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无为而治讲的是什么(无为而治的内容是什么)

网友提问:

无为而治讲的是什么?

优质回答:

其实无为而治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在古代封建统治下,任何一种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为了治理国家和百姓的一种工具而已。汉初到汉武帝之前,曾经采用过道家思想治国,并不是代表着汉朝的统治有多好,还是这种思想相对于法家,更有利于统治天下黎民百姓。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这种思想是由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是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加以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世,修身养性,都应该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老子认为除了无为而治之外,统治者的一切行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所以这种思想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老百姓自由发展。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而对于那些符合道义的事情,还要必须有为。

但这种有为,必须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相当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种做法在道家看来,是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所致,所以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规律,还会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其实不是这样。人活在世上,每时每刻都在“为”,真正能“什么都不做”的,那是死人。

无为而治,简单地说,就是君主不妄为,天下就太平了。

什么是“不妄为”,就是顺应道,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强求。

比如说,农民们知道如何耕种。君主只要保证了耕者有其田,不过多征税,不乱派徭役,百姓生活自然富足。

但是如果君主认为自己比农民聪明,今天说种这个赚钱,明天说养那个赚钱,胡乱指挥。或者为了一己私欲,频繁征派百姓去修宫殿。那这个国家的百姓生活一定很贫困,国家也不可能富强。

其他网友回答

一、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做为献给统治阶级的南面术,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解析

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规范,倾向于不妄为,适于每一个人。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一点值得注意。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研究无为而治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而达到天下大治。什么是无为?从字面上看,无为似乎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的意思,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老子所说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他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里的“必作”利‘为’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三、内容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道”散形为炁,炁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引申到治国,“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为“道”中的规律)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是以法(“法”同“道”)治国,而非人治;人过多的干预社会秩序则乱,法治则井然有序。“无为而治”对于帝王个人准则而言,即是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具体事情分摊给臣下去做,不必事必躬亲。

四、范围

1,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 ,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2,企业管理

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高层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而在小事上则有所不为,就必须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的管理目的。

3,教育领域

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的思想,源自上古道文化体系,是一种遵从天道自然的思想法则,体现出古圣先贤面对宇宙人生的根本大智慧,是人类走向终极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须实施的一个根本思想法则。用现代思想来比喻,类似于“绿色发展”,但这句话用在社会上怎么理解呢?

要准确把握无为的涵义,首先必须知道无为是针对有为来说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既主张了无为,又批判了有为。如”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和“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这两句话其实是一个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历史性涵义,也就知道了什么是有为,知道老子为什么要强调无为了。

中国自从进入夏商周家天下社会之后,上层社会从人性上开始堕落,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人民群众越来越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在这种情形之下,越来越自私的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权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道德经中所言的“智者”,(实际就是阴谋家和野心家的意思)。老子说“大道费,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就是指在夏商周改朝换代过程中,那些被捧到天上的所谓“圣王”或“圣人”。 他们以伪善的面目来吸引大众眼球,并利用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来为自己篡权窃国的目标服务,西周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史记记载“姜尚辅周,实秉阴谋”。而且姜尚所著《六韬》《阴谋》等,都是违背了上古自然无为思想法则的智者学问。所以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统治阶级内部这种智者伪善的行为,在社会历史上产生出极为恶劣的影响,导致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兄弟父子之间,也不断为了权利而互相残杀,所以周朝的礼乐制度只能从表面上限制下层民众,根本就无法挽回这种因争权夺势导致人性变恶造成的礼崩乐坏局面。所以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

综合上述,有为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的人为,主要指统治阶级为了篡权窃国所使用的自我伪善包装,甚至还包括了颠倒是非的各种阴谋。史记说“皆宗太公为本某”实际上道出了导致人心不古的一个先例。所以,老子反对的 “智”就是有为的思想基础,也是人类不遵从自然之道的一种社会反映。

无为不仅是一种遵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原则,还体现出人的一种实际思想境界,不是简单容易可以实现和达到的。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且,老子还为圣人无为的思想指定了一个衡量的标准:既是“不可得”,既圣人的一切行为都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而不是如同周文王和姜尚那样,自己最终必须什么都得到。

事实上,无为和有为之间就好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无为不仅是有为思想的对立,所包括的含义其实非常广泛,如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无为而无不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以及”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爱以身为天下”等玄德与玄同的思想,还有善下之的百谷王精神,都是无为思想的体现。

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但庄子首先就把无为理解错了,说什么”君无为,而臣有为” 这就造成后人把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做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