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豆瓣9.3也不够,这本书太有用了!

哈喽,我是阿猫。
周末也忍不住来更新一条,因为又遇到一本好书。
人生最美妙的事情就是读到好书,认知得到拓展,就好比看了一部好电影、去了一个好地方、遇到好朋友般地开心。
这本书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书名和封面都平平无奇,但豆瓣竟然高达9.3分,所以决定看一看。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唤醒当年在学校的记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一听到“学习”两个字就心生反感。
希望我们看完这本书都能够对“学习”进行重新定义,也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
我来谈谈书里的其中一个知识点: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问题。
前两天我分享了这篇“我又在知乎上被人怼了…”,很多读者表示“没看懂”、“一个字都没懂”、“神仙打架”。
我们对学校和学习失去兴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背景知识掌握不够,所以读起来就特别困惑 ,自然就觉得学习太无聊了。
学校的弊端在于,他不是根据学生的水平教相应的知识,而是跟随课程的安排,水平高的学生会觉得太简单,水平低的会觉得难,两者都会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达到刚刚好的状态。
像我和那位知友的对答,懂得人会简单我们聊得东西太简单了,不懂得人就一头雾水。
包括我平时写的文章,大佬都会觉得这些有什么好写的,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吗?而不懂得人就会觉得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在掌握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之前,先要有一点的背景知识,才有助于我们坚持学下去的动力。
这和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中说的很相似:他在开学之前,不会直接看课文,而是把所有的概念背下来,如果当课堂提及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就不会太懵逼,能马上唤起大脑的记忆。
例如,我的那篇文章里面提及了债务周期、基本面、资产配置、估值合理、价值回归、浮亏等等,这些概念都需要我们一一去理解完之后,才能够读懂看起来比较生涩的文章。
这个过程在一开始是比较困难和漫长的,但一旦掌握了之后,就会觉得是再简单不过的基础概念。
之前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看书太少和不爱思考哪个更致命?
在我看来两个都是非常致命的,都是缺一不可的。
很多答案都是认为不爱思考更致命,事实上如果没有透过看书积累的知识,所谓的思考也仅仅是自己不靠谱的想象而已。
因为知识背景无法透过简单的思考就产生,特别是如今这个世界,从古人到现代的知识叠加已经越来越高了。
也正因如此,我们的义务教育会越来越长,以前没什么大学生,现在大学生通街都是,未来也许就是硕士生通街都是,因为人类的进步是必须在学习前人的知识进一步叠加上去的。
如果仅仅只有思考的结果是什么?那可能就是从头开始去思考如何生火、“神农尝百草”,效率极为低下。
我觉得一个人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只要做到两件事情,都可以成为一个爱思考的人。
一就是博览群书,他不是只读网络小说,而是读经管、文学、互联网等等,甚至看一本专门教你思考的书籍《学会提问》,由于知识的大量累积,他必须要经过思考进行筛选哪一个更有用。
二就是数量,达到一定数量,例如阅读超过1000本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让自己不知不觉中成为爱思考的人。
我看过大部分不爱思考的人都是不读书的,反而是爱读书的人更多是爱思考的人,因为在阅读有一定难度的书籍本身就已经需要思考了。
如果想要再进一步有更多的思考,那就一定是写作,想要了解可以看看这篇:写作,是当下最好的自我投资。
这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因为他能够锻炼你的思考能力,而思考能力就决定了你的竞争力。
我们的教育生涯里虽然有写作,但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写作的重要性,最不可思议的是,一旦到了社会,极少人保留着写作的习惯。
写作能力越强,代表越有独立思考和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社会中自然就有更多生存的机会。
为什么学校很少强调写作呢?说不定就是一个阴谋,因为大家都不写作,不思考,自然就少了挑战权威的情况发生了,更好的巩固了小部分人的地位。
所以,你想要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博览群书、阅读足够数量的书籍、多写作,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你对很多事物的了解就会越来越深入,选择就会越来越准确。
很多人的问题一是不读书,二是读书不够多,三才是不爱思考,先完成前两项读书够多,再去考虑爱不爱思考的问题。
也别把读书想的太高大上,遥不可及,认为爱读书的人就是装逼。
事实上读书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基础,是人生的起点罢了,如果这个时代你还认为读书不重要,那我只能说书都不会读,你就别想成功了。
爆款文章:
只给你推荐一本书的话,我会选它
豆瓣9.1,安利这部超棒的纪录片
我真心希望你早点看到这篇文章,越早越好!
这个TED演讲,建议每个人保存到手机
“财务自由”终极书单:从入门到终极

每天早上在群内分享一本书,详细可以点击“11月书单 | 优质&高分书籍分享群”。
如果你想看更多关于阿猫写的文章,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每天都会在星球内分享平时只记录在个人日记里的心得,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加入方式。