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渭南烧煤政策?
一、煤配点不得向禁燃区内群众销售燃煤,如有违反,立即取消经营资质;
二、煤配点不得向享受“双替代”政策的群众销售燃煤,如有违反,立即取消经营资质;
三、已实施“双替代”群众禁止使用燃煤,如若发现,给予处罚并收回取暖设施。在天然气尚未通达的区域大力倡导使用电暖炉、电暖器等设备取暖。
二、渭南双女户补贴政策?
关于双女户目前全省有两项补助政策。
一是民族奖励扶助政策。夫妻双方为农村户籍或单方为农村户籍,在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月100元补助;
二是合疗补助政策。在每年交合疗时按照当地政府给予一定减免政策。具体减免费用可咨询当地人民政府。
三、2021年渭南小升初政策?
2021年渭南市义务教育学校小升初条件(分五类)
1、一类:户籍和房产一致的适龄儿童,
2、二类:具有高新区户籍(不含空户、挂户)的适龄儿童,
3、三类:父母在高新区有住房(且已入住)的适龄儿童,
4、四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父母就业经营子女,
5、五类:不满足以上四类条件的属于第五类。
二、招录排序规则
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按照户籍和居住地一致、户籍、房产、随迁子女和门店经营的先后顺序规范入学。
四类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父母就业经营子女,各校要根据父母在本市缴纳社保时刻、居住证时刻和营业执照时刻等条件进行积分排序;
五类其他要根据父母一方务工时刻、租房时刻等条件进行积分排序(学位紧缺学区可从三类开始实行积分排序)。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按照分类登记、积分排队的技巧,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入学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指导家长合理选择学校、有序登记,不得在城区小学重复登记。
三类、四类、五类按照本类积分从高到低招生录取,直到学位占满为止,其余学生由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统筹调配到其他有学位学校就读。
四、陕西渭南买车补贴政策?
2月25日至3月25日,将在全省发放第一期电子消费券,总金额为9.39亿元。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由陕西省商务厅牵头,以“纵‘秦’乐购,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发放消费券。第一期电子消费券总金额为9.39亿元。类别包含汽车补贴电子消费券、家电家居家装电子消费券、餐饮电子消费券。手机GPS定位在陕西省的消费者均在此次发放范围内。
陕西省商务厅委托银联陕西分公司通过“云闪付”APP发放本期电子消费券。消费者在活动规定时刻内,通过“云闪付”APP或扫描线下参与商户店内海报申领。本期规划投放四轮,每轮电子消费券有效期7天。一个活动周期内按不同类型消费券确定每人限领次数。
五、农村户口政策?
农村户口的政策
1、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
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
2、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致,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3、征地补偿
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4、买房
农民可以到城市买房,但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不受法律保护。
5、大病保险和新农合
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大病保险对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针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农合人均筹资政府给与一定补助。
六、2020渭南中考录取政策?
考生填报志愿时刻
8月10日12:00至8月13日18:00
逾期不得补报
统一录取:8月16日至8月21日
志愿填报政策和规定
1.提前批次志愿
渭南高质量中学,临渭区瑞泉中学、经开区渭南中学40%的招生规划面向全市招生。
(1)统招生:考生根据个人梦想,在上述三所学校中选择1至3所学校填报志愿,按照平行志愿规则进行录取。
(2)特长生:特长生为参加各县市区组织的具有特长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特长生专业测试并被初录的学生,其他考生选报无效;特长生文化课分数线必须达到市上划定的特长生文化课最低控制分数线,接着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录取。
(3)定向生:渭南高质量中学50%定向招生规划指标到县校。瑞泉中学、渭南中学20%的定向招生规划指标到城三区以外的县市区学校,30%的定向招生规划指标到城三区学校。考生只能选报3所学校中的1所,定向志愿为具有该校定向资格的初中毕业学校的考生选报,其他考生选报无效。
2.县市区高中批次志愿
(1)城三区(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考生根据个人梦想,在城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及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中,选择1至5所学校填报志愿,按照平行志愿规则进行录取。
(2)其他县市区的考生在县域内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和全市民办学校中任意选报1至5所学校,按照平行志愿规则进行录取。
(3)定向志愿录取学校为本县市区具有定向资格的高中学校,具有定向条件的初中学校的考生可以选报,且只能选报1所。
(4)民办学校录取市内县域外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全市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
3.职业中学批次志愿
考生选报中等职业学校在全市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选报1至3所学校。
七、中央对渭南的政策一?
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
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进步质量。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
八、农村户口分类政策?
1、父母在农村,然而子女已经把户口迁出:此类家庭的宅基地在父母有生之年子女还有权利,但等到老人百年之后,由于子女户口不在农村,就不是集体所有者,也不享有集体宅基地的使用权利,这样的情况宅基地就会回归集体。
2、父母承包的土地,学说上迁出农村户口的子女也不享有继承权,但也不是完全的。如果经全体村民表决,票数高于三分之二后可以暂时不收回土地,仍由子女继承。
3、集体分红。农村的分红一般都是按人头计算,既然子女户口迁出不是村里的集体成员,相应的分红也就没有了资格。
聊了这么多,关于农村户口最新政策的相关内容,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分类,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等规则,对于农民来说,随着城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年轻人将户口迁离农村、迁入城市,意味着会丧失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和享受集体分红的权利。
九、农村户口土葬政策?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也有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深刻解读土葬改革,也就是说,在不宜推行火葬或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对落后的埋葬方式和风俗习性进行社会变革。
土葬之因此改革,目的在于在农村破除封建迷信,退葬还林,彻底实现遗体埋葬公墓化,丧葬习俗文明化。另外,取消土葬,实行火葬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丧葬所带来的一系列铺张浪费。有的地方丧葬费用特别高,租赁水晶棺、聘请吹鼓手、购买棺木(有的甚至棺木外面还有椁,浪费更严重),杀猪宰羊,购买花圈等纸货,租赁车辆,人员等等,让的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不堪重负,这些习俗都是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毒瘤。
因此,如果从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之日起,农村里如果还有老人去世,就要考虑老人的后事是否符合民族规定,否则,会由于不知法不懂法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如果以前自家坟墓占用了耕地的,在民族民政局等相关单位的警示下,应该及早挪坟,不要做违反民族政策的事务。推行火葬不进行土葬,这是中国国情所限制的,中国人多耕地少,不适合大面积普遍土葬。再说,如果到了农村,满眼都是坟墓也导致景观不和谐。
然而,民族的政策不是一刀切的,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还是有少量的土葬区。并且《殡葬管理条例’里面的管理方针是灵活的,让地方上的领导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至于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强行刨人家祖坟,强制性罚款等行为则是对民族政策的片面领会,是属于极端行为。
即使是在民族允许土葬、建造坟墓的地方,也要严格按照民族政策办事。开门见山说,建立坟墓不要占用耕地(我们庄子上农家乐占用了耕地的都被推平了)。接下来要讲,办理丧葬仪式不要铺张浪费太奢侈。最终,修建坟墓不要占地太大,更不要建立豪华型的墓地、墓碑。
十、天津农村户口政策?
一、实施户口登记“
从2017年1月1日起,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全面实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二、调整《居民户口簿》相关登记内容V:
公安机关在新签发的《居民户口簿’里面,“户别”栏不再填写“农业家庭户”或“非农业家庭户”,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
三、明确《居民户口簿》换领办法
本市户籍居民自愿到公安机关免费换领新的《居民户口簿》,公安机关不再统一换发。原《居民户口簿》可以继续使用,对“户别”栏登记内容需要变更的,可以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办理变更手续。
四、放开市内户口迁移限制
全面放开本市户籍居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户口迁移限制。对本市户籍居民因搬迁、投靠等缘故,需要将户口迁移至本市其他行政区合法稳定住所,手续齐全的,可以到迁入地公安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或有户籍窗口的派出所当场办理。
五、调整全市投靠配偶落户政策
自2017年1月1日起,投靠配偶来津落户政策调整为:本市户籍居民与外省市户籍居民结婚满3年,在本市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申请将外省市配偶户籍迁入我市落户。
对原为我市农业户口、因此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调整为居民户口、并在原农业户口所在地申报配偶投靠户口迁入的,从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设置3年的政策过渡期,即在2019年12月31日前到公安机关提交申请材料并予受理的,仍按照原政策执行。
六、查询出具户籍证明
为避免实施户口登记“对群众办理个人事务增加负担,自2017年1月1日起,公安机关不再对公民个人出具“农业”或“非农业”户口性质的户籍证明。需要查询当事人2017年1月1日以前户口类型的,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向同级公安机关提出查询申请,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根据责任提供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