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常识

管鲍之交翻译(2020高考作文系列一——管鲍之交里的心灵鸡汤)

管鲍之交翻译
野芒自然语文

我们与您分享最自然、最鲜活、最生活的古诗文

分析题目:此道作文题目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所以读懂材料,全面把握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材料作文往往可以给考生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只要是从材料中挖掘而出的角度,明确立意,立意正确,并且可以利用有效论据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
从本道题目来说,我认为这篇材料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立意:
a、管仲;b、鲍叔;c、齐桓公;d.三者的群体
那么究竟从这四个角度如何立意,才可以明确中心,升华主题呢?首先要先对这个材料进行追根溯源,了解其真正的含义,才可以作出取舍。
知识链接:
一、成语:管鲍之交,意思是指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出自《列子·力命》。《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二、历史典故
1、春秋五霸
据说,周初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到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多个,其中比较大的只有齐,晋、楚、秦、鲁、卫、燕、宋、陈、蔡、郑、曹、吴、越等十几个国家。这些诸侯国,都想自己当上霸主。因此,大国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主要特点,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历史书上所说的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最先当上了霸主。
2、管仲为相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北部,齐国称霸,与齐国的大政治家管仲分不开,但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的,是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说: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时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不是因为他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当时,齐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一个是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人;一个是公子小白,母亲是卫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将来继位当国君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和你每人辅佐一个吧。”从此,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公子小白。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杀死了齐襄公,夺了君位。不到一个月,公孙无知又被大臣们杀死了。齐国有些大臣暗地派使者去莒国迎接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鲁庄公听到这个消息,亲自率领三百辆兵车,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他先让管仲带一部分兵马在路上去拦截公子小白。管仲日夜兼程,追到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远远看见公子小白端坐车中。管仲趁其不备,弯弓搭箭,瞄准小白,一箭射去。小白口吐鲜血,倒在车上。管仲认为小白死了,便驾车飞跑向鲁庄公报告。
哪里知道,管仲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把舌头咬破,假装吐血而死。鲍叔牙说:“我们得快跑,说不定管仲还会回来。”于是,他们抄小路赶到了齐国都城临淄。齐国原来主张立公子纠为国君的大臣们,见公子小白先回来了,就很犹豫,鲍叔牙说:“齐国连遭内乱,非得有个像公子小白这样贤明的人来当国君,才能安定。现在公子小白比公子纠先回来了,这不正是天意吗?你们再想一想,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来,要是公子纠当了国君,鲁庄公肯定要勒索财物,齐国本来就够惨的了,那样一来,怎么受得了呢?”大臣们听鲍叔牙说得有理,便都同意让公子小白即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过了好几天,鲁庄公率领大军到达齐国的边境。他听说公子小白经当上了国君,顿时大怒,马上向齐发动进攻。结果鲁庄公大败回国,还没喘过气,齐国大军又打上门来了,强令鲁庄公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鲁庄公不愿意为一个公子纠冒亡国的风险,就下令将公子纠杀死,又叫人把管仲抓起来,准备送给齐国。谋士施伯对鲁庄公说:“管仲是天下奇才,如果齐国用了他,对咱们是莫大的威胁,还不如把他留在鲁国。”鲁庄公说;“我们重用齐桓公的仇人,他是不会饶过我们的。”施伯说:“您如果不用,那就干脆把他杀了。” 鲍叔牙派到鲁国去接管仲的隰朋,听说鲁庄公要杀管仲,急忙对鲁庄公说:“我们国君对管仲恨之入骨,非要亲手杀他才解恨。你们把他交给我吧。”鲁庄公只好将公子纠的头连同管仲都交给隰朋带回齐国。鲍叔牙一见管仲,马上把管仲放了出来,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对管仲耿耿于怀,鲍叔牙说:“管仲射您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再说,您如果真要富国强兵,建立霸业,没有一大批贤明的人是不行的。”齐桓公说:“在我的大臣中,你是最忠心、最能干的了,我要请你作相。”鲍叔牙说:“我不过是个小心谨慎、奉公守法的臣子而已,管仲才是治国图霸的人才哪!”
齐桓公见鲍叔牙这么推崇管仲,就接见了管仲,管仲到了宫廷,急忙跪下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虚心地向他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方法。两人越谈越投机,真是相见恨晚。齐桓公就任命管仲为相。
 
3、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于丞相任位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内容。
管仲改革的几点重要理论:
(1)选贤任能
这种用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
(2)富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实现“富民”,管子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同时也十分重视工商业。他说:“无市,则民乏矣。”、“无末利,则本业何出?”因而,管子认为,农、工、商各业必须同时兼顾,“务本饬末则富”。
(3)以商止战
“以商止战”就是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同时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均衡。他不主张用严酷的刑罚来威慑百姓,因为:“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顺民心”?管仲的答案是要“从其四欲”,即:“百姓厌恶劳苦忧患,我就要使他们安逸快乐;百姓厌恶贫困低贱,我就要使他们富足显贵;百姓厌恶危险灾祸,我就要使他们生存安定;百姓厌恶灭种绝后,我就要使他们生养繁衍。”在管仲眼里,这个世界不是由“好人”或“坏人”组成的,而是由“自私自利”的人组成的,所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孔子和孟子看到了人性的善,尤其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商鞅和韩非看到了人性的恶,尤其在面临利益冲突的时候。所以,虽然儒家和法家的观点确实是对立的,但他们都推崇管仲。管仲既看到了人性的善,也看到了人性的恶,更看到了人性的“贪”,齐国之所以富强,正是基于管仲对人性的了解,并想办法,使之有机会得到人性的满足。
(4)鼓励消费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管子·奢靡》。
管仲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并指出:“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
(5)以法治国
齐桓公同意管仲以法治国的法制主义理念在齐国实施。此后,“事断于法”便成为法家法治的基本理论。管仲推行礼法并重,即推行道德教化,也可以称为“德治”,形成了“霸业”和“礼治”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在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管仲整肃齐国内政,上下齐心,国家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从而实现了称霸中原的目标。
管仲的重商政策,使齐国工商业繁荣发达,依靠国家垄断商业及经营而致富成为强国。管仲在长达40余年的丞相任期内,功成名就,既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可以说是先秦诸子中唯一成功的典范。即使在今天,管仲的思想遗产也仍有借鉴意义。

知识拓展:
 一、“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打天下,义字为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范云和何逊)
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就是记载的孔融和祢衡两个不同代人之间的忘年之交。
二、中考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选自《史記·管晏列传》,有删改)

【思考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恒过()
(2)而后作()
(3)鲍叔终善遇()
(4)及小白立()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4.【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甲】文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管仲的成功,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 

 
作文角度分析:
1、 鲍叔牙:宽厚友善,知人识人,如果说管仲是一匹千里马,那么鲍叔牙就是识马的伯乐,正是因为鲍叔牙的保护,为管仲争取到了展现个人才能的好时机。这个观点可以联系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同时,可以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指出如果不是因为鲍叔牙的保护与举荐,管仲是不可能获得为相的机遇,甚至性命难保。
举例:慧眼识珠的例子
1 )萧何月下追韩信、周文王礼遇姜子牙
2)著名文学家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数学是零分,但是他的一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得到了当时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闻一多的赏识,被破格录取。
3)胡适破格录取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担任大学国文系讲师。
4)巩俐两次高考落榜,中央戏剧学院招生老师发现了她的潜力,写了一份报告上交给文化部教育司,对巩俐予以特别批准,才有了后来的这位戛纳影后。
结论:正如《马说》中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只有胸怀宽广,仁厚之人才可以挖掘出生活中那些隐藏的千里马,提供给他们一方施展才华的舞台。否则,千里马跑得再快,也很可能是埋没于“槽枥之间”。

2、齐桓公:宽容大度,胸怀大志、知人善任。管仲曾经一箭射中公子小白,虽不至于害命,但亦可称为仇人。但是在国家大事面前,齐桓公可以放下个人的恩怨,以大业为重,知人善任,成就了管仲,更成就了自己。这不得不说齐桓公真乃胸怀大志的真男儿。
举例:
1)蔺相如不与廉颇争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
3)把朋友变成敌人是一种愚蠢,把敌人化为朋友是一种智慧。
4)宰相肚里能撑船

3、管仲:大仁大勇,绝处逢生。按照春秋时期的行为准则,主子失势身亡,辅臣是要为之殉葬的。公子纠被杀的时候,他的老师就自杀了。管仲不仅没有自杀,反而一转身就成了辅佐齐桓公的核心大臣,治理经济,发展军事,开疆辟土,所以有人说管仲贪财怕死,背信弃义,但鲍叔牙能够如此看重管仲,就说明管仲一定有与众不同之处。在某处有天赋者往往卓尔不群,与众不同。
引证:
1)这个观点可以联系苏轼的《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不论经商还是行伍,当周围人对管仲指指点点的时候,管仲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能为,自然成就了常人所不能成就的伟大事业。表面上成就的是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其实实现的是齐国的富国强兵,实现的是管仲自己的立国之志。
2)《论语》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翻译: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3)由此可知,古今之成就大事业者,往往必先经历常人之所未难,才能取得常人之所未得。正如《孟子》中所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例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

4、管仲+鲍叔牙:观点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伟大的友谊也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举例:柳宗元支持韩愈的古文运动;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伟大友谊;周恩来辅助毛泽东。

5、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成功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必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鲍叔牙的举荐,伯乐相马,齐桓公的唯才是举,再加上管仲本身的才能,才成就了齐国的霸主地位。这三人的故事,恰恰揭示了人与人相处的最好模式:惺惺相惜,互相欣赏,彼此成就。
这个观点可以联系曾国藩: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高的人能相互扶持,彼此成就,互惠共赢。境界低的人才会相互为难,导致深陷泥泞。
正面例证:
1)诸葛亮、关羽、张飞共同辅佐刘备
2)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和《飞驰人生》同时上映,三位导演虽是竞争,却互相认可,彼此鼓励。当《流浪地球》拍摄过半的时候,因为投资方临时撤资,郭帆团队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宁浩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拍摄场地和服装借给了郭帆,才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科幻大片。导演饶晓志说“春节档是竞争也是共赢,电影人的团结就是春天的来临。“
反面例证:
1)柳宗元《骂尸虫文》“妒人之能,幸人之失。“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因他人落魄而沾沾自喜,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心态。
2)战国时的庞涓和孙膑,都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感情很好,互称兄弟。后来庞涓出仕魏国,当上将军以后就不想履行自己当初对孙膑许下的诺言,担心孙膑比自己学识好,使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后来,心怀妒忌的庞涓表面与孙膑友善,却背地捏造罪名,让孙膑失去双腿。孙膑逃往齐国之后,与庞涓成为死对头,在马陵之战中,庞涓中了孙膑的设计,自刎而死,魏国也逐渐衰亡。由此可见,庞涓没有鲍叔牙的胸襟,魏王也没有齐桓公的格局,所以孙膑即便很有成就,也并没有成为管仲那样的治国安邦之才,。
3) 有个年轻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什么不同。上帝带他去参观了以后,年轻人发现,地狱里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却饥肠辘辘,瘦骨嶙峋。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肉汤的长勺,却因过长的手柄无法使用;而在天堂,同样的长勺和肉汤,却因为人人懂得互相喂食而红光满面,生活幸福。
总结:强者搭桥,渡人渡己;弱者筑墙,离心离德。勾心斗角之人,处处是地狱,欣赏互助之人,一念即天堂。

一道作文题,考核的就是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与体现。
语文的提高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只能是一点一滴。
野芒自然语文
我们只是引领,从不期望跟随
 

管鲍之交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