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登鹳雀楼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网友提问:

古诗词鉴赏之登鹳雀楼,其解读及写作背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优质回答:

古诗词鉴赏之登鹳雀楼,其解读及写作背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是一首千古绝唱。是五言诗的压卷之作。无论从音律、起承转合、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都堪称上品。唯一不足的是,这首诗的作者被人冒领。却无证可考。但大多数版本认为这首诗是王之涣所作。鹳雀楼上也是王之涣所题。

王之涣处于盛唐时期,由于早年得志,才华横溢~,但却招到小人嫉妒,陷害。被迫离开官场。开始他的漫游生涯。这首诗就是他游览鹳雀楼时所作。

当时唐代诗歌盛行,统治者也比较重视诗歌的创作。当时武则天也是爱才惜才之人。当她看到这首诗时,感觉非常流畅自然。就问旁边的李峤,这是谁的作品。李峤狡黠的回答是朱斌的。于是武则天就赏赐朱斌绫罗绸缎千匹。并且加官进爵。而真正的作者王之涣却穷困潦倒,无人问津。清代学者在整理王之涣的诗时,就没把登鹳雀楼作为他的诗整理在一起。所以后人也有疑义。

正因为这首诗有人冒领,才有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人为王之涣打抱不平。才有了鹳雀楼赛诗,文人名流齐聚鹳雀楼。但没有一首诗超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下面就来看看这首诗:

登鹳雀楼

其他网友回答

谈诗论文之:登鹳雀楼

得闲之余,我同大家来谈论一下”登鹳雀楼”这首诗吧!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往下落,汹涌的黄河朝着东海滔滔奔流。想要把千里的风光景色看个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以上的解释,相信读者不会反对吧。现在我们来谈论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吧,先讲这首诗第一句的解释,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往下落,到第三句,要想把千里的风光景色看过够,即使再上一层高楼,也是看不到的,因为太阳下山,意味着天很快就要黑了,什么景色也看不见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心情再登高楼呢?如果当时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写出来的诗句应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何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积极向上的精神诗句。我们忍不住会问,诗人为什么会选择黄昏这个时候去登高楼,为什么不选择早上或者是中午的时候去登高楼呢?诗人写这首诗是不是有意要捉弄我们来卖弄自己的才华。我相信诗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如果按这首诗的意景来写,应该这样写才对。

红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明日再登楼。

这样写才合适诗人当时的心情,谈了这么多,难道这首诗要成为“千古之迷”了。不! 就让我来揭开这个迷底吧!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是这样解释的,白日:指白天。依山:指近处的小山。尽:指尽收眼底。第三句”欲穷千里目“。“欲:指想。穷:含有极目远望,发挥极限的意思,目:指眼目、眼睛。”登鹳雀楼“全诗是这样解释的。

“白天站在楼上,近处的小山尽收眼底,汹涌的黄河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要想把千里之外的风光看在眼里,就必须再上一层高楼“。这样的解释才合适诗人当时描写的情景,这首诗是先写近景,然后再发挥诗人的想象空间。有人会问为什么“依山“会解释成,近处的小山呢?因为“依“字的解释,就含有“依靠别人“的意思,你依靠别人就说明你是弱小的。

在民间的语言当中,有很多语言不易掌握,比如说“白天”民间语就说成“日间“或者说成“天光白日”。“晚上“民间说成“晚黑“如果说见到“白日“两字,就理解成“太阳“如果见到发“白日梦“就理解成发“太阳梦“那就闹出很多笑话来。发”白日梦“应该理解成“大白天做梦“才对。

在唐朝有很多诗人也是来自民间,诗中也带有很多民间语言,所以说唐诗也是民间语言集成的一部份。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汇,我担心中国古代文化,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下面请看鹳雀楼的日落图!

其他网友回答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此处黄河由北而来,向西南方向而去,从两山之间穿过(河流入断山),转了个弯向东直奔大海而去(黄河入海流)。两首《登鹳雀楼》都描摹出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畅当诗四句四景不敌王之涣诗一实景一虚景及由此引发之联想,成就千古绝唱。然而由于楼毁不存,后人对王之涣《登鹳雀楼》所描绘的景观出现误解,再后来人们人云亦云,有些压根没有亲历者也照章发挥,结果三人成虎,“白日依山尽”中“尽”等于“落”,太阳依山而落似成定论。只要你走近蒲州古城原鹳雀楼故址,再登上复建的鹳雀楼,你就应该产生疑问,畅当诗中四句四景都历历在目,但王之涣诗中之景何在?这就是因为对“白日依山尽”误读造成的。登上鹳雀楼,不能看到太阳依山而落,既使是冬至时节太阳也不会依山而落。而且面对落日方向,远处没有什么景物能让诗人产生穷千里目的强烈望欲,因而想要更上一层楼。笔者认为“白日依山尽”描绘的不是日落景,而是日出景。每年清明前后和白露前后,太阳从中条山没入地平线的地方(山尽:中条山的“尽头”)升起。“白日依山尽”中,“山尽”是名词,不能拆分。诗人登楼过程中,眼中的中条山不断向远方延伸。登上顶楼,目光越过数公里外的峨嵋塬头看到太阳从中条山的“尽头”升起,初升的太阳光在伍姓湖水反射下熠熠闪光,诗人灵感突发,或者说突发奇想,“更上一层楼”,目光就能越过“山尽”处看似很低的中条山而看到太阳从千里之外的海面或入海流的黄河河面升起。“欲穷千里目”就是欲目穷千里,有因有由,“更上一层楼”的联想顺理成章,当然这里更上的一层楼,是并不存在的,极其夸张的,理想化的一层楼。这也与当今人们引用“更上一层楼”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一致。

其他网友回答

耳熟能详、通俗易懂、家喻户晓的中国古诗词中,这首《登鹳雀楼》(王之涣)应该排在前列。

登高望远,表现出诗人不俗的胸怀抱负,这也是唐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诗也与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相呼应。

随着诗人的镜头,远处,我们看到了“白日依山尽”;看到的是“太阳”和“白云”;当镜头摇到近处,我们看到了“黄河” 看到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看到了壮观与气势磅礴。

看到了这些的,还只是凡人,是没有追求,没有想象力的人。盛唐时期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想得更远,有一种永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

这可能吗?“更上一层楼”啊! “千里目”“一层楼”,是诗一样的语言,是写虚,并非是写实,去一步步丈量。 是诗人满怀激情的憧憬和希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名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楼”,正好点题。

读完这首诗,仿佛就看到了盛世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