程中,不应人为终止记账。
5.凭证查询
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用户可以查询符合条件的凭证,以便随时了解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
(二)出纳管理
出纳主要负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出纳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资金日报表的管理,支票管理,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对账是指在每月月末,企业的出纳人员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发来的当月银行存款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勾对已达账项,找出未达账项,并编制每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过程。
会计软件中执行银行对账功能,具体步骤包括银行对账初始数据录入、本月银行对账单录入、对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
(三)账簿查询
1.科目账查询
(1)总账查询;
(2)明细账查询;
(3)余额表查询;
(4)多栏账查询;
(5)日记账查询;
2.辅助账查询
辅助账查询一般包括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个人往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的辅助总账、辅助明细账查询。在会计科目设置时,如果某一会计科目设置多个辅助核算,则在输出时会提供多种辅助账簿信息。
三、账务处理模块期末处理
账务处理模块的期末处理是指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所要完成的特定业务,主要包括会计期末的转账、对账、结账等。
(一)自动转账
自动转账是指对于期末那些摘要、借货方会计科目固定不变,发生金额的来源或计算方法基本相同,相应凭证处理基本固定的会计业务,将其既定模式事先录入并保存到系统中,在需要的时候,让系统按照既定模式,根据对应会计期间的数据自动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自动转账的目的在于减少工作量,避免会计人员重复录入此类凭证,提高记账凭证录入的速度和准确度。
1.自动转账的步骤
(1)自动转账定义。
自动转账定义是指对需要系统自动生成凭证的相关内容进行定义。在系统中事先进行自动转账定义,设置的内容一般包括编号、凭证类别、摘要、会计科目、辅助项目、方向、发生额计算公式等。
(2)自动转账生成。
自动转账生成是指在自动转账定义完成后,用户每月月末只需要执行转账生成功能,即可快速生成转账凭证,并被保存到未记账凭证中。
2.常用的自动转账功能
(1)自定义转账。
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